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文学被无数次宣布死亡之后,再讨论文学经典的终结,似乎就不再危言耸听.事实的确如此,在通俗文化成为当下主要的文化表达方式,所有的人都被其围困和渗透的时候,这一文化形式似乎也就成了提供意义与快乐的惟一源泉或取之不尽的天然宝库.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大陆从90年代开始,包括文学在内的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日益淡化,相互兼容或相互妥协的趋势形成了无言的默契或契约,从相互敌对、戒备到相互模仿和借鉴已人所共知.  相似文献   

2.
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个通常被称之为“消费社会”、“后工业社会”或“后现代社会”的文化中,似乎一切特权和区分都被消解了,高雅与通俗、艺术与生活、艺术品与商品、审美与消费,传统的边界断裂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已经崛起。视觉愉悦和快感体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尤其是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大背景下视觉文化的绝对优势渐渐凸显,关于大众文化对于精英文化的冲击之争也甚嚣尘上,然而二者在冲突之下似乎又有融合与借鉴,到底是精英文化在借用"大众"外表收复失地还是通俗文化盗用了精英之名乘胜追击,对精英文化进一步销蚀?只有从消费主义的背景和视觉文化的本质特征入手,才能透过现象看清这些新"消费偶像"的本质。事实上,这些名目繁多的视觉盛宴,本质上都会有意或无意的造成对精英文化的销蚀。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与读书,似乎是两个相互冲突的活动,一个追求喧闹通俗,一个追求宁静高雅。也因此,许多人将中国电视读书节目的惨淡经营归结于二者的对立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小沈阳及其演出作品是“低俗”还是“通俗”的争议.其实质是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争。在当代.后现代主义倾向造成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合流趋势.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交融.实现了文化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原本神秘的事物都通过网络摘掉了神秘的面纱,走近了百姓大众。文学——原本高雅的文化艺术.也正逐渐通过网络变得通俗起来.而网络这一媒介在普及一些以前没走入大众的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演变出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文学体裁.这便是网络文学,其中以网络小说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的文化样态创造了新的文化身份认同。山寨现象不只是对既有产品和品牌的模仿甚至盗版,它在文化层面上也显示了文化偷猎,即对主导文化信码的消解以及自身认同的意义重设。山寨文化的运行机制是模仿与模拟。模仿是同源体系内部的复制或膜拜;模拟是有意的误读,是讽刺性的妥协。山寨文化与社会实践结构中的山寨经济、山寨政治等相互照应,而文化身份认同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大批具有民族风情的边地期刊纷纷创刊或复刊,由此一直被遮蔽的边缘文化获得了自我表述的空间,并重塑了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身份。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主义文化的迅速泛滥,边地文学期刊都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探索和转型。事实上,边地文学期刊在体制化和市场化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困境归根于少数民族文学书写和民族文化发展在延续性和潜力上的局限。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电视文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敏 《当代传播》2007,(2):39-40
中国电视文化的"后现代"现象,在大众文化的文化民主、影像世界与政治以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等诸方面突出地体现出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也加速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进程,现代性的文化追求被通俗文化的欲望、享乐和快感政治所替代,出现了经典文化、高雅文化和重大题材的文化困境.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文化与后现代文化具有密切关系,中国电视文化的发展和嬗变使后现代文化现象凸显,并在诸多方面得以表现.  相似文献   

10.
唐伟 《今传媒》2012,(12):146-147
文化的发展是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的过程。文化大传统和小传统二者不断交流互动促进了高雅文化内容的多元化,也促使底层文化百姓逐渐接受贵族知识分子的文化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唐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颗闪耀的明星,这得益于发达的精英文化对社会大众文化的熏陶,二者的整合提高了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繁荣程度。  相似文献   

11.
唐伟 《报刊之友》2012,(12):146-147
文化的发展是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的过程。文化大传统和小传统二者不断交流互动促进了高雅文化内容的多元化,也促使底层文化百姓逐渐接受贵族知识分子的文化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唐朝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颗闪耀的明星,这得益于发达的精英文化对社会大众文化的熏陶,二者的整合提高了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繁荣程度。  相似文献   

