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婵 《考试周刊》2010,(41):62-63
在提倡教改新理念的今天,在童话教学的课堂上.要渗透一种“游戏精神”.使儿童以玩的心态接受童话作品,由游戏走向文学,追求快乐的体验,使儿童生活在幻想、乐观和浪漫中,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受到某种启发,发展生命,提升文化。本文着重探讨如何改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方法,并提出童话教学要有游戏精神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文以载道”,重视知识传输。有些人将童话、神话和其它神异的故事看作“猫话狗话”、“鸟言兽语”,担心让儿童读这些东西会把儿童培养成“猫化狗化的国民”。历史上如此,现在竟还有这种杞人忧天的好心人士。儿童具有游戏的、梦想的、童话和神话的心态。童话、神话是儿童的精神食粮,它们可以满足儿童深层的心理需要,因而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童话,以其丰富的想象、鲜活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对小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一直以来,我们以“童趣课堂”指引课堂教学。童趣课堂,即以童话为载体,以儿童的视角为第一视角,用任务群设计的方式,引导儿童体验学习的真趣味,实现儿童的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确定位置”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笔者以“确定位置”教学为例,探究“童趣课堂”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童话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幻想性.童话的幻想美具有特殊的功能:第一,童话通过幻想张扬与提升儿童的幻想天性,对儿童幻想天性的张扬实际上也是对一个民族创造力的张扬;第二,宣泄与补偿儿童的游戏精神,童话与儿童游戏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有未来实践的社会内容和释放心理能量的双重功能,使积淤于儿童内心中受到压抑的冲动得以宣泄,无法满足的欲望得以补偿.  相似文献   

5.
林格伦早期童话“长袜子皮皮”系列是对传统的教育主义儿童观的超越,而“小飞人卡尔松”形象标志着林格伦童话的第二次突破,不仅使孩子还原成孩子,还让儿童与成人在童心交流中彼此和谐相融。寻找理想的儿童和成人以及他们之间合理的相处模式是林格伦童话的变异言说。同时,在林格伦童话中交织着“儿童反儿童化”以及“成人反成人化”两种倾向,对中国“热闹派”童话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正是林格伦童话的创新精神与变异色彩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纵现池田大作的童话创作可以发现:池田大作童话的儿童教育观以“尊重生命”为儿童教育的基点和目的。以“惩恶扬善”构成儿童教育的伦理规范。以“和谐”作为儿童教育的最高理想。以“平等”支撑整个儿童教育的价值取向。而池田大作童话儿童教育观的哲学根基则建立在丰厚的“人学”土壤之上。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艺术教育时,正视儿童天性和审美心理,并以此为逻辑起点,用童话激活学生潜在艺术灵性,让艺术教育儿童化和娱乐化。通过“演的童话”、“唱的童话”、“跳的童话”和“画的童话”创设童话化艺术教育氛围,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激发儿童的艺术情感等多元艺术价值观,具有十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儿童游戏观是人们对待儿童游戏的态度和观点。古人对儿童游戏一般是否定的,认为“勤有功,戏无益”,而且比较注重游戏的外在功利价值。这种态度和观点与我国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学习观)以及其他许多因素有关。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对传统儿童游戏观进行适当的改造,是当前学前教育界游戏实践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前教育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真正尊重儿童的游戏权利。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童话化”是我们金近小学为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所确立的一种办学模式。所谓素质教育童话化 ,是指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以童话为途径 ,激发儿童兴趣 ,拓展儿童思维 ,使素质教育得以更好地落实。一、让童话走进较园1 .营造氛围 学校提出“让空气中散发童话香”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倡教改新理念的今天,在童话教学的课堂上,要渗透一种"游戏精神",使儿童以玩的心态接受童话作品,由游戏走向文学,追求快乐的体验,使儿童生活在幻想、乐观和浪漫中,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受到某种启发,发展生命,提升文化.本文着重探讨如何改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方法,并提出童话教学要有游戏精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表演游戏以虚构的童话或故事作为表演内容来源,是幼儿表演表现对故事或童话的认识,是幼儿自娱自乐的游戏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依据的幼儿表演。尝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理念指导下,将表演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重新享受表演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儿童从来都是游戏着的儿童,而游戏也就是儿童的游戏。一个人只要处于游戏中,也就是处于儿童的状态。因此,对于游戏的体验,就是对儿童状态的体验。我们充分认识到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要以剪纸为入口,开展剪纸区域游戏策略的探索,释放孩子游戏天性,探索剪纸区域活动新策略,变“摆设”为“对话”,变“填鸭式教”为“主动去学”,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让孩子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3.
“童话引路”是滕昭蓉等首创并开展的中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它以全国通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以儿童喜爱的童话为补充。在教学设计方面,它以听童话为先导,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以读童话为基础,逐步扩大阅读范围;以说童话为纽带,连接听说读写;以写童话为途径,提早进行作文训练,从而把儿童引上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之路,在充满乐趣的童话世界里尽情遨游。  相似文献   

14.
安徒生童话在“五四”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徒生童话对中国儿童学产生了 至为深远的影响。安徒生童话被介绍进入中国并为中国儿童学界所称誉、所推崇,有着特定的历史渊源。到了“五四”时代,随着“人”的发现而发现了“儿童”,人们才发现了安徒生,选择安徒生是中国儿童学建设初期焦虑与期待的结果。安徒生童话为中国现代儿童学注入了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81):175-176
童话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文学形式。作为童话最重要部分的童话精神体现为幻想的品格、快乐的原则、诗意的境界和游戏的精神。童话精神是儿童德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童话具有德育的天然优势,体现为童话生动的道德人物形象、清晰明了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丰富的道德形式,其德育功能体现为童话的审美感染功能和教育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6.
童话是儿童教学的一种重要载体。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的思想性格的成长。一般故事神奇曲折,内容和表现形式浅显生动,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童话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创造出来的,运用了想象、幻想和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段,给儿童提供了认知世界的一种文本。正如有人提出“童话是儿童与大自然的对话,童话是儿童与自己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贾为的童话内容丰富。她以儿童视角勾画出成人美丽的情感世界,寄寓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她展现了儿童在幻想中成长的特殊方式;她以童话为载体,对人生、社会进行了深入思考,作品意味深远、醇厚。贾为的童话体现了对“儿童本位”观念的正确理解和对童话文体文学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18.
儿童的性别角色是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通过模仿学习以及伴随自身认知的发展而形成的。大众传媒存在的角色定型,会影响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童话中的经典之作《安徒生童话全集》所传递的“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  相似文献   

19.
<正>为什么孩子喜欢童话?如何用童话帮助孩子成长?童话与游戏可以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对此,教师尝试厘清儿童、童话与游戏这三者之间的场关系:在儿童的视角里,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童话是富有幻想与诗意的,其本质是追求和向往美好;游戏是自由、自主、愉悦、有创造性的,这三者之间是共通的,其核心精神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20.
老童话作家、儿童文学翻译家任溶溶的前期创作充满了“教育童话”的色彩。80年代后,他提出了创作“热闹派”童话的文学主张,为童话创作注入游戏品格,开创了中国童话创作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