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位名叫玉宝的人,从小就爱养鸟,从名贵的画眉,到喳喳乱叫的麻雀,他都喜欢养。鸟养多了,鸟笼子也多,玉宝就索性把它们集中起来,放到一个大屋子里,夏天怕热着,就泼上冰凉的井水降温,冬天怕冻着,就放上三四盆炭火取暖。可鸟儿们就是不知人意,整天乱飞瞎叫,玉宝伤透了脑筋。渐渐地玉宝的鸟有了点小名气,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常有人来看玉宝养的鸟。一天中午,玉宝刚喂完鸟,从门外进来一位老人。玉宝迎上前去问:“老大爷,您来看鸟?”老人笑着点点头。玉宝便陪老人到养鸟的大房子前,隔着窗子介绍起来。老人看着满屋子在笼子中扑腾的鸟,说:“你有兴趣…  相似文献   

2.
“恨铁不成钢”——这是一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挂在嘴皮子上的一句话。特别是当某些老师为自己或者为同事体罚学生辩护时,更是常常拿来引用。我们不妨对这一提法后面的教师深层心理进行一番分析与研讨。首先,把教书育人工作比喻为“炼钢”,本身就是错误的。固然,从比喻的定义来说,比喻中两个方面——本体与喻体,都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事物,所谓比喻只不过是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世界上任何比喻都不可能是准确、绝对的,都只能是某一方面的相似而已,但是,炼钢与教书育人之间实在相去甚远。炼钢,是单向性、机械性、程式化的简…  相似文献   

3.
“老师,文丽又在骂我了,她说我是全班最大的‘马叉虫’。”“您要好好处理一下,我们201宿舍的女生对您的意见将拭目以待。”好家伙,刚一上任就给我这个班主任来下马威。咦,这个“马叉虫”是什么来着?赶紧找来生物类的百科全书,我逐个按着目录去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没有?!莫非是蚯蚓?玻璃缸里的烟蒂越堆越高,好你个“马叉虫”,看我不好好收拾你。我是被领导逼着到这班任职的。领导说,62班烂是烂了点,可好歹还有五十多天就离校了,只要在校不出什么伤亡事故,就给你评优。领导还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哇,我才22岁,怎么不想当…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以赞颂教师的崇高和伟大。时代在变,说法也变了,新说“教师是蜡烛,毁灭了自己,也烧死了学生!”此一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教育确有问题。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虽为乡镇初中,可离城不远,交通方便,因此有不少偏远学校的老师想跻身其内,场镇那端便是一所市直属中学,这样“前有埋伏,后有追兵”,老师们在夹缝中生存,倍感压力。当然,希望就寄托在那些学生“上帝”的身上,可这些“上帝”们偏偏不争气(因每年小学毕业优生全数被直属中学录走),让老师们“恨铁不成钢”,无奈只得让“笨鸟先飞”,于是落到了“关键…  相似文献   

5.
电影市场的不景气,使各电影公司不得不在新片的宣传上大做文章,一遇新电影上映,又是海报,又是宣传车,硬要弄得个家喻户晓。我已是多年没进过电影院了,但这一次,一部号称“教子十年,不如携子一观”的台湾电影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有一个十岁正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周末的晚上,我携妻女前去观看。随着电影的开演,我与妻子渐渐融入剧情,唏嘘不已。侧过头擦眼泪的时候,却看到宝贝女儿埋头于各种零食之间,吃得眉开眼笑。我问她:“你怎么不感动呀?”她头也不抬地回答:“有什么好感动的?都是骗人的,哪有这样的事?”我再问:“电影里两个孩子的妈…  相似文献   

6.
2002年《南方周末》有一则短文,大意是这样的:某乡村小学好不容易邀请到省特级教师来上一节公开课,在各种期盼和猜测中,来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女老师,她就是特级教师。上课铃响了,她走进了全校闻名的后进班。教室里讲台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灰。她用目光巡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散乱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转过身去,面对黑板,轻轻吹去了桌上的粉笔灰……课上她出了几道题让学生做,之后讲解了这几道题的做法。讲完后,她说了一句:“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做对的同学笑一笑。”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了什么样的教…  相似文献   

7.
聊天法在学生教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谓“聊天法”是一种教师通过与学生聊天或无拘无束地谈话,对学生施加无形的影响,进而使学生得到教育的方法。它与传统的面对面的训话式教育方法完全不同,把学生与教师置于同等的地位上。“同情式”聊天法。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是参差不齐的,农村学校更为突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常常不能按时交纳各种费用,他们怕同学看不起,怕受歧视,怕教师和集体疏远他们,不能静下心来读书,甚至上课也为这开小差,影响了学习,这部分学生因此而自卑,丧失了自信心。这时,他们非常需要同情理解与具…  相似文献   

