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的严重情况下,党中央及军委开始进行了退出根据地的直接准备工作,1934年8月初,军委命令红六军团退出湘赣根据地,向湘西转移,与二军团会合,作为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据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回忆:准备“在华南舶湘黔两省交界地区创建一太片新的苏维埃根据地”^[1],这段回忆与李维汉同志的回忆:“1934年7、8月间,博古把我找去,指着地图对我说:现在中央红军要转移了,到湘  相似文献   

2.
工农红军长征战略方向的确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过去有同志认为;早在长征开始时,或在遵义会议前后,就确定红军去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向了,这种说法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大家知道,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党曾派出抗日先遣队作为长征的先导.1934年7月,党派寻淮洲,粟裕等同志率红七军团从中央根据地出发,到闽浙赣根据地与方志敏等同志领导的红十军会合后组成红十军团,随即向皖南进军,准备在皖南一带创建根据地,开展抗日运动和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接着,同年8月,党派任弼时、肖克等同志率领红六军团从湘赣根据地出发,准备在湘西会合  相似文献   

3.
中央红军长征并非是“仓促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34年5、6月临时中央就作出了转移的决定,一直到10月份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才被迫进行了长征。长征的决定并非是仓促作出的,也并非是“没有作必要的准备工作”和“无计划”的盲目行动,而是在长征前就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行动计划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因此,中央红军的长征是“仓促转移”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4.
师:上节课我们讲到,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危害,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损失惨重,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革命陷入严重危机。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 [评:概述上节课內容,引出新课题。体现了新旧教材的联系。] 师:今天我们学习这一章的第二节《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板书:一、长征开始) 师: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一方面军)八万多人  相似文献   

5.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深切怀念毛泽东同志在长征中的丰功伟绩。正是由于毛泽东同志的卓越贡献,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胜利。一、“通道转兵”使红军避免了落入敌人陷井的危险。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虽然经过苦战杀伤了不少敌人,但终不能打破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我党经过长期聚集起来的红军遭到重大伤亡,根据地日益缩小。到了1934年秋,在敌军一步步逼近的严重形势下,不得不退出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实行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6.
中央红军长征开端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作为长征开始的标志似乎已成定论,然而大量事实表明,黎平会议前的红军突围转移是“西征”而不是长征,“西征”和长征无论是在战略方向、实际领导还是在其评价和结果上都根本不同。黎平会议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根本转折,是长征胜利的起点。因此,黎平会议才是红军长征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张品成 《红领巾》2006,(11):17-22
1934年10月,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决定战略大转移,也就是后来史书里提到的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行动之前,中央决定留下部分同志成立中央分局。他们的任务是牵制国民党的军事力量,掩护红军主力转移,保卫中央苏区的革命成果。可是,留下来的部队极其有  相似文献   

8.
1989年我刚接任北京师范人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二附中)校长的时候,有人问我:“‘新官上任三把火’,你这个新官要点哪三把火?”我想了想说:“我没有三把火可点,只有3个承诺,那就是:‘严于律己,团结同志,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毛泽东同志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谈。这判之前.毛泽东应邀对重庆各界人士发表演讲。有人直截了当地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的小米加步枪能战胜蒋介石的飞机加大炮吗?”毛泽东回答说:“蒋先生的‘蒋’是将军的‘将’字加一棵草,他不过是草头将军而已。我的‘毛’字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写的‘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课导入的设计与实施】教师:(在即将上课的时候播放自己编制的MV“枣庄运河古城——湘西凤凰古城”,学生在《梦里水乡》的背景音乐中欣赏MV)乘着歌声的翅膀,我们从“枣庄运河古城”翱翔到了国学大师沈从文的故乡“湘西凤凰古城”。起初读沈先生的文章,有这样一段文字令我难忘:“我只想造希腊小庙……美妙,精致,匀称,她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里供奉着的是‘人性’。”  相似文献   

11.
胡曾伟同志认为鲁迅对百草园的描写,“所要揭示的绝非什么‘快乐的生活’”,“这一段优美动人的文字里,实在也包藏着‘救救孩子’的意思。”根据之一是:“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园会成为“我”的“乐园”,是“揭露了‘我’  相似文献   

