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组织现象学范式是一种有着重要影响的主观范式论,这种范式关注组织中人的存在,强调组织的可理解性与组织的建构性,认为组织是人的意志与价值的体现。古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历史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想都影响着这种范式的产生与发展。建立在这些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教育组织现象学范式对实证主义、理性主义以及结构功能主义展开批判,并构建出人本性、道德性与理解性的全新组织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教师教育范式日益陷入困境。为了准确地把握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需要我们对传统的教师教育进行系统地分析,充分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和理论基础,以明了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表现。传统的教师教育范式是建立在客观实证主义知识观和行为主义等理论基础上的,具有明显的客观主主义倾向。传统教师教育范式强调理论传授和强化训练,以达成预定的"能力"和"标准"为目标;以科层组织和科学管理为特征,追求效率和控制,通过教师证书制度和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师教育实施组织和管理;以理论性课程为主,在教学上偏重传授和训练。 相似文献
3.
自19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出现了一种话语上的转向,反思、实践、对话、经验、建构、校本、合作……已成为教师教育中的流行用语,这种话语上的转向代表着教师教育的传统范式正在被建构主义教师教育范式所取代。建构主义教师教育范式以导正教师信念、建构教师认同为目标;以实践社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载体,强调教师教育管理中的赋权;以经验性课程为主,在教学上注重反思,倡导案例课程和案例教学。 相似文献
4.
姚长福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7,23(4):72-74
教师专业发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移。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移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组织、课程和教学等维度均有所体现,并且这种转移有其深层的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基础。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出现,并不是对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彻底否定,而是"既有又有"、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研究》2017,(4):105-114
基于文献的阅读梳理,发现教师教育研究经历了实证主义、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种不同的范式。在内外部因素影响下,三种范式经历博弈、转向,最终走向了和谐共存。教师教育研究主体从教师教育领域之外的研究者,到专业研究者,目前融入了一线教师以及教育行政机构的人员,研究提倡多元主体的沟通对话和平等协作。教师教育研究内容从关注教师外在行为到教师知识、认知和思维等,研究主题日益丰富。教师教育研究方法从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到多种研究方法的补充发展。本文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动态八卦图以及"和"的概念表达对西方教师教育研究三种范式起承转合的理解,并进一步讨论了范式转向对于中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教师个体教学哲学表达是教师个人教学信念的集中展现和教学思想的话语形式。美国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表达可归纳为五种典型范式,即目标—手段范式、经验总结范式、形象描述范式、取向—阐述—总结范式和因素分析范式。美国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表达对我国大学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哲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关注大学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大学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也将为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提供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7.
徐飞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8(3):120-124
不同的外语教师教育范式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决定着外语教师培养与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外Wallace、Roberts和Phothongsunan三位学者提出的外语教师教育范式,并针对我国实际,提出教师教育应该采取多元教师教育范式,强调持续创新探究能力发展以及依据不同发展阶段侧重不同范式的路径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振利 《课程.教材.教法》2018,(4):103-109
教育本意主要是养成,养成契合教师教育。养成性教师教育旨在培养"作为人的教师",其主导逻辑是内外兼修、内外相因、内外呼应、相辅相成、和谐发展、整体养成和德艺双馨。养成性教师教育更逼近素质教育,更强调主体性教育,更重视生活教育,更倡导个性化教育,更关注仪式教育和更追求生态化教育。养成的主要方式包括文化浸润、生活导引、社团磨砺、活动洗练、职业指引、角色强化、课程规训、技能培训、实践锻炼与事例解剖。养成性教师教育更利于解决德艺失范的状况,更善于培养"四有"教师,更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教师,以及更益于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 相似文献
9.
韩吉珍 《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7)
教育哲学是一门不断地用哲学思维方法对教育实践及其已有教育实践理论进行审问、慎思、明辨、重构和致用的学问.增强教育哲学这门学科的自我批判意识和自我更新能力从而构建出并守护住教育乌托邦--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是教育哲学的使命.教师的教育哲学理念的培养正需要理想的教育哲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11.
教师教育理念因缺乏与之相应的新的课程范式可能面临"规范缺失"的危险。论文首先指出了教师教育课程客观主义范式的弊端,然后论证了默会知识是教师教育类知识——技术知识的主体,最后探讨了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范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网络组织:教师教育的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系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为视角对教师教育进行分析,提出了网络组织和非网络组织的教师教育存在于教育领域中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教师教育网络组织及其主要特点、教师教育网络组织与官僚组织范式教师教育的核心特征上的区别、以及对教师教育网络组织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规律总具有"事后性",教师教育变革最需要的不是规律,而是范式这一改革"地图"。从当代教师教育变革内蕴的实践态势出发,探察并主动推进当代教师教育范式的转型,是教师教育研究积极服务于教师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方式。当代教师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从单一向复合、从简单向复杂、从设计向生成、从知识向叙事、从理性向生态等范式转变的临界点上。教师教育改革应积极顺应并力促这些转型的发生,以求全面释放教师教育的潜力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郭警修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48-151
教师教育大学化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介绍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一般理解,包括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概念、沿革以及大学在教师教育中的角色;分析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政策变革模式;并讨论教师教育大学化改革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如建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专业标准以及教师教育质量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ong Qiquan Wang Yanling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9)
本文从分析"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各自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入手,阐述了"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所凸显的观念更新,以及推进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整体变革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教育范式的转变是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对科学教育范式的界定,具体分析了传统科学教育范式与现代科学教育的差异,进而深入探讨了不同科学教育范式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影响,最后通过结合小学科学教育实际,归纳了范式转型过程中,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谌启标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1):43-46
教师教育大学化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教师教育大学化具有自身的政策语境,教师教育大学化政策变革主要涉及到三种模式,即政治驱动模式、大学参与模式和专业自治模式;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发展过程主要体现为三种取向的质量观。 相似文献
18.
对专业型教师教育问题的综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宝新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6):71-77
我国的教师教育是专业型教师教育。从颁布《教师法》以来,这种教师教育以对国外教师专业化建构模式的本土化移植为起点,经历了从对“专业”的界定到教师专业化理论成型、从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拓展到基本理论夯实、从对教师专业化的质疑到新教师教育范式在望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9.
合作教育的哲学基础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教育的劳动教育思想基础和工读教育实践形式最早发生在欧洲,但合作教育的诞生却在美国,这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美国民族文化精髓的实用主义哲学是合作教育在美国诞生的重要基础。文章讨论了合作教育的哲学基础与合作教育在美国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指出其对我国合作教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期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地位淡化、专业萎缩、模式难行和课程失衡等.化解这一现实困境的对策则相应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地位从"中心"走向"合适"、专业从"依附"走向"自主"、模式从"构建"走向"实施"、课程从"失衡"走向"均衡"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