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东 《辽宁教育》2022,(2):74-76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职业技能特点.结合艺术类专业的特点,我校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从组织领导、意识形态、课堂教学、德育活动、评价机制等多维度,探索整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形成育人合力,全方位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根深叶茂,源浚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坚实支撑。习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人生百年,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启蒙,启迪文化自信之旅,可谓“蒙以养正,圣功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将是学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笔者将若干思考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邓书琴 《海南教育》2014,(24):84-84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德育人的号召,一直致力于在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结合上做文章,提出了以素质教育的成果来促教学质量提高的观点。学校以“服务生命成长,提升生命质量,丰富生命内涵,既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也关注现阶段的健康发展”为办学理念。在学校工作中,把德育工作放在先导地位。那么,怎样在生命中立德树人呢?笔者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感恩意识、践行感恩有着重要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感恩品质的培养与践行要课程化、序列化、制度化,根植于丰实鲜活的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开展生动活泼的情感教育和沁入内心的感悟体验,逐步使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不断彰显,育人环境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6.
现代书院具有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方法和育人氛围,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现代书院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开展静心修学、诚意正心、至善明德、弘毅励志、慎思明辨、践履笃行的育人工作,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引导大学生追寻、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立德树人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具体回答,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习近平立德树人观的生成具有逻辑自洽的显著特征,历史逻辑是其生成的客观基础,实践逻辑是其生成的现实土壤,学理逻辑是其生成的内在准则。习近平立德树人观的形成,反映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人才资源诉求,揭示了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呈现的时代境遇,体现了青年学生个体成长的价值追求。新时代践行习近平立德树人观,要把握"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实践育人"这三个基本向度,将立德树人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引领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自身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以问题为导向,以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育人的根本路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育人工作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相似文献   

9.
任春阳 《考试周刊》2023,(32):137-14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但目前关于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与生活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低等问题。因此,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行与思的相关研究,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将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融入课堂中,能够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之所以被摆在首要位置,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品德都是安身立命、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牢固确立立德树人的观念。立德树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做日常的教育工作。首先,切实抓好课堂教育主渠道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相衔接的研究。学校各门课程都要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要不断改进教学形式、方法,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与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渠道。其次,加强中小学德育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天清晨的早读时间,从新民市城区第一小学的每一间教室都传出这悦耳的诵读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财富,更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为此,我校努力寻求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现代文明礼仪教育之中,把国学经典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象山县培智学校秉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尊严地生活”的办学理念,努力办党和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在“文化育人、活动树人、实践立人”的发展战略引领下,学校立足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与多元需求,通过重塑向尚环境、开发多彩课程、深化家校社协同等举措,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要深刻把握立德树人基本内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现实困境,通过建立健全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协同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效衔接立德树人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列举当前基础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的前提下,细致地分析了其中问题存在的深层次缘由,从学术层面提出了科学辨析国学经典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两者间基本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的学术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从专家的成果研究和行家的实验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旨在提升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工作品级的措施探究,对强化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工作,促进用好民族文化资源,优化"四个自信"教育效能的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篇幅所限,本文分上下两部分展开,上篇以问题和缘由的分析为主,下篇以改进措施的探究为主。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具体的育人活动来实现的。在大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明晰教书育人必须体现和贯彻服务,实现教书育人与服务育人的统一,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方能更好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6.
李永全 《教育评论》2022,(10):90-94
耕读是客观与主观、物质与精神、经济与道德、社会与个人、体力与脑力等方面的结合,是对劳动与教育关系的科学认识。耕读的理想类型主要包括以耕养读、亦耕亦读、以耕喻读和以读促耕四种。耕读掌握群众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学校通过耕读文化,教育、影响、提高、动员、引导学生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耕读掌握群众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三农”问题、开展劳动教育、塑造学生思想品德、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群众掌握耕读,则需要通过耕与读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张芋映 《文教资料》2020,(6):122-123,54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既是对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的正面回应,又是对教育"初心"本质的回归,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如何实现立德树人这一长远目标,从根本上讲在于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社会基础、教育基础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能够孕育引导人生"三观",抓好家庭教育,可以打牢立德树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2016,(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孔孟之乡,近年来,济宁市教育系统立足当地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的实际,提出“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教育要先行”的工作目标,制定下发了《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扎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系列教育活动,培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优秀的  相似文献   

19.
郑彬  卜江 《大学教育》2022,(8):160-162+17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强基固本的工程。把立德树人融入军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学员的爱国情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的有力举措。该研究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军校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涵,阐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军校立德树人质量的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加强军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手段,最终达到提升军校立德树人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立足于文化自觉的视角,从历史溯源看,"立德树人"体现了对中华文化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寻根、继承和弘扬;从实践反思看,"立德树人"是对知识本位教育的自觉扬弃,"立德树人"重塑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的人才培养基本逻辑,是对人才培养的规律把握及其在信息时代人文价值更加彰显;从价值引领看,"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基本方针,体现了对教育创新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