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考古诗鉴赏命题设问灵活,涉及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且古诗跳跃交错的表达形式.含蓄委婉的表情达意,以及古代诗人的生活与情感,都不为现代学生所熟悉,因而他们在古诗鉴赏中往往湿得茫然无措,或不能整体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或难以把握鉴赏命题的指向.怎样才能突破制约解读思维审美判断的瓶颁呢?  相似文献   

2.
诗歌以抒情为要著,中国人的含蓄特点在古诗中更为突出的表现出来。这种含蓄的最妙取法就是借景抒情,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天地山川草木鱼虫,喜怒悲哀忧惧思惊,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鉴赏中国古诗的最佳切入点。鉴赏古诗这种赋情于景的特点,体味诗人浸润在万般景物上的滴滴浓情厚意,就成了我们研究古诗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诗人是怎样运用景物这个传输带和支点,把真情运送出来的。一、中国古诗巧用汉语谐音表达内心情思中国汉语的同音字和近音字为诗歌的含蓄抒情,突出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在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3.
古诗因为用词含蓄、意境深远、手法繁多、词语跳跃性强,使得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较为困难。本文从读、赏、拓三部曲入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探索诗歌赏析的方法,教会学生基本分析诗歌的技巧,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古诗教学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训练朗读、陶冶情操、发展思维和丰富想象。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变迁,以及古诗语言抽象概括、精练含蓄的特点,难免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很多教师也纷纷表示,诗歌零散含蓄,难以讲透。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教学,已经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知人论世、品味意境、品读语言和以意逆志四个方面入手,对古诗鉴赏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学鉴赏能力,是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古代诗歌艺术的鉴赏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就自己的一点体会谈谈如何鉴赏古诗艺术。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诗歌教学中 ,采用“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形成较强的辨析能力和审美能力。专题古诗鉴赏“研究性教学”可分五个部分 :一、诱发探究动机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研究前 ,可开展古代诗歌朗诵比赛、歌咏比赛活动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把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环境扩展到课外。如在朗诵有关“梅”这组诗歌时 ,让一个擅长中国画的学生根据“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绘一幅中国画 ,再让另一名擅长书法的学生把这个诗句题上去。这就给了学生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让他们明白了古代诗歌是一门艺术 ,它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7.
古诗鉴赏历来是考试中的难点,教师认真教学之后的效果往往还是不尽如人意。诗歌本身的跳跃性、不确定性让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到诗歌的主旨。掌握诗歌鉴赏的"打开方式"有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提升诗歌鉴赏评价的能力,从而攻克古诗鉴赏这道难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新鲜出炉,分析综合与鉴赏评价依然是高考古代诗歌考查的热点。但在教学中,古诗鉴赏的难点基本滞留于理解层面,因而古诗鉴赏自然成了考生语文成绩的一道分水岭。面对灵活多变的古诗题,押题和记背模板的方式已难适应当下的高考形式,唯有教会学生看懂诗歌才能从根源上走出古诗答题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如果按题材内容划分,我国古代诗歌大致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以及咏怀诗等。不同类别的诗歌,其鉴赏角度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0.
郑玲 《陕西教育》2006,(5):17-18
高考古诗鉴赏包括古代诗、词、曲的鉴赏。《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这个考点的具体要求是:能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会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如何让学生在高考备考的紧张时期,在已经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的情况下,更好地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答题规律,我采用下面一些方法进行指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古代诗歌鉴赏考查两个知识点: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就需要考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审美情趣、思想情感进入作品,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心灵的震颤.品味诗人的喜怒哀乐。古诗鉴赏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古诗鉴赏是高考试题中一块难啃的骨头。从历年的高考阅卷情况看,得分都偏低。究其原因,固然与古代诗歌同学生有距离,理解有障碍,确实有难度有关,但与当前古诗鉴赏复习备考存在误区、效益低下也不无关系。针对古诗鉴赏复习备考的现状,本文想谈谈古诗鉴赏复习中存在的误区和应采取的对策,以引起同行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学习和鉴赏古诗时,如何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基于多年对毕业班进行语文教学的实践,试作深入的探讨。一、古诗鉴赏的常见误区古诗鉴赏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由于学生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的不足,在实际的阅读鉴赏中很容易陷入误区,循环在怪圈中,难以提高。常见的误区有如下几个方面:1.机械分析,扼杀诗意。诗歌要反映真实的生活,但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对生活本质的一种创造性的反映。诗歌中运用的想像、夸张等手法,有时虽不合理,却极合情,同样是艺术上的真实。“白发三千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古诗篇作浩如烟海。古诗歌鉴赏过程就是古人通过极凝练的词语与现代人进行时空对话的过程。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鉴赏教学时会遇到很多突如其来的教学状况,如学生对古诗诵读缺乏兴趣、对教材中的很多字词的不理解、对古诗的含义不清晰、对古诗作者缺乏了解、对诗歌品析、鉴赏缺少方法等问题,这些如果未能得到高中语文教师的妥善解决,将对学生理解古诗产生很大的疑惑。所以,高中语文古诗教学是一个极为考验高中语文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诗歌作为审美的结晶,具有启迪人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生活品位的作用。高中古诗鉴赏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歌的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及深奥的哲理,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鉴赏诗歌需要有诗一样润湿的心田,诗一样艺术的语言。由于中国古代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往往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对于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仅靠传统教学中的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感悟,诗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歌的形象多解性、情感含蓄性、语言跳跃性以及时空的久远等因素成为鉴赏者准确把握其“诗情画意”的瓶颈。教学中,教师费力、学生耗时,却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如何走出这种尴尬的境地呢?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在理解领悟诗歌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认识和体验,进行课内课外、天上人间、古今中外超越时空的联想和想象,使诗歌的文字符号变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有助于学生拓展思路、活跃思维,有助于学生进入欣赏的更高层次——在“采菊”(欣赏活动)的悠然中,窥视“南山”(诗歌内容)的幽远之态,从而为学生鉴赏古诗打开了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17.
鉴赏古典诗歌,可提高素养,陶冶情操。高考把古诗鉴赏作为一个考点,且难度在增大,从2002年开始,古诗鉴赏由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古典诗歌诞生的年代较为久远,词语含蓄凝练、浑厚典雅,使得众多考生摸不着头脑,造成了应答上的困难;古诗鉴赏难就难在诗句读不懂,抓不住要害;就是一首较为熟悉的诗词,由于设题的角度不同,考生也不一定答得非常正确。其实,我们若能善于捕捉古诗词当中的相关信息,就能找到一把快速打开解读古诗词的钥匙,化难为易。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可以分四步来解读古典诗歌。  相似文献   

19.
对于没有一点文言功底的小学生来说,诗歌的教学是有难度的,虽然小学古诗都是浅显的。文章认为古诗教学要从词语的文言性、意象的复杂性、意义的跳跃性、主旨的含蓄性等四个方面进行突破,逐渐让学生掌握读懂诗歌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赵云 《教学随笔》2016,(9):23-23
对于没有一点文言功底的小学生来说,诗歌的教学是有难度的,虽然小学古诗都是浅显的。文章认为古诗教学要从词语的文言性、意象的复杂性、意义的跳跃性、主旨的含蓄性等四个方面进行突破,逐渐让学生掌握读懂诗歌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