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1年到2005年,我作为新华社记者常驻德国首都柏林.在德国的生活,平静而安全.成熟的德国社会体制,尊重秩序和规则的德国人,让这个国家看起来如同一台运转良好的自动化机器.  相似文献   

2.
德国的统一乃是20世纪后半叶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我与德国统一有着直接的关系,我有义务向读者陈述有关德国问题的种种思考.--戈尔巴乔夫 二战以后,德国一分为二.一边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一边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横亘在中间的柏林墙,表明双方一直处于冷战状态.然而,关于统一德国的呼声也始终不断.  相似文献   

3.
阚丹 《出版广角》2016,(20):92-94
德国浪漫派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浪漫主义滥觞之地——德国,其浪漫派不仅成员众多、大家云集,而且理论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论德国浪漫派》是陈恕林教授30年德国文学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书中表现的创新精神与科学严谨的学术风格令人敬佩,它弥补了我国在德国浪漫派研究专著方面的不足,对国内德国浪漫派乃至德国文学的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行业协会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觑.出版业内重要的协会分别是德国书业协会、德国期刊出版商协会(VDZ)和德国报纸出版商协会(BDZV).这些协会的宗旨之一就是开拓国内外市场,为会员提供有关世界出版市场需求动向的信息.在德国出版界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这些行业协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他们不仅紧锣密鼓地组织和参加了一系列或在德国或在中国举办的业内会议,向会员企业介绍和推销中国的出版市场,而且积极鼓励他们进军中国.在时下的德国,媒体上也好,日常生活中也罢,人们到处都在说:"中国是未来."这句话尤其适合德国的出版界.  相似文献   

5.
指出近代以来出版业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德国的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播,为国家培养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些人力资源是德国兴起最重要的因素.近代以来德国屡遭战祸,出版业在国家危亡之际以及重生之时,为民众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在新媒介技术的冲击下,当代德国出版业呈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版业不同的形态特征.德国出版业的发展及历史贡献是"出版强国"这个概念最生动的诠释,对中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五)德国.德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原先的各个君主国仍然保持着很大的独立性.因此,在19世纪,尽管一再有人提出建立全国性综合档案馆的建议,但是,始终未能付诸行动.不过,这种情况并不表明德国没有受到法国档案工作改革的影响.事实上,德国的各个君主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档案工作改革.  相似文献   

7.
大家都知道卡尔·李卜克内西是我们这个世纪里德国最伟大的革命家,德国全部历史上的一位最伟大人物.大家知道他是德国共产党的第一位领袖,被反革命分子所残杀.但是并不全都知道李卜克内西也是当代德国最优秀的政论家.我不晓得谁能与他相提并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自由派《未来》杂志出版者马克西米利安·加尔坚被认为是德国最杰出的资  相似文献   

8.
李蕊 《图书馆界》2014,(1):46-49
回顾了德国社会阅读推广的背景,介绍了德国社会阅读推广的主要机构,并重点分析了德国社会阅读推广中的国际国内项目开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德国社会阅读推广的经验和启示,为我国的社会阅读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德国 圣诞节最后一分钟的疯狂购书现象不仅拯救了整个假期销售,而且拯救了全年销售.根据德国图书快报报道,德国12月图书销售增长1.84%,全年图书销售增长0.96%.  相似文献   

10.
《出版经济》2005,(12):52-53
(一)图书俱乐部的创始阶段 最早的图书俱乐部出现在1891年的德国.但严格地讲,1900年瑞士兴起的合作运动才是现代图书俱乐部的雏形.从国际范围来讲,图书俱乐部的初始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当时的德国出版商为了规模经营降低图书成本,扩大读者群体,而摆脱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德国萧条经济,书价居高不下的困境,于是创立了图书俱乐部.1924年德国共有4家图书俱乐部,到1933年会员总人数已发展到80万人.  相似文献   

