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国内外关于扶贫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大部分研究把重点放在贫困的识别和贫困程度测定的方法层面,偏重于经济发展,对生态和谐、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对政府组织的反贫困政策和措施关注较多,对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不够。有必要设计一套能够综合地、完整地体现新时期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制度诸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HP—FCE组合评价模型,以国家级贫困村为样本,对综合扶贫的整体绩效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评价,用数据说明综合扶贫的显著成效。在大力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要进一步创新扶贫方式,不断提高综合扶贫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4.
5.
中国扶贫战略讨论及“十五”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七五”以来的扶贫开发实践,分析了当前有关中国扶贫战略讨论的代表性观点,指出将“开发式扶贫”战略曲解为“区域发展战略”是不适合的。“八五”后期的扶贫效果下降,是由于贴息贷款政策本身缺陷再加上内上在环境恶化造成扶贫贴息贷款出所致。“开放式扶贫”战略对缓解西部地区贫困仍有决定作用,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缓解贫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论西部地区旅游扶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晓 《软科学》2004,18(6):77-79
贫困问题是西部地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西部地区扶贫开发应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文章阐释了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可行性,论述了发展旅游对西部扶贫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关注贫困问题的旅游产业价值链研究及实践为我国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治理视角.针对民族地区旅游业优势明显但农村贫困程度深、旅游产业价值链非本地化与分配功能失衡、社会型旅游企业成长缓慢的现状问题,在明确旅游扶贫产业价值链治理的主体、内容和目标基础上,提出了致力于旅游产业价值链外延变优和运行效率变高的横向治理...  相似文献   

10.
马进福 《青海科技》2006,13(6):26-29
本文就青海省“十五”期间由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科技扶贫定点乡——化隆回族县沙连堡乡进行科技扶贫的方式、项目实施结果、取得的经济效益等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实施精准扶贫与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精准扶贫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扶贫攻坚计划是当前我国扶贫攻坚的两大主要模式。2011年国家大幅提高贫困标准,贫困人口规模、分布特征、贫困内涵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章在分析新贫困标准下我国农村贫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全面解析了当前扶贫开发中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精准扶贫的理念,包括:建立多维贫困区域识别指标体系,开展精准化贫困区域识别;采取多元化扶贫方式;以及实施基于不同地理空间尺度和贫困地区类型的差异化的分类扶贫政策。文章最后针对当前两大扶贫模式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拓展精准扶贫内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科技扶贫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从制度设计上看,科技扶贫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扶贫作用的形式。首先,虽然资本不足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但事实上,资本的投入虽然必不可少,但技术进步也能部分达到替代贫困地区短边要素的效果,在贫困农村现有条件下,采用适宜的科学技术无疑是利用劳动力充裕的优势,突破资本“瓶颈”制约的最好手段;其次,通过培训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可以使对现代科技知之甚少甚至持怀疑态度的部分贫困农民增强依靠科技增收的意识,并有可能将这种意识转变为一种自觉的学科技用科技的行为;第三,在科技扶贫过程中所推广的科学技术,一旦被贫困农民掌握,就可以对他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持续的作用,并内生化为他们的生产习惯,从而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已进入搬迁农户"稳得住、能致富"的后搬迁时代.基于2015—2020年对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跟踪调查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有效识别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该结...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于2016年获得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抓住创业教育先机,通过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学校与民族企业合作,用好省、州政策,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形成了适合黔东南地区创业教育对接精准扶贫,助力决胜脱贫攻坚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5.
陕北的延安、榆林两地区属革命老区,这个地区北部为丘陵风沙区,南部为黄土高原旱塬沟壑区,自然条件较差,交通闭塞,工农业基础设施差,资金困难,由此相应带来的人才短缺、劳动者素质差,一般干部和群众比较缺乏科技意识、商品意识、管理意识和竞争意  相似文献   

16.
对边境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分析边境民族地区贫困的表现形式,阐述与构建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相协调的扶贫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从科技供给和需求的视角构建出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点结合各地科技扶贫的实践经验,认为科技供给主导模式主要有:科技网络推广模式、区域支柱产业开发带动模式和易地科技开发模式;科技需求主导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扶持模式、专业技术协会服务模式和小额信贷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校定点扶贫工作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责任和政治任务。文章总结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定点帮扶贵州省六枝特区的工作实践,尤其是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全校上下联动、师生共同参与,积极开展党建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一系列具体做法与经验。5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定点扶贫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以教育扶贫为代表的综合帮扶模式,助力六枝特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并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20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国扶贫工作逐步实现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从阶段性目标到长效机制、从外力推动到主体能动等方面转变。结合国内外食育相关理论与发展,2018年中国科学院食育团队率先提出“食育扶贫”模式。该模式与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一致、有效衔接。中国科学院食育团队遵循“调研先行、科学引领、实践探索”的原则,在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开展食育扶贫试点工作,探索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新模式。通过对库伦旗试点工作的总结和深入研究发现,食育扶贫应采取“政府主导、科研促进、学校为主、家庭配合”的模式,注重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力求构建多主体参与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