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恩格斯说:“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这个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昨天,我们党依靠这个理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革命活动中,不但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从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今天,在新的历史阶段,无产阶级世界观,仍然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基础,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基础,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 统计活动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活动。人们要改造世界首先要认识世界。客观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统计活动就是对客观实际作调查研究,占有大量材料,从量的方面探讨事物的联系,认识客观世界。 认识从实践始,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从统计工作的经验中总结出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形成统计学,统计学又反过来指导统计工作,提供统计方法。社会经济统计工作就是有组织地调查、整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数量方面的资  相似文献   

3.
真理标准是客观物质世界,价值标准是人类根本利益和需求的满足.人类实践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有机统一的过程,就是人类能动地、有目的地在认识客观、尊重客观、符合客观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人化客观、创造客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我们正面临第五次产业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以至社会革命更大影响的思想,是他们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唯物史观的重要发展.依据这种唯物史观,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变革,这就是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5.
从时间的路径进入司马迁的思想世界,就会发现时间是社会的二元结构———天与人之间的中介。时间的变化,既是天的变化律,也是人的变化律,二者的交互作用,就构成了改朝换代的历史。改朝换代是通过"革命"的方式实现的,任何一次"革命"都在"承弊易变"中推动了文化的发展。"革命"的时变律就是"三五之变"。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始终存在着一些偏差,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研究的客观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看成是客观世界终极性的、抽象不变的本体或本原,看成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一种永恒的存在,万千变化中唯一恒定实在的东西。人们要想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就必须去探究这个终极性的本体或本原。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研究的客观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并不在客观世界之外,而就在客观世界之中。客观世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本体或本原,本体或本原就是客观存在,也就是客观世界自身。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把“物  相似文献   

7.
论属人世界     
世界是整体,除整体之外不再存在有另一个世界。由于人类的出现,宇宙的一部分就成为属人世界。从属人世界这个开端出发,其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属人世界的出现更产生出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凭藉主体的精神活动而存在。当主观精神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被保存下来,并对主体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时,便构成客观精神。无论是主观精神或是客观精神,又都表达着一定时代的精神,以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为其源头。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科学地理解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从而使认识论和整个哲学发生了根本变革,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这个伟大革命变革的实质,就在于它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意识活动是人特有的反映客观世界的活动。它一方面以客观世界为基础,受客观世界的制约;另一方面意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客观的物质世界具有反作用,表现出意识的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就具体表现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类共有的,所以,人人都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只有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  相似文献   

10.
<正> 所谓能动性,就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特点。人不象动物那样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地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以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伴随着改造自然的实践,还有改造社会的实践。人类为了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就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而要遵循客观规律,就得认识客观规律。一个是改造世界,一个是认识世界,这是人类独具的本领。  相似文献   

11.
幼儿学习活动基本类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幼儿多感官参与的与其他情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象材料的性质、幼儿需要的性质直接决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从幼儿活动的对象维度上作分析,可以深入探讨幼儿的活动,并把握各类活动与幼儿发展之间的现实联系。   —、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探究和认识的活动   把握客观物质世界是幼儿一来到这个世界就面临的任务。他 (她 )必须把自己同客观世界区分开来,形成皮亚杰所谓的“客体永久性图式”,认定客体的永在性。这样,对客体、对自我的认识才能不断深入。幼儿所能认识的客观世界的范围有多大 ?…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学生对课本的学习,实质就是一个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则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3.
论实践的要素冯国桢社会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现实的实践活动由诸多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实践要素结构,实践要素结构又有其空间和时间的表现形式.因此,要完整、准确地把握实践要素...  相似文献   

14.
有一段非常权威的论述说:“承认自然界、外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感觉,这就是唯物主义。把认识建立在客体和人的感觉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前提上,就必然会陷入唯心主义,这是一个简单的必然的真理。”(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第184页)其一,这段话把客观社会生活与人截然分开,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人类自身的活动是构成客观社会生活的中心内容,社会生活就是人的生活,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直接决定着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就是上文中除自然界外的“外部世界”,也是“客体”的主要内容。从这方面意义上说,人和外部世界难…  相似文献   

15.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种看法当然是正确的。但是,仅仅以这一点去概括实践则是片面的。因为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连同其中的认识客观世界的感性活动,被忽视了。我们知道,认识世界的感性活动,其直接结果并不在于改造客观世界,而是形成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客观世界。然而认识世界的感性活动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就其作  相似文献   

16.
前世界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 ,我国经济建设也在日益取得新的成就。客观世界的变化对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理论也需要新的变革。主体性教育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已成为当今教育的新趋势。一、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1.主体性的含义及特征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在认识活动中 ,主体是指认识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 ,即人 ;客体是指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即客观世界。主体性就是指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的人在各种认识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根本特征。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 ,有四个…  相似文献   

17.
根据社会主义的实践,列宁晚年在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些问题的认识上,较之十月革命前和十月革命初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列宁在经济不发达的俄国探索如何建设与巩固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果。研究列宁这些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会更加明白这一理论是对马列主义的发展。本文仅就下面三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对世界革命战略思想的转变列宁关于世界革命战略思想的转变,概括地说来就是:从“加速革命”转向“战略退却”;革命的突破点从西方转向东方;从依靠世界革命支持苏俄生存转变为不依靠世界革命苏俄也能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整个世界正在进行着社会生产力的第三次大变革,这就是以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为起点的、以通信技术革命(Communication)、计算及情报处理技术革命(Computation)、控制技术革命(Control)为基础的“情报革命”。情报革命的主体是电子,因而,也可称之为“ME革命”,它已经进入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它包括着工厂自动化革命(FA革命)、办公自动化革命(OA革命)、家庭自动化革命  相似文献   

19.
意志是一个人行动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是一种心理现象。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自愿地从事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努力克服困难,终于影响和作用于客观世界,在这一心理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叫意志。这种影响和作用总是表现在行动中,所以意志与行动是密不可分的,通常又称他是意  相似文献   

20.
何小涛 《下一代》2011,(7):10-13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宁山路小学开展了“向着太阳歌唱”《有了共产党就有强大的中国》红歌传唱活动。一首红歌就是一面革命的旗帜,就是一个战斗的号角。红色歌曲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体现着中华民族渴望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