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十分艰难,其间有过两次较大的发展(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抗日战争时期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挫折。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本主义曾一度得到发展。1953—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2.
朱能 《中学历史教学》2009,(1):20-22,43
【专题导读】 19世纪60年代,在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后,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中国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19世纪70年代前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推动下,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资本,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有识之士纷纷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清政府也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备考指导] 1.命题规律分析:本专题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 (1)考查的重要知识点主要有传统自然经济及其解体、洋务运动及其创办的军事与民用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其创办的民族工业、建国初期对民族工商业的调整与改造等. (2)命题观点主要有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民族工业逐步兴起;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先河,抑制外国经济势力扩张,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国初年(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出现较快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等.  相似文献   

4.
向永 《考试》2009,(1):70-7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较大影响和变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近代化等具有重要的领导和推进作用。因此,抓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专题复习,是复习中国近代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1.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化历程(1)中国早期工业化①1840~1895年是起步阶段。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一阶段,西方列强在中国非法开办了一批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②1895~1927年是整体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相似文献   

6.
专题复习目标   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认识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2 .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及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 .概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程 ,总  相似文献   

7.
穆公 《新高考》2005,(11):35-39
[学法点津] 1.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概况.各种经济成份的演变,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内容。本专题重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等。难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民旗资本主义经济与资产阶级政治活动的关系.建国后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以及官僚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经济等概念。  相似文献   

8.
刘波 《考试》2008,(10):48-51
【知识梳理】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  相似文献   

9.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0.
单怀俊 《新高考》2006,(2):27-31
[学法点津] 1.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16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趋势;20世纪上半期民主政治的反动法西斯主义的猖獗;二战后西方国家民主改革与世界政治的发展。本专题的重点是,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帝国主义阶段主要国家政治发展趋势、二战后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世界政治的发展。难点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如何评价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法西斯主义对民主政治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鸦片战争以后欧风美雨的产物。作为新的经济因素,它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几经挫折。复习时要注意了解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着重掌握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专题解读]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特点:总特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具体而言包括:①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②一开始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民族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③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④发展畸形。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薄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有三处,分别出现在“导语”和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导语”中的表述为:“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高考试题以其规范性和导向性成为最佳的复习资料,若运用得当,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活用高考试题,通过专题复习形式强化科内知识的综合不失为一种捷径。试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专题复习为例加以说明。一、梳理发展线索,明确史事定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有较清晰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主要知识点简表时间阶段特征殖民侵略经济变化政治斗争思想变化1840—1860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外商企业产生农民阶级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潮萌发《,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1860—1901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近代化的开端甲午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19世纪晚期资本输出洋务派办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地主阶级掀起的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领导的义和团反…  相似文献   

16.
周葳 《中学历史教学》2007,(1):65-68,80
从新航路开辟起,亚洲就成为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之一。19世纪上半期.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从那时起,亚洲各国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民族解放斗争。19世纪中期,出现了以农民或封建王公为主要领导的亚洲革命风暴,但以失败告终。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亚洲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标志着“亚洲的觉醒”,但大都仍未摆脱被奴役的命运。二战后,亚洲各国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由于国情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东亚、东南亚、印度、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上半期,亚洲已有许多国家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对海外市场和原料的迫切需要,资本主义列强进一步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使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19世纪上半期,亚洲掀起了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从总体来看,这些民族起义大多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8.
[专题解读] 变化过程:①1500年左右,新航路成功开辟,西方殖民时代开始,东西两半球开始互相连接,全球一体化进程开始起步。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甚至直接输出资本,建立资本主义企业,使那里原先落后的、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加快对世界的瓜分,亚洲各国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于20世纪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过程中,对如何利用民族资本主义进行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论述:由于中国生产力落后,所以只要不出于政府法律之外,要保护和鼓励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在允许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要对资本进行节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毛泽东的民族资本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造性,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论述有所突破,体现了一定的理论创新和进步性并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近现代史上,主要的经济成份有: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以及建国后的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