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用字考究,词简意丰,结构精巧,声韵和谐,极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禹旭红 《教育艺术》2003,(12):35-35
对联作为中国文学独有的一种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当地使用对联,就会收到特殊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被誉为“民族国粹”。古往今来,人们从未间断过对对联的艺术探求,许多文人墨客以联抒情,不少志士仁人以联砺志,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轶闻趣事。不少名联佳对更是人类智慧火花的进发,聪明才智的结晶。欣赏一些优秀的对联,不仅可活跃思维,开启智慧,还可陶冶情操,提高情趣。  相似文献   

4.
对联进课堂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使课堂不失浓郁的文化品味,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语文能力训练,我们经常将对联引进课堂,或讲对联故事,或师生共同赏析妙联,或有奖征对,或大胆撰写,师生迷醉其中,其乐融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人社会科学。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十分必要。中国传统化素有史结合的特点,引用对联于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尝试。本就如何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运用对联这一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识记历史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作用和选用对联的原则作一番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富于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它可以美化环境,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可以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联,除了可以状物写景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臧否人物、评述事件、教育群众。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撰文谈谈对联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学(包括中职、中专)语文课本出现对联和涉及对联内容的并不少,但对联一直以来却是"身份不明"。其教学状况,用"可有可无""零星浮浅""几近空白"等语或可概言之。本文分析当前中学语文课本中对联的"地位",论及对联进入高考题、对联与语文教学等问题,提出中学语文适当开设对课的主张。  相似文献   

8.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特的一种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是中华瑰宝,汉学明珠。化发达的国家都有诗歌、戏曲、散和小说,唯独中国还有对联。对联是汉字化结晶,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谈学杰 《学语文》2002,(6):20-20,22
对联是汉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现象,它形式整齐,语言精练,具有很高的概括力和审美作用。所谓让对联走进课堂,就是在分析有些课文的段落层次时,要求学生模仿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用对联形式归纳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这样做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0.
历史教学中适当运用与教材内容关联密切的对联,对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对联是一种音节匀称、结构整齐、形式美观的民族文学式样,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学校生活为题材编写对联,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还能提高  相似文献   

12.
浅谈对对联     
李江涛 《山东教育》2004,(29):26-26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相似文献   

13.
毛慧媛 《学语文》2005,(2):41-41
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不少教师进行了种种尝试,比如利用多媒体把一些动画或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教学,但较多的是流于形式,跟语文缺少必然的联系。其实把民间文学融入语文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卢红  卢隆 《江西教育》2005,(7):62-62
创设情境,悟其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对旧知识的迁移,同时与新知识渗透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的氛围之中。如教北朝民歌《敕勒歌》时,可以播放MTV,让学生欣赏草原题材的歌曲,并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和欣赏乐曲,唤起他们原有的草原印象,从而了解草原概貌,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绝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教师的点拨引导将显得更加宝贵,更加重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洪镇涛的语感教学法等。根据我的经验和体会,设置“课眼”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在胸中激荡,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7.
陈学福 《教育艺术》2002,(10):49-50
常言说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如果把“美感教育”应用于语文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处得到美的享受 ,就必然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 ,学习效率也就会大大提高。那么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呢 ?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多选美文展现美许多人之所以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花钱到一些旅游圣地游览 ,就是因为那里的风景优美。语文教学也是这样 ,如果教材多选一些美文 ,同样会吸引学生主动阅读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像游览风景名胜那样去学习语文 ,也必然…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和用途,并学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学习对联,发展学生智力,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20.
侯昭英 《教育艺术》2004,(10):48-49
春节,我回老家过年,堂叔的一番话颇令人深思。他说,每年贴春联的时暌他都特别苦恼。他有三个孩子,两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竟然都不会写对联。这让他感觉脸上无光。他说村东的刘老头,只上了几年私塾,对联写得特棒。他不解地问我:“难道你们不教学生写对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