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不仅强化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一、教给预习方法——有效预习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他们并没有独立预习的经验,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预习的方法——读、想、补、做。读,就是让学生在读新课  相似文献   

2.
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愿望,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极好办法.其关键是探究有效教法,引导学生爱预习、会预习,促进学生有效预习,提高预习效率,求得教学高效.  相似文献   

3.
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愿望,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极好办法。其关键是探究有效教法,引导学生爱预习、会预习,促进学生有效预习,提高预习效率,求得教学高效。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学生的主人,成为当下教育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学生的预习效果并不理想,只有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才能使得老师的教更有效。紧紧追寻有效预习的"三步曲",让学生学会有效预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进入中学阶段,由于学习科目繁多、学生学习负担较重,这就要求学科教学一定要提高有效性。有效教学包括有效预习、有效上课、有效作业等诸多环节,其中有效预习是有效教学中较重要的一环,它关涉有效上课的方方面面。目前,多数学生在语文预习时大多是读读课文,念念生字  相似文献   

6.
教师采用导学案对学生进行初中英语有效预习的指导,帮助他们消除英语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并及时多方面了解学生的英语预习情况,避免进入有效预习的误区。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杨才珍 《文教资料》2011,(10):60-62
预习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明确预习要求、组织预习小组、加强预习指导和检查预习效果等方面探讨了有效指导学生预习,提高阅读教学实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预习是学生学习新知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课堂的必备条件.有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的有效预习,有效预习可以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如何让学生的预习落到实处,实现预习的有效性,实现有效课堂?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明确预习的重要性,提高预习的目的性;编制有效预习作业,落实有效课堂教学;检查预习作业,力求课堂实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生为本,改善教学方式,改进学生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基本教学理念。预习作为学习的开端,尤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预习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式学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学生课前的预习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对拓宽学生知识层面更是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但中学阶段学生自制能力普遍较低,很少有学生会提前预习,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引导预习,成为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戴阳 《考试周刊》2012,(32):71-72
小学数学预习环节重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预习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启发学生多思考为什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设计有效的数学预习导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预习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英 《基础教育研究》2011,(23):45+48-45,48
人们对小学低段学生预习的看法并不完全统一,有人认为,预习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顺畅、高效;有人认为,过度预习在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会导致学生丧失课堂学习兴趣。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启蒙阶段(国家英语课程计划规定,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如何扬预习之长,避预习之短,组织开展有效预习呢?  相似文献   

12.
许丹虹 《广西教育》2013,(45):31-31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习者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预习是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预习对文本有大致的了解,对存在疑惑的地方,能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然而,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预习,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时也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往往敷衍了事地读一遍课文。长此以往,预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基于上述情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引入学生有效地预习。  相似文献   

13.
朱海洁 《广西教育》2014,(33):74-74
预习是学习的起始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些预习性的习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锻炼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预习的检测,教师能够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是他们没有掌握的。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效果确定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学会自主支配学习时间。  相似文献   

14.
预习应该是深度学习的开始,是有目的、有方法的学习准备,是立体、系统、带有发现性的深度自主学习。文章通过预习阅读的要求、预习提纲的设置和“先读后做”的一些阐释,说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备预习"能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预习力。在"备预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预习意向,开发学生的预习资源,引导学生的预习反馈。"备预习"是改变传统预习的有效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预习,是对一节课将要学习内容的准备,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的自学。预习有效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效预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课前有效预习习惯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预习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预习方法也非常重要。眉批、圈点、夹注、总评这些古老的预习与阅读的方法,如果加上学生的兴趣鼓动,就会实现预习的价值。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使小学语文预习具有创新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步骤。  相似文献   

18.
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益,这是不争的事实。笔者曾对所在学校五年级23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8%的学生认为预习很重要,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他们认为通过预习,课堂学习中更听得懂,跟得上。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地预习。在笔者的调查中,仍有52%的学生选择“老师布置才会预习”的选项,28%的学生“不喜欢预习”。没有学生的全员积极参与,预习就谈不上有效性。如何引导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预习呢?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实行分层引导。  相似文献   

19.
林小原 《考试周刊》2014,(46):146-147
实施思想品德教学案最大的特点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因此,学生是否预习、预习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为此,可采用"五招":有法、有趣、有味、有力、有情,激发学生有效预习。文章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预习,顾名思义,即学生在课前的预先学习,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良好有效的预习能够使学生提前了解所学知识,提高课堂听课效果。下面我将分别从学生以及教师的角度分析预习的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