12.
陈毅于1942年3月8日在《给罗生特同志的信》中谈起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写道:“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我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我们在敌人重兵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历史正是这样。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央苏区留下了由项英任书记的中共中央分局和陈毅为主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办事处,继续领导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当时留在江西根据地的有红二十四师和一些独立团、营,加上政权机关人员和伤病员共约3万多人。在中央分局的领导下,一方面要同国民党反动派对根据地的“清剿”作斗争,另一方面还要克服革命队伍内部“左”倾错误的影响,又要同叛徒作斗争,斗争异常艰苦复杂。  相似文献   

13.
今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于1934年10月10日被迫从瑞金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除陕北红军外,其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也先后退出原来的根据地进行长征。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转战14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共进行了近600次战斗,战胜了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同时,红军将士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了险山恶水,表现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共产主义情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宝贵条件。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出红军长征中的几个片断,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4.
“我的理论是,行知行” 1934年7月16日.陶行知写《行知行》短文正式宣布将“知行”之名改为“行知”。之前.有人对陶说:“你的理论,我明白了,是‘知行知”’;陶回应说:“恰恰相反,我的理论是,‘行知行”’。据他自己的回顾;1911年他在原名“文浚”之外另立别称“知行”:  相似文献   

15.
周济同志最近多次强调。“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出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下大力气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战线尤其是职成教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名作欣赏》(1996.6)刊登了张效民同志《在酒楼上懈读)一文(以下简称(解读》。该文将“作品的故事产生的历史背景”界定为“五四高潮至落潮期”,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这样,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对作品内涵与题旨的理解,为此,笔者对(解读)提出质疑。(解读卜‘文中多处涉及作品历史背景,如:“吕纬甫回忆他们当年的态度和行动:‘我也还记得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刊中的“拔”误为“拨”)神像的胡子的时候,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确实,这一对友人在五四高潮中,是时代的弄潮儿……”又如:“一个五…  相似文献   

17.
一(四)班有个小朋友叫“罗兰”,我想:世界上发明第一枚邮票的人不是叫罗兰·希尔吗?我把这告诉了她。我还问她:“你觉得是‘罗兰’好听,还是‘希尔’好听呢?”罗兰想了一下,说:“还是‘罗兰’好听一点,因为是我妈妈给我取的。”我说:“我叫你罗兰·希尔好吗?”她笑了。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搞错了。英国人的姓名和我们中国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把姓放在后面,名字放在前面。‘罗兰’是他的名字,‘希尔’是他的姓。不过,台湾有个女作家也叫‘罗兰’。”哇,一下子冒出了三个“罗兰”,真有意思。我的名…  相似文献   

18.
怎样辩证地理解“客观存在”——兼与郭吉星同志商榷史明顺■梁明院“别人的思想对我来说,是不是客观存在?”对这一问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7年第1~2期上发表了郭吉星同志“辩证地理解‘客观存在’这一命题”一文,(以下简称“郭文”)提出了新的看法。文...  相似文献   

19.
通道转兵前红军作战方向选择上的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道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到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建立新苏区的错误方针,制定了转兵西入贵州,向敌薄弱地区前进的正确方针红军由此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战略方向的正确制定也由此奠定了基础。通道转兵的胜利实现,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与王明路线执行者长期反复斗争的结果。斗争的焦点集中在第五次反“围剿”的作战方向选择上。红军退出江西根据地之后,王明路线的执行者顽固坚持退却中的逃跑主义,执意沿着赣、粤、湘、桂区境山区夺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平凡的生活中蕴涵着人间真情。“呼唤”不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吗?一次我在作文课上一提出:“谁能学学平日里你的爸爸妈妈,还有邻居朋友是怎样喊你的?”这下可捅蚂蜂窝了,学生们纷纷模仿:“‘妮,冷不冷,快烤火吧!’一放学回家,妈妈一边准备饭菜,一边问我。”“‘孬,快点回来吃饭哩!’星期日妈妈总是这样唤我。”“‘娅,给,用吧!’同桌说着把橡皮递给了我。”“‘媛媛,你妈没在家,来我家吃饭吧!’我一放学回家,邻居奶奶就喊我。”……这声声呼唤,喊出了人间的亲情、友情、乡情,喊出新鲜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