8.
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我经常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时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煞有介事地互相分配角色,例如警察、小贩、小偷、买彩票的人、父亲等等,然后模仿着这些人的口吻,作出各种天真而又严肃的表演。在班队活动课上,他们也喜欢表演这样的短剧,取材于实际生活加上儿童的想象和理想的色彩:凡是小偷必定都会被警察抓住,凡是奸诈的小贩都会被送到派出所……台上的演员一本正经地说,台下的观众一本正经地看,常常发出大笑,情不自禁地鼓掌、跺脚。我忽然意识到,这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极好的游戏,就象我们每个人的幼年一样,我们不也做过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10.
11.
高考前的两天休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已有少数学生返校,静悄悄的校园又开始有了笑声。我匀惯性地向教室走去。轻轻推开教室门,只见晓姗一个人坐在里面看书。她见我来了,慢慢地站起来,像平时在校园里见到我一样,微微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12.
马生俊 《宁夏教育》2003,(12):22-23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让班级工作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无数优秀教师的教育实践证明,师生间建立朋友关系有助于教育工作。提起和学生做朋友,在教师中间还存在着这样一些误区,有的认为是和学生套近乎、拉关系,有的认为是和学生随便了,自己就没有威信了,还有的认为既然做了朋友,就有可能出现迁就、袒护学生的现象,有碍于教育。我认为这都是片面、肤浅的理解。我们建立这种关系的时候,应该懂得,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  相似文献   

13.
14.
15.
给学生排座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经历过的,说起来小事一桩,但弄不好会生出许多矛盾来。无言的反抗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把事先安排好的座次表贴在黑板上,然后宣布开始调位。接下来是一阵紧张的忙碌:整理书本,抬桌子,搬凳子,教室里好不热闹。当我再一次进入教室时,一切已整理就绪,教室里静寂得很。我环视了一下四周,觉得有些不正常。按照惯例,每次调位后,学生们总要热烈地对侃一阵子,来表示对新同桌的好奇和欣喜。可是今天……当我犹疑地再次环视时,发现靠近北窗的晓丽正一脸冷酷地瞅着我,目光如剑,我心里一紧,原来她根本没调,仍然坐在原位。…  相似文献   

16.
刚站上这三尺讲台的时候,自觉还有些稚嫩,可对于教师这一职业,对于学生这一群体却抱有满腔热情。因而,总想找机会耍点“小花招”笼络人心,以固我根基。机会终于来了。学生的练习纸交上来时,总有那么几个是忘记签大名的。发下去的时候,那几张找不着主儿的练习纸总是被寄宿在讲台上,可怜巴巴地躺着。我只得等到喧哗的人群安静下来之后,大声宣读“失物招领”:这里还有N张试卷,没有拿到的自己来认。于是,那几位“没纸的小主人”便神色凝重地上来认领。突然间,我想如果我能一眼识别这些被招领的练习纸是哪些学生的,那些小主人应该会“感激涕零”…  相似文献   

17.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会显示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会体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如小学高年级时,儿童接近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一些特有的症状,已经变得有心事了,此时儿童常是敏感、多疑的。虽然他们需要有人交流,需要别人关心自己的内心想法,也想了解接触别人,同时他们的发展也需要有人在旁边指引,但是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给他们带来的“畏惧”,使他们敢想而不敢说。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元旦在即。孩子们都在忙着折"幸运星",忘记了上课与下课,教室里到处都是他们丢下的小纸片,令我非常反感。我寻思着: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整治一下他们!我正好有时间,就悄悄来到教室外面,准备抓"典型"。数学老师正在讲例题,而平时喜欢拖拉作业、成绩一般的王苇苇却很投入地折着一颗幸运星,我不由得怒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赏识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课堂上,一个简单的回答,就能得到教师大张旗鼓的赞扬:“你真聪明,长大一定是个科学家!”“你真行,你是个小天才!”“棒,棒,你真棒!”“好极了!”……教师单调又言过其实的夸奖不绝于耳,(这也是近年来一些“观摩”课、“优质”课的普遍现象)也许一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却无济于事,并且对学生健全人格和科学态度的形成,更是贻害无穷!这些夸大其辞的鼓励有时甚至是谎言,虽然是善意的,但别忘了谎话说多了,也能让人信以为真。当然,的确有美丽的谎言造就了成功者的个案。但是,我们…  相似文献   

20.
“老师,不好啦,丁丁把窗户玻璃打破了……”一名学生风风火火地跑到办公室门口,向我通报了这一“不幸”的消息。丁丁是我这儿的常客。自接手这个班大半学期以来,丁丁不断给我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不幸”,而我对此竟无能为力。当然,我还是硬着头皮把丁丁“请”到了办公室。站在我面前的丁丁面无愧色,一双小眼睛不停地在天花板上。我有些愠怒,但还是忍了下来,心平气和地问:“丁丁,怎么回事呀?”我希望在轻松的氛围下来讨论这桩“案子”,给丁丁一个台阶下。但丁丁似乎并不领情,嘟囔着说:“不就是打破了几小块玻璃……”这言下之意倒怪我小题大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