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有的同学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写出的文章情感苍白,思想浮浅,未能给读者留下令人回味的艺术韵味。写作,是心灵的释放,也就应诗意地品读生活,品读出生命承载的浓浓情愫,使文章张扬着生命深邃的思考,濡染生命丰富的情感。惟有如此,文章才能飞扬着浓郁的诗意,显现丰富的审美价值,陶冶读者情操,开启读者心智,随之提升文章品位。  相似文献   

2.
文章要有味道,令人涵泳不尽、回味无穷,如此彰显脱俗的文境,彰显丰富的审美价值。而乏味之作,让读者阅之如饮白开水,了无兴致,折射出写作生命的平庸。——题记情味: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相关背景:一些同学的文章,就叙事而叙事,没有审美情感的融注,读者无法获得情感的冲击与震撼,文章缺失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而文学教育正是一种培养人的审美情趣的教育。文学作品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它以独有的方式传达着文本作者的情和意。这种"情"和"意"一旦被读者接受,将会浸润读者的心田,对其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精神领域得以净化拓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的共性就是情感性,即所谓“为情而造文”。作品往往凝聚了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活感受、体验和理解,因而作家常常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就是说一篇好作品,“情”总是洋溢在文章之中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篇文章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很重要的原阑就在于作者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心灵感应,而那些缺乏感情的文章就难以产生感染力。最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把“感情真实健康”作为写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而文学教育正是一种培养人的审美情趣的教育。文学作品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它以独有的方式传达着文本作者的情和意。这种“情”和“意”一旦被读者接受,将会浸润读者的心田,对其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精神领域得以净化拓展,并且能提高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审美意识,进而使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周远喜 《初中生》2011,(20):18-19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周易》语云"修辞立其诚",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白居易更是明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先哲的精辟论述告诉我们:文章唯有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优秀文章莫不是以情取胜。"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想文章能打动人,自己就必须为情所动。著名作家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时,情不能自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散文笔调清新优美,朴素自然,具有非凡的感染力。文章于素淡清雅中透着深情,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于事,意与事浑然一体,情与景相映成趣。朱自清的散文是朴素的,抒发的感情却是深厚的,往往是寥寥数言,便道出事物的本质,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以发自肺腑之声,直诉读者心灵。朱自清的散文正如"素淡中出水芙蓉"对读者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不知不觉将人找了入内"使读者获得无穷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彭雅芬 《初中生》2013,(17):15-17
写"虚"与记"实"乃写作常用手段。所谓"虚",是指作者主观的情和意;而"实"则指客观的人、事、物。运笔谋篇时,让客观事物寄寓作者主观的情和意,使之成为某一人或者某一事物虚化的形象,以它为主体来叙事、抒情或说理,从而表达文章的主旨,这就是"避实就虚"法。这种方法颇近于诗歌中的"比兴",寄托讽喻,化实为  相似文献   

9.
叶燮道:“立言者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才,必有其力以载之,惟力大而才能坚。”(《原诗》)而文章有其力度,不只是写作才气的体现,更是写作底气厚实的凸显,是写作者思想深邃、活力张扬的折射。文章有其力度,方能激发读者的情感与思想张力,方有丰富的审美价值。一、生命的振奋力: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一些学生作文,面对生活,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生命暮气沉沉。在作文中,一次考试考砸了,便行吟江畔,潸然泪下;一次误会的批评,便又勃然愤世,斥指苍天。“写作,连接着健康的生命。”(余秋雨语)青春年少,在写作中,更应张扬生命活力,洋溢青春…  相似文献   

10.
语文首先是一门心灵的学科,它直接诉诸学生的心灵对话。散文是美文,拥有强烈的情感宣泄,饱满的生命激情和优美的语言魅力,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再塑生命》让每一位阅读者都可从中找到自己的生命渴求和灵魂慰藉的需要。它纯粹是个体表白,对人生,对生活,对生命的一种认识,它抒发了作者独特的心灵体验和感悟,就《再塑生命》这一散文我尝试从情·知·活—三位一体动态生成审美式散文教学。  相似文献   

