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辞书概述     
辞书是字典、词典和各类专科辞典的统称。自从近代生产“词典”(或辞典)这个名称以来,字典和词典之间相对地有了界限。众所周知,当今的字典古时称作“字书”。字书本指解说文字形、音、义的著作。字典以收字为主,主要收录单位是字,说明单字的写法、读音和意义。而词典以收词为主,主要收录单位是词。一般词典除收词外,也收一些词组和成语。但是,由于汉语的词和方块汉字之间存在差别,一个词写出来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两个字、三个字。这就使字典往往要收录一些复音词。换句话说,词典要用单字领头,由单字带出复词、词组和成语。总之,字典与词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也有差异和不同功用。中国字书的历史源远流长,种类也很多。见诸于史籍记载的最早一部字书是《史籍》15篇。收字约九千余,相传出于周宣王时太史籀之手。《史籀》作为我国周朝史官教儿童认字的启蒙书,是字典形成前的雏形。  相似文献   

2.
中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 ,成书于建光元年 (公元 1 2 1年 )。全书共十五卷 ,收字 935 3个 ,其中重文 1 1 6 3个。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 ,分为 5 40部 ,首创部首排检法。字体以小篆为主 ,有古文、籀文等异体 ,则列为重文。依据“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解说每个字的形、声、义。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 ,也是世界最古的字书之一。中国收字最多的字典是由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编纂、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 ,1 986——— 1 990年由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全…  相似文献   

3.
《康熙字典》是我国清代以“字典”命名的较有系统、规模、影响的字书。在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集中大量人力,由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编纂。共42卷,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分十二集,从“子”至“亥”,按地支顺序排列,每集分上、中、下卷。字头按部首排列.共二百一十四部。主要依据明代《字汇》《正字通》二书加以增补修订,前后经过六年,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而成书。  相似文献   

4.
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陆键东著,三联书店出版)一书,写的是中山大学教授陈寅格晚年(194至1969年)的生活和遭遇,凡30万字。陈寅。恰,学贯中西,文史兼通,1926年受聘清华学校,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位著名导师。1949年任岭南大学教授。1952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无字书作为图画书中一种很独特的图书类型,渐渐引起了广大学龄前家长和孩子的关注。无字书是更接近儿童思维的图书,儿童在拿到一本无字书后,并不需要像成人那样首先将图画转化成语言,而是直接从图画中获取信息,所以儿童有可能比成人更能直接理解无字书。据悉,接力出版社将推出美国图画书大师利兹·博伊  相似文献   

6.
郝雨 《今传媒》2005,(9X):56-58
2005年春夏之交,金冠军、戴元光主编的《中国传播思想史》一书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洋洋194万余言,分为古代卷(上、下)和近代卷以及现当代卷4册。仅仅在一个月之后,许正林的《欧洲传播思想史》紧接着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4月),全书近60万字。两部沉甸甸的大著一起摆在案头,我一下子感觉到,2005年对于传播思想史这一领域的研究来说。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撰,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古的字书之一。《说文》收字9353个,又重文1163个,按照文字形体、偏旁构造分为540部,首创了部首编排法.所收字体以小篆为主,旁及古文、籀文等异体,每字下有解释,,先说字义,再分析形体构造。所述文字多溯古谊,被视为今古文字沟通的津梁。古人将文字学列为“小学”,小学明而经  相似文献   

8.
一项颇具学术价值的美学科研成果──—读袁鼎生《西方古代美学主潮》王昶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S王代美学主潮》(袁点生博工著《西右美学主潮》日代部分)一书,是一部有特色的从日希腊起到中世纪的西方美学史。《西8啬代美学主潮}),洋洋37万字,对函步...  相似文献   

9.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汉·许慎)。第一部词典是《尔雅》(汉)。第一部韵文书是《切韵》(隋·陆法言)。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西汉·扬雄)。第一部字书是《字通》。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南朝·梁·萧统)。  相似文献   

10.
读书的选择     
读书的方法很多,读书的途径也很多。有字的书在图书馆,在书房,在书柜;无字的书在社会,在人间,在工厂,在农村,在矿山。读有字书易,读无字书难。不读,易也不易;读了,难也不难。难易之辨在乎心耳,亦关乎人耳。面对浩瀚的书海,我们有更多的选择。数量大,问世易,使图书的生产良莠不齐,其中杂有不少文化垃圾。一个人不仅根本不可能读尽天下的书,而且也不宜以有限的精力,去读一些对自己无用甚至有害的书。“开卷”并非都“有益”。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因此,即使从阅读的选择从阅读的…  相似文献   