11.
张晓昭 《青年记者》2016,(28):71-74
一 2015年9月,德国一家网站报道,有名31岁女子在Facebook上散布谣言,称“一难民对一少女实施强奸后将其一只耳朵割下”,面临法律诉讼.当地警方宣称,这一不实消息破坏了公共和平秩序.德国是全球第一个发布网络成文法的国家.按照德国司法规定,所有现实社会通行的司法规定也适用于互联网.德国法律明确规定,互联网言论可以成为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12.
2008年9月中旬到12月中旬,我应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之邀前往德国参加了首届"中德媒体使者"交流活动.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泡"在德国媒体圈中,不仅努力尝试着以一名普通媒体人的身份去了解德国同行,更努力尝试以一名中国记者的身份,告诉德国同行们一个真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13.
报纸之死? 2012年末,德国出现了一个新的复合名词:Zeitungssterben——报纸之死. 11月中旬,德国一家知名报纸《法兰克福评论报》(Frankfurter Rundschau)申请破产,这是德国第一家跨地区报纸资不抵债,濒临窘境.而总部设在柏林的德国国际通讯社(DAPD,德国第二大通讯社)也在10月中旬申请破产. 11月20日,明镜在线报道:总部设在汉堡的Gruner+Jahr出版集团董事会决定停止出版《德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Deutschland,简称FTD).该报于2000年创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达1200万欧元.该社还拟停刊《脉冲》(Impulse)和《股市在线》(Borse Online)两本经济杂志.  相似文献   

14.
人们似乎都认同这个事实:德国除出版业外,几乎所有其他领域都称得上世界出口冠军.的确,相对于德国作为"现代出版业发源地",作为有着悠久出版传统的世界出版强国,德国在德语出版资源销售和图书"走出去"方面,还是个矮子. 从历史上看,德国在世界现代出版技术和国际传播体制上具有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回首2005年的德国出版市场,话题最多的莫过于"不景气".然而,在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也出现了不少亮点.比如,一批德国籍的伊斯兰女性作家创作的手记体小说和自传体小说(被德国读者统称为"告发本小说"),风靡国中,使许多德国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情不自禁,掩卷而泣.  相似文献   

16.
阅读能力是学业和职业成功的重要前提.阅读教育是德国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德国各级组织机构尝试通过多元化的阅读项目、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多层级的阅读组织管理来挖掘和培养德国儿童以及青少年的阅读动机、阅读乐趣、阅读能力以及媒体信息能力.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和措施,德国在促进青少年阅读能力层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2009年5月,我随湖北省档案工作代表团到德国进行考察调研,走访考察了3个档案馆,德国档案工作情况和德国人的生活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异域初体验 5月的德国空气潮湿温润.上午9时,航班抵达法兰克福机场,虽然12个小时的旅途漫长单调,让人感觉疲倦,但我们仍然很快乐,毕竟这次考察调研是大多数人第一次踏上异域的土地.接机...  相似文献   

18.
德国是出版图书最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它的图书出版种类稳居世界第三位.德国有3000多家出版社,既有出版业巨头贝塔斯曼出版集团,也有小本经营的夫妻店.在德国,人人都可以开书店或办出版社,国家对业主的学历和资历都没有规定任何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德国名城斯图加特,有一家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出版社。这就是麦兹勒—波依舍尔出版社(J.B.Metzler—C.E.Poeschel)。这家出版社的名气不仅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还在于它的名字同18世纪德国文学繁荣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时期德国的几位屈指  相似文献   

20.
江岩 《传媒》2004,(3):27-29
裁员!裁员! 一个幽灵,一个名叫裁员的幽灵徘徊在德国媒体业. 2000年下半年以来,德国媒体业掀起了一股裁员潮.媒体从业人员如果能保住自己的工作岗位就要感谢上帝了.在席卷全行业、持续近三年的不景气中,如果谁不幸成为被裁的对象,他在传媒界找到新的工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们虽然是德国就业保护制度的批评者,但同时也是这种偏向就业者的保护体系的受益者.如果没有这种保护体系,德国传媒业这几年失去工作的人要更多.根据德国的就业者保护法,如果不是企业陷于困境,不得解雇没有过错的员工.即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解雇员工,也付出高额的补偿安置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