11.
历代注家对《孟子》“乃若其情”章之释意不尽相同,其关键在于对其中“情”字之解释.文章通过疏证孟学注释史上最有影响力之三家——汉代之赵岐、南宋之朱熹和清代之焦循——对“乃若其情”章之解释,在支持蒙培元将此处之“情”释为“感情”意之基础上,对学界在此章研究中遗留下的“情”与“性”为何可以等意替换之问题,作一发微.孟子思想体系中的“情”不单纯是感性情感,也具有理智的客观.  相似文献   

12.
曾丽 《现代语文》2010,(10):136-137
一、作文需要真情作文的生命在于"情",无"情"则没有"文"存在的必要。笔者说的"情"是"情真意切"之"情",是"真情实感"之"情",是有感而发之"情",而非虚情假意之"情",归结下来就是"真情"。但凡优秀的文章,总是能把读者的情感激发出来并引起共鸣,而要达到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13.
情感类文本笔触中必是饱含着作者满腔的情感,对于这类文本的文化解读,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着眼:一是文章写作的文化背景,体会作者表述的用意,也就是溯源;二是从文本语言中感受文字中蕴涵的情感,通过咬文嚼字,透过文字符号体验作者传达的语言文化讯息,也就是体验;三是读者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内涵得到丰富,使之成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也就是积淀.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对生活的审美”,文章应承载丰富思想或情感,予人思想的启迪或情感的震撼,如是方有存在的价值。文章缺失思想,则见苍白干瘪,生命的惰怠与平庸。我们应警惕之矫正之,以塑造思想的生命,张扬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蕴蓄诗意、显具品位是写作的目标,针对当前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几个方面着手提高。首先,情感是作者与读者心灵对话的媒介,文章蕴蓄厚实的情感,方能予人心灵的震撼。其次,在平常生活中审视生活,品读生活,便会解读感悟生活所折射的人生启迪,感悟生活是写作思维的纵深。其次透析生活表象,品味与解读生活潜隐的生命内质,发掘其生命潜隐的丰富情感与精神内核,使文章有厚重的质感。最后在联想和想象方面,小处着手,深处展开,文章方有丰富的内涵、诗意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韩静  王冰 《现代语文》2007,(7):107-108
写作,是生命的律动,是心灵的放飞。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写作中,应审视生活,饱蘸真情,再现生命的真切体验,使文章浸染着生命的浓浓情愫与炽热血液,使文章张扬着生命深邃的思考。然而现实中,我们学生的作文往往过于含情脉脉,过于养气和顺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们在写作过程中,在观察感知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停留在单纯的认识事物上,而总是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哲人云“愤怒出诗人”,普希金认为“越是悲哀,他的诗就越工整”,中国古人亦云“穷则愈工”,刘勰就主张“为情造文”,文章乃作者感情之载体,好的文章应该是情感流淌其中,无情之文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情感充沛之文章,则匠心毕现,文心斐然。然而,在学生的作文中“假”、“大”、“空”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8.
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意,境即境界,把感情色彩着在景物上,在境界上产生诗意,就是意境。意和境不是两件东西的相加和焊接,而是浑然一体的。意境是诗人的心灵和其铸造的形象也就是自然与生命的结合,是作者和读者的审美中心。唐诗绝句的意境,既有情景交融的图画美,又有“不失其赤子之心”的真情美,还有境外有味的含蓄美,三者融为一体,给人以特殊的审美享受。一、情景交融的图画美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谢榛《四溟诗话》)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诗人面对山光水色,鸟语花香,入乎其里,流连忘返,出乎其外,静观默察,大自然的激喧和幽静,艳丽或清虚,  相似文献   

19.
文章写景多为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景物描写就具有了灵性,能够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作者的心境。写景抒情,应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即,要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写得使读者像亲眼见到一般,而作者所要表达的不尽之情则表现在言词之外,由读者通过形象的描写自己去体味。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因情选物写作时,笔下的自然景物应融入作者独特的情思,让"山水有情,草木知意",而不是简单客观的描写。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让课文所蕴含的美触及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陶冶学生的心灵,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呢?一、以情促情,调动情感体验小学语文中的文章大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