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丰富的实际经验引导出从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特征、条件等方面的论述,并提出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包括专业改革、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等。  相似文献   

2.
3.
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实现校企、产学深度融合,是目前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学生掌握的知识与岗位要求零距离,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对高职院校在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有待对人才培养观念和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对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这两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中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更好的完善该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地方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件高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共赢的好事。但在目前情况下,地方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诸如订单班的组建、课程置换、学生离校后的毕业前考试、安全和管理、高质量订单单位的寻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宣传以解决订单班的组建问题;二是深化高校内部改革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三是明晰三方行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四是校企双方专人负责,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深度融合的表现形式,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能、促使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衔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容否认,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应建立人才培养创新机制、订单班学生选拔和淘汰机制、"订单式"培养激励机制、订单合作诚信机制、顶岗实习管理和跟踪机制等,以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阐述了中职旅游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指出“订单”培养是根据学校与企业签订的“人才订单”为导向.校企共同制订并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订单”,而是涵盖人才培养整个流程的培养安排,是一组广义的“订单”的集合。  相似文献   

8.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适用于独立院校土建专业。对独立院校土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局限性的分析发现,独立学院土建专业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较为迫切。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企业对毕业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职业院校开展订单式教育内涵和模式的探讨,从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的角度全面论述了订单式教育的内涵、特点、模式、基本构建,探讨了在实行订单式教育中职业院校、企业、学生三方面的内在动力和校企双方"合作共赢"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棘 《成人教育》2006,(6):39-40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急需既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又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级人才。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能满足企业需求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韦艳 《广西教育》2023,(14):18-21
本文基于中职学校加强同企业之间的协作、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将知识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秀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论述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应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职学校与社会企业、教育教学与社会生产之间的有机结合,提高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2.
"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大大缩短了岗前试用期,节约了企业的员工培训成本。本文将以"校企合作"双方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激励企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其主体作用,为已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有效实施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双有效",即确立有效订单和实施有效教学。前者应当重视订单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坚持诚信双赢,共同切实履行;后者应当实现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对接,确保学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根据企业就业标准及行业发展确认专业核心技能,制定基于专业核心技能的分阶段技能训练目标,并按此目标进行分阶段强化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4.
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校企合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是办好高职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个方向。文章结合实践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推动校企间深度合作为背景,总结了相关经验、提出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方性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方性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改革步子不快、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就业率不高等问题。为优化与改革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地方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一些院校开始探索与企业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到就业全面合作的新型校企共育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举措,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也是强化实践性、应用性教学的有益尝试,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工人和初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初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其提升办学水平的保证。文章结合我校在"中马"班(机械)、"奥利来"班(鞋业)学生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对中职学校培养初级应用型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的难点之一是订单式人才培养中多元利益诉求的有效协调。基于多案例研究法对N技工院校中6个校企合作育人专业(共18个订单班)的实证分析显示,订单式人才培养呈现混合化发展趋势,并呈现出“五阶段四主体”的模式特征。该培养模式下的核心利益主体包括技工院校、订单班教师、用人单位和订单班学生,其利益冲突与博弈的交叠影响催生出校—企、校—生、校—师、企—生、企—师、师—生等博弈失序问题,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及效益。引发博弈失序的深层动因包括制度层面的宏观和微观制度功能缺失与执行失效,法律层面的校企合作订单式育人地位模糊,以及文化层面的就业导向观、利益本位观与个人本位观冲突。为协调多元利益诉求、推动各主体实现良性博弈,应从制度建设与文化整合两个层面入手,围绕“准备阶段—班级组建—班级授课—最终考核—实习就业”的人才培养全链条实现机制优化。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订单式”人才培养是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最佳模式,是实现校企双赢的结合点。因此,应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出发,分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结合已有经验探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的特征与具体开发过程,提出预防“订单式”人才培养道德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企业作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之一.其参与积极性高低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起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讨论了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参与度不够的几种表现.分析了其原因.并着重提出了企业全过程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扩展为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多赢”关系,有利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用人单位招聘到“用得好、留得住”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