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学科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非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学科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学科教学论”与课程论、教学论并列,同属于教育学的三级学科。“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建设,要从自身学科内容的优化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两方面入手。“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注重制定规划,分层培养;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形成集体优势;对“学科教学论”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等。  相似文献   

2.
学科知识谱系化、促进分支学科发展是比较教育学在相对意义上获得“同质性”,从而走出“身份危机”的重要思路.在我国比较教育学分支学科已经获得发展的背景下,建设一门比较课程与教学论分支学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探讨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所遭遇的“身份危机”的基础上,梳理了比较教育视野下中外学者对课程与教学论的比较研究概况,最后对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定位、学科性质和学科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学和教学论的语义结构网络分析得出:相对于教学实践来说,教学论层次较高,属于理论性的学科,教学设计学层次较低,属于应用性的学科;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理论之间存在直接、紧密的联系;教育学对教育技术学有较大影响,而教育技术学对教育学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4.
教学论学科视域下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要建设好专业教学论,这是因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需要拥有与其相应的教学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专业教学论尚缺乏自觉系统有效的体系、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发展经验启发我们构筑自己的体系。以教学论学科视域来审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有其区别于普通教学论的独特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内容。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建设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教育学学科中应赋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应有的地位、研究者以学科的身份和标准推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中构筑升华专业教学论、职业院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之中草根式生成专业教学论。  相似文献   

5.
学科核心概念的科学界定是学科教学论能否有效发挥其学科价值的重要前提。学科教学论核心概念乃至整个教育学概念界定首先需要明确三个基本问题,即概念界定的哲学基础、逻辑方法及其评判标准。从知识的角度看,明确这个问题不仅是保证概念界定这一理性认识活动自身规范性的基本前提,也是确保学科教学论核心概念这一理性认识结果最终科学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隐性知识管理——职业教育教学论探索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教育内容所传授的知识类型。还是教育对象所具有的智力类型,比较“复杂”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在理念、模式、方法等诸领域,与经典的重在“育人”本身而无具体明确的“职业目标”的教育,即比“单纯”的普通教育的学说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文章从管理科学关于知识管理的观点,提出以“隐性知识管理”为基础来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论,提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教育学和教学论侧重于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而职业教育学和教学论则侧重于对隐性知识管理的新观论.拓展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科教学论”课程中存在着理论特征弱化、高水平师资缺乏等问题。“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强化教育基础理论,并加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拓展以“学科教学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既具有中小学教学实践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学历教师。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科教学论”课程中存在着理论特征弱化、高水平师资缺乏等问题。“学科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强化教育基础理论,并加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拓展以“学科教学论”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既具有中小学教学实践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学历教师。  相似文献   

9.
在经典三分科的教育学中,教学论和德育论是边界清晰的两个子学科。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二者的边界问题浮出水面。它们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以往的教育学都混淆了这一点。而这一点直接限制了教育学的发展。教学实践在定义上至少要包含部分德育实践,研究教学的教学论在定义上也至少要包含部分德育论的内容。但二者又不能互代,与教学重叠的德育实践容易成功,与教学共通面少的德育实践则困难得多。关键是,我们不能对教育实际问题进行限定。教学论的边界应该扩大。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教学是什么”的“教学本质”追问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制约着教学论学科研究的空间。既有教学论研究框架的形成有三个来源,一是被机械化的马克主义哲学,二是既有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框架,三是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简单移植。这三个来源使教学论学科发展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关于“怎样”的教学论研究将带来教学论学科的“向上”和“向下”的两个路径的转向。其向上发展的路径是思考教学“应当怎样”的教学伦理研究,其向下发展的路径形成描述或解释取向的实践教学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课程论和教学论各自的地位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当代课程论与教学论具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子学科群,两者关系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目前,课程论与教学论正处于分化期,课程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确定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探索独特而多样的研究方法是教育学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论的发展,作为“跨世纪的思考”的主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不论是对教学论昨天的评判、今天的反思,还是对明天的构想,见仁见智者皆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教学论形态的发展上。人们习惯于从其他学科吸收其研究成果,移植其方法论,来完善教学论的形态.应该说是不失正当之举。吸收也好,移植也罢,大多获得的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精神”,真正能够促进教学论发展的因素是学科教学论。本文试把学科教学的历史演进作为研究教学论的逻辑起点,考察教学论与学科教学论的因缘,并以两者的结合部为切点,探讨教学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罗儒国 《教育学报》2007,3(2):41-45
在世纪之初,教学论学科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但也存在着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研究对象尚不明确,教学论研究功利化倾向等问题。为了走出教学论学科发展的误区,实现教学论的科学化、现代化、中国化,教学论学科发展应兼顾“学科体系”建设和“问题研究”并举,分化研究和整合研究并重,积极探索对话合作机制、构建研究共同体,加强教学论学科制度建设,注重教学论研究者知识分子精神的自我形塑。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结构、课程功能、教学内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层面的深刻变革,不仅给高师院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明确指明了改革的方向。高师院校能做到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除了要进行全面改革外,还要把着眼点放在能够为解决基础教育现实问题服务的教师专业化课程改革上,尤其要大力加强和重视学科教学论,并在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提升"教学论"的学术层次和成果积累,有意识地强化学科教学论的教育学基础理论、教育教学实践理论的功能和教师专业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21世纪中国教学论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教学论发展面临人主义和创新教育的巨大冲击,其发展应避免走向三个误区:(一)从研究“教”向研究“学”转变;(二)从注重理论体系建构的学科重心向注重教学实践的问题中心转变;(三)从教学论研究向元教学论研究转变。  相似文献   

16.
从教学论的视角检视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建设,要求教育学课程作出调整和改革。教学目标人性化、教学内容学科化、教学过程生成化、教学方法综合化、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是未来教育学课程建设的教学论诉求。  相似文献   

17.
科学教育研究在我国刚刚兴起,但尚未形成一个独立建制的学科。本文从国际科学教育学的兴起及其存在的理由、科学教育学的两大传统及其影响、科学教育学与理科学科教学论之间的关系三个角度,探讨了科学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科学教育学在国内外的兴起与发展历程、科学教育学与理科学科教学论的关系、英美"经验论-课程论传统"与欧陆国家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学具有非结构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案例教学与地理教学论的培养目标相契合,易于凸显地理教学论所蕴含的地理学科特点,并有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将案例教学应用于地理教学论的教学中,要选择有丰富教育教学价值的案例,开展情境化与去情境化的交替教学,从学科逻辑和教育学逻辑的双重角度分析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19.
学科教学论是带有学科知识传授特点的实用教育理论课程,是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知识。教师继续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学习学科教学论;教师的工作特点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学习学科教学论;教师自身成长和知识的更新需要学习学科教学论;激烈的人才竞争需要学习学科教学论。学习学科教学论,使教师既掌握了教育理论知识又掌握了教育教学的技能,能促使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走向成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理性主义的影响,学科教学论片面地追求体系建设,它在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之后如今已开始陷入困境;学科教学论只有走进活生生的教学中,才能有所发展,这与现象学的口号“回到实事本身”即向生活世界回归是殊途同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