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课时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看图学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伏尔加河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生:伏尔加河在俄国。课文最后一段点明了。师:为什么说“俄国”,而不讲“苏联”呢? 生:这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最后一段也点明了。师:大家看出了这幅名画产生的时代,这一点很重要,对帮助我们理解这幅画,读懂这篇课文关系很密切。“纤夫”是什么人?“纤”与“夫”在这个词里各是什么意思? 生:纤,是船上的纤绳;纤夫,就是拉船的人,是一种苦力。师: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这幅挂图,然后说说图上画了一些什么?近景是什么?背景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五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册教材,在语言运用上有毋庸置疑的规范性和示范性,对于“教”和“学”都有深刻的影响,因而我们在钻研和教学课文时,觉得有些课文中的词语可再推敲。现冒昧把自己的一孔之见浅述于后,向同行求教。一、在用词上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如2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文,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辽阔”一词值得推敲。这篇课文选自1956年七月号《文艺学习》杂志,是为发表俄国画家列宾的同名油画作品所加的画页  相似文献   

3.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小语第十二册)里有这样两句话:“一群穿着破料的纤夫”和“在这一群人中有个穿着红上衣的少年”。这两句话中的两个“穿着”,读音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六年制小学语文第12册)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课文画面上每一个纤夫的外表形象和内心世界描写得栩栩如生,可谓图文并茂。我教学这一课时,把重点放在对一词多义的分析上。 1.“没精打采”一词出现两次。“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个高个子,还保留着农民的打扮。他直着身子,没精打采地衔着烟斗,好像已经厌倦了拉纤的生活。”这是指漫不经心,随随便便,满不在意而言。故“他们大多身子向前倾,可见都在使劲”,而他却“直着身子”。这属于心理上厌倦情绪的表现。“少  相似文献   

5.
地域广阔,边界漫长俄罗斯联邦,面积170 7.54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乌拉尔山脉将俄罗斯一分为二,西部属于欧洲,东部属于亚洲。伏尔加河,全长36 90千米,是俄罗斯也是欧洲的第一大河。俄罗斯最早就是在伏尔加河沿岸建立国家的,时至今日,俄总人口中将近一半仍居住在这条大河的两岸,伏尔加河成了俄罗斯人的“母亲河”。在亚洲地区,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和阿穆尔河(即黑龙江)。俄欧洲境内的河流自北向南,流入里海和黑海;而亚洲境内的河流则大多数由南向北,流入北冰洋。浩瀚的水流滋润着俄罗斯富饶的土地,孕育着无尽的森林…  相似文献   

6.
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语文十册第2课)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描写人物肖像的教学活动。具体教学程序如下: 首先,我引导学生复习《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对照彩图,认真理解纤夫拉纤时的不同形象和神态。例如:“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他包着头巾,衣服上打着补钉,他的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路还氏着哩”,“少年右面的老头好象有病。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他正在用袖子拭额上的汗珠”,  相似文献   

7.
成吉思汗是1227年死之前即把他所征服的地方分封给他的四个儿子:“长子术赤的封地在咸海(Aral)之北,西抵撒哈辛,不里阿耳两部边界,据史家阿剌丁之说,则谓成吉思汗曾以鞑靼马蹄所至西方之地付与术赤。察合台之封地东起畏吾儿之地及海押立,西抵只浑河(阿母河)两岸。窝阔台之封地在叶密立河一带。拖雷则承袭其父所保有哈刺和林诸山与斡难河源间之故地”。上述的撒哈辛是伏尔加河下游的一个镇名,可知术赤封地西面至伏尔加河,其牙帐则设在额尔齐斯河流域,这样术赤的封地就可知是从额尔齐斯河至伏尔加河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第2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选自一九五六年七月号《文艺学习》杂志为发表俄国画家列宾的同名油画作品所加的画页解说,在选入教材时,编者又作了修改。由于语文教材在语言运用上有着毋庸置疑的规范性和示范性,对“教”和“学”  相似文献   