12.
逄增玉 《现代传播》2013,35(4):61-63,67
在文学消亡论甚嚣尘上的多媒体时代,文学,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存在方式、样态及其价值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认为后工业时代的中国,所谓高雅精英文学和大众消费文化将共生存,各有自己的接受群体,并且在中产阶级扩大和稳固之时雅文学将有自己稳固的生存与消费空间;但多媒体、新媒体时代文学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将深刻地改变文学的样态和模式,印刷与电子媒体等多空间将造成多种文学的存在方式;同时文学将以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承担走向经典化和世界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消费中,阅读方式变革与文化身份认同具有两极互动的张力:一是阅读对文化身份具有构建、消解、培育、毁育之作用,表现为其标识、形塑着文化身份;二是文化身份对阅读具有筛选、鉴别、抵制、汰旧作用,表现为其选择阅读信息、防御不良阅读方式的入侵.两者互为手段和目的,相互生成,共同作用,形成阅读识别文化身份又被文化身份标识为雅俗之分、文化身份决定阅读内容取舍而又被阅读内容形塑为精英与大众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明星是社会的精英,肩负推动社会朝真善美前进的责任,而明星的图书也应是高雅的精品读物。为了实现做出文化品位高、社会影响好的明星图书的愿望,笔者以责任编辑的身份从立意与选题、思考与思路、成稿与编辑三个角度,讲述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2008年11月编辑出版《我知道光在哪里》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电视谈话节目的现实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电视谈话节目经过了最初的躁动与热闹之后,渐趋稳定,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而其弊端与不足也开始显露。可以说,谈话节目越谈越难。让我们以《实话实说》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背景和媒介功能两方面来展示此类节目的现实困境。一、电视谈话节目运作的文化背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相互整合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三种文化形态相互整合的态势,这三种文化形态就是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市民大众所认同的大众文化和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精英文化。目前这三种文化形态既相互融合,又相互分化,共同影…  相似文献   

16.
幽默短信的通俗说法是短信笑话,可以视为短信文学的一种形式。它主要在手机这种移动网络上传输,同时也可在互联网上传送。也许有人认为,短信笑话在大量普通人群间发送和传看,似乎难登大雅之堂,低俗不堪,何足挂齿,但笔者以为,这却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种新的社会文学或文化现象,它可以让我们从中看到因我们的传统偏见所忽略的一些有意味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台港澳之窗     
台湾面临一个 文学不安的时代 台湾文化出版界人士在报刊撰文披露,90年代以来,台湾整个文学出版生态逐渐走向通俗化的趋势,陷入了不易更动的惯性定律的窘困。据台湾一家有影响的图书排行榜分析,近几年来上榜的文学畅销书与正统文学渐行渐远,小说类畅销新书上榜提升幅度有限,而通俗类文学作品却跃居排行榜的阅读大宗。对此台湾文化出版界一些人士深为当前的文学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传统的精英文化艺术显然受到了有力的挑战,但这种挑战究竟来自何方?果真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主要来自大众传播媒介和一些消费文化因素吗?是否大众文化就一定要与精英文化保持天然的对立?要回答这样一些复杂的问题并非本文的任务。本文只想首先指出,大众传播媒介的异军突起确实不仅向高雅的文学艺术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使一度红火的电影事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尽管是一个全球范围的现象,但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也不能例外,电视的大力普及使得有着强烈精英意识的"启蒙派"知识分子不得不对之作出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王红 《记者摇篮》2004,(11):11-11
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文艺观。以及在传统经典艺术中确立的审美价值观,如今在不同程度上“加重”了中国电视剧的负荷,似乎损害了当今电视剧作为大众流行文化自由轻松的天性和审美性质。贯通中国艺术史的高雅与通俗的深刻矛盾,一直在电视剧中此起彼伏地冲突着。  相似文献   

20.
所有文化研究的“导论”性著作差不多都会谈到本雅明,而谈到本雅明时又必提他那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下面简称为《艺术作品》),但谈来谈去,似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谨慎起见,我还是先引几本“导论”中的文字,以便于分析思考。比如,斯特里纳蒂(Dominic Strinati)的《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在简述了《艺术作品》中的主要观点之后指出:“本雅明强调了当代通俗文化的民主潜力和参与潜力,而不是独裁主义的潜力和约束的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