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后现代教育思维强调自组织、隐喻、平等互动、开放性和多元化,对新时期高校德育主体、德育环境、德育关系、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国民经济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期。身处这样一个变革时代,求生存、谋发展之道就是因时应势,及时"转身",与时俱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职教大势之下,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在传统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提升,创立了"美丽转身"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高校德育创新势在必行,在创新过程中应把人的创造情绪与情感相结合,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教育观念更新的今天,怎样构筑一种新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新课题。笔者从近几年学校德育工作一线的实践中体会到,创新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营造一种能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与和谐的教育环境,是构筑人本德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柏冬鸽 《辅导员》2009,(19):63-63
本着“育人德为先,成才先成人”的教育理念,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明确德育工作目标,健全德育组织机构,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全方位创建德育基地建设。其中,丰富的、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提高德育素养,“五色”主题活动便是成功一例。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基本特征为出发点,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德育必须将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方能增强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张富洪 《教育探索》2003,(3):104-105
加入WTO给我国的学校德育带来种种挑战,我们必须重塑班主任的德育角色,使其具有“时代能家”式的德育角色定位和生活导师式的德育角色形象,进而形成开放的德育角色观念、循循善诱的德育角色行为、善于赏识的德育角色习惯,以适应加入WTO后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普及不仅构成了大学生成长的信息环境,同时也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着深层次塑型。当代高校德育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纳为重要内容。媒介素养教育既是知识教育,也是价值教育,更是人本教育,其内容包括认知、参与和批判三个方面。综合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我国媒体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倡导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把握三个原则和路径:一是世界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二是环境优化与素养提升相结合;三是学生教育和师资培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11.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社会利益多元化而形成的价值取向两难、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不断加大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德育价值,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价值的过程中要克服错误的倾向,注重全面性,增强多样性,提高思想性。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世纪 ,经济全球化 ,观念现代化 ,文化多样化 ,教育国际化 ,我们处在一个百舸争流的创新世纪。创新世纪呼唤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推动着由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 ,为此 ,我们必须在教育创新中审视德育创新 ,必须在教育的国际化背景中审视德育创新。一、对高校德育创新的再认识我们说 ,高等学校的德育创新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问题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 ,德育创新就是一个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为此 ,我们必须结合当前的全球国际化背景、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突出实效性,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本人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认为重点要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更新、丰富德育内容;二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德育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必须符合时代的特点,必须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如何构建学校德育内容,使之能符合学校德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15.
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以多种形式承担着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近年来高校频现的自杀、他杀等轻视生命的现象,既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敲响警钟,暴露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疏漏,同时也为高校德育展开了生命教育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6.
17.
戴红梅 《文教资料》2007,(10):14-15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以及青年学生求新、求乐、求知、求助的需要,高校德育要针对青年学生思想、价值、观念、行为呈现的许多新特点,以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来充实德育内容,认真研究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将高校德育工作按照《意见》要求,在巩固的基础上提高,在深入创新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知识和德育内容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对于二者的把握也应分别采取反映和理解的方式。传统的高校德育由于过分强调“知识化”而困难重重,因此新时期高校德育必须实现从反映到理解的方式转变,力避“知识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章分析了工具理性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中,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对人教育和德育的关系的分析,指出人教育所内涵的价值理性有助于促使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协调发展,加强人教育是德育改革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一、"德育三化"模式的产生背景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原来学校德育工作目标"高大全"、内容"假旧空"、方法简单无力、评价主观模糊、实效性差等问题,宜宾县把德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实践,总结提炼出了"德育三化"模式,即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评价情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