9.
张琦云 《音乐世界》2010,(14):54-55
随着艺声“不能被成员们孤立”的宣言,SuperJunior使用微博的成员已达到9人。在这个网络时代,成员们毫不在乎被称为“网虫”,走到哪里更新到哪里。而正是他们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们更拉近了与ELF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文科博览     
“姑娘”变“老马”唱错几十年电子工业部的高级翻译鲁德双日前指出:俄罗斯民歌《三套车》中的译文有误。多少年来中国人一直是这样唱的:“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为什么低着你的头?是谁叫你这样伤  相似文献   

11.
“……攥着汇款单,我读啊,读啊,我读懂了朱自清《背影》里的背影,读懂了伏尔加河畔船夫胸脯上深深的索痕,读懂了父亲如弓的脊背以及骄阳的淫威和暴雨的恣睢……”  相似文献   

12.
一、看图学文《南湖》为什么要写党的“一大”召开情况和游船? 二、教学看图学文时,怎样处理“图”和“文”的关系?《南湖》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图文关系有什么不同? 三、在课文《种子的力》中,作者为什么要赞扬种于和小草?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在被称为情感教育的音乐教育中,处处有情感的参与和表现。《书典》中的“诗言志,歌咏言,歌咏其义儿长其言”讲的就是音乐的抒情性。  相似文献   

14.
《尔雅》中称为“考”,《战国策》中称为“公”,《列子》中称为“家公”,《史记》中称为“翁”,《韩诗外传》、隋朝《回纥传》中称为“先生”,《晋书》中称为“大人”,《北史》中称为“郎”,《北齐书》中称为“兄兄”,《旧唐书》中称为“哥”,《周易》中称为“严君”,魏晋六朝时称为“尊”,闽俗称为“郎罷(ba)”,关东称为“罷罷”,吴俗称为“老相”,又称为“爷爷”或“阿伯”,北方称为“老子”,江州称为“大老”。  相似文献   

15.
小语教材第十二册中《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篇看图学文。不论油画的作者还是文章的作者,都旨在揭露沙皇的黑暗统治,反映人民痛苦,引导人民反抗。但我认为:文中只有“逆风”而没有“逆水”是不能充分表现油画中纤夫们艰苦劳动的自然条件的。课文第一段描写拉纤环境说:“因为逆风行驶,所以帆没有张起来。”这无疑是纤夫们“迈着沉重的步子”的自然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冷莹 《中学俄语》2008,(2):56-57
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众河之神,素有“俄罗斯黄金水道”之称,也是欧洲的第一大河。它发源于特维尔州奥斯塔什科夫(Oсташ—KOB)县境内瓦尔泰丘陵地带,流经俄罗斯13个联邦主体,最后注入里海,全长3690公里。自古以来伏尔加河养育着两岸的人民,  相似文献   

17.
1991年9月26日,来自美国,英国和比利时的4名男科学家和4名女科学家进入美国的“生物圈二号”进行科学研究。两年之后的1993年9月26日这8名科学家走出了这个微型地球。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科学家们将地球称为“生物圈一号”。但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生物圈内动植物日趋减少,酸雨危害,臭  相似文献   

18.
LuLu 《英语辅导》2004,(9):39-45
捷克首都布拉格是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山城。优尔塔瓦河像一条绿色的玉带穿过城市,消失在远方起伏的原野中。河上十几座古老或现代的大桥,将城市两部分协调而巧妙地联为一体。市区古老的塔式建筑物,高高低低毗连成一片塔林,因而布拉格有“百塔之城”之称。在阳光照耀下,“百塔”显得金碧辉煌,因而又被称为“金色的布拉格”。  相似文献   

19.
新泰教育的连年辉煌引起了教育同仁的重视,被称为“新泰教育模式”。“新泰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罗丹 《湖南教育》2002,(24):49-49
巧用多媒体课件。在欣赏前苏联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畔的纤夫》时,教师先把油画《伏尔加河畔的纤夫》和音乐《伏尔加船夫曲》,制作成课件。讲解时,先播放一段《伏尔加船夫曲》音乐,在播放的过程中,画面出现了一条伏尔加河,有很多纤夫在岸边拉船行进,伴随着纤夫的号子声,画面转换成苏联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畔的纤夫》。 巧用幻灯。上《色彩对比》这一课时,我在讲解色彩的明度对比时,把明胶片分别剪成两张大圆形和两张小圆形,再把两张大圆形分别涂上黑白两色,两张小圆形分别涂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