11.
《中华帝王大辞典》一书,错达700处以上,差错率超过千分之一,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定为“不合格品图书”进行了通报批评。最近见到一本由内蒙古文艺出版社出版、1993年4月版的名为《玉房阴阳怪传》的书,就好奇地读了一遍,全书版权页标注29.8万字,但按字数最多的页码计算,实际才227136字(约),最多也就算23万字。仅我粗读一遍后发现的错误竟达400余处,差错率更远远超过千分之一,又是一本“不合格品图书”。本书差错与《中华帝王大辞典》的差错有许多相似之处,亦有不同,仍有指出之必要。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已发现的殷商甲骨文约有4,600字,东汉《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南朝《玉篇》收字16,917个,到唐宋时增加到22,726个。宋代《类篇》收字53,l65个,《集韵》收字53,525个。清代《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191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收字44,904个。当代《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中华字海》收字86,000多个。但现代常用的汉字并不多,几部有  相似文献   

13.
同音字错用     
同音字错用若谷现代汉语里,同音字特别多。语言学家吕叔湘作过统计:普通话里有字的音节有1200多个,一般字典、词典收字8000到10000个,平均一个音节担负七八个字。《现代汉语词典》bo这个音节里,收字多达62个。同音字多了,就容易混淆。所谓别字,就...  相似文献   

14.
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由一个图书出版策划小作坊做起,在短短十年问,成为员工超过300人、年出版图书约700种、销售码洋过6亿、利润达到3000万元的中型出版社规模的民营出版机构。其策划出版的《北京娃娃》(春树著)、《今生今世》(胡兰成著)、《草样年华》(孙睿著)、《诛仙》(萧鼎著)、《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著)、《盗墓笔记》(南派三叔著)、《绝对小孩》(朱德庸著)、《风声》(麦家著)、《上班奴》(陆琪著)等众多超级畅销书反响巨大,影响了整个中国书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百科全书》检索系统评介谭乃立(北京财贸学院图书馆)《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已于1994年全部出齐,全套书74卷(包括总索引一卷)共77859个条目,12568万字,其内容覆盖66个学科或知识领域,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必然要有...  相似文献   

16.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龙平平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中国改革顶层设计》张卓元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7月《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与梦想》张维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日本如何面对历史》[日]山田朗著,李海译,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文明之光(2册)》吴军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7月《斯蒂芬·哈珀在读什么:扬·马特尔给总理和书虫荐书》[加]扬·马特尔著,郭国良、殷牧云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6月《惜别》止庵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字书(包括字典、词典、主要是为讲解文字的形音义或语词的概念意义和用法而编纂的。为了告诉人们关于字和词的意义和用法,就需要释义。释义是否准确是衡量一部字书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志。古代字书与现代字词典不同,它不但用文言文注释,而且有一定的释义方法,常用的有义训法、形训法、音训法、书证法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一、字座落──坐俯耳说──附在那里?──哪伏下身子──俯正置收麦季节──值二、词(1)全面真实地报道那里的抗日真况。(4页)──①全面真实地报道那里的抗日情况。②全面报道那里的抗日实况。真情实况,实况直播,均可。“真况”这个词是生造的。(2)且将柔婉付飞鸿,都与戎马人。(2页)戎马:军马。比喻从军,作战。戎马一生,戎马生涯。可改为尽予戍边人。(3)不才在鄙书中对君侯推崇备至。(25页)敝,用于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国、敝省、敝校。书不~定是自己写的。该说础著、拙作。(4)表示了母亲对儿子的爱,那种朴…  相似文献   

19.
水族的“百科全书”──评《水书》(正七卷、壬辰卷)孔燕君干自年采,在水族民间而传着一种类似甲骨文、金文的6代文字。据水族著8学警王岗阳先生寄证:共青400宗字,用这种神地文字符自记载水族的的日、方位、星象、占卜等内首的书,水语W“汕虽”,汉译力《水书...  相似文献   

20.
《兰台世界》2007,(12S):64-65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升为侍读,入值南书房,并任国子监祭酒。《清史稿》有传。著有《汉石存目》二卷、《南北朝存石目》八卷、《天壤阁杂记》一卷、《翠墨园语》等书。我国近代金石文字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