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品德教育应首推感恩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是指“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相似文献   

2.
宋瑞平 《教育探索》2007,(12):104-105
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受人性的制约和规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由于人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如何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人权教育研究的展开,首先要面对的是其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人权与道德有共同的人性基础,人权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权利,人权具有道德性;与道德意味着走出自我、走向他人不同,人权突出权利和对个人的保护,将义务留给他者,尤其是国家。人权教育是道德的教育,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形态。但与道德教育侧重义务不同,人权教育突出个人基本权利;国家对人权的尊重是真正的人权教育,而道德教育则主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友爱与公正中。人权教育与道德教育可以相得益彰、互为阈限。  相似文献   

4.
鲁洁先生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批判与反思病态适应的教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超越性道德教育哲学思想。她深入剖析与论述了道德教育的人性观、本质观、目的观、课程观等问题:批判了抽象的人性观,基于人是具体而现实的存在,提出人之自我构建的本质观;秉持超越性教育哲学,提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育超越性的人,促进个体意义建构与引领美好生活构建;反对德育的边缘化、外在化与知识化,倡导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观。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学观点,对当代道德教育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是作为道德教育主体而存在的。因此,品格的善性缔造与养成,人性之光辉映射的恰恰是道德教育的光临与在场。然而,人亦是道德教育的剧作者,在道德教育风采的展示过程中,人类始终处于道德教育发展的中心,发挥着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人的主体性之所以得以成就正在于人的道德教育自决性、道德教育自觉性和道德教育自为性。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效力弱化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催化的结果,它既与道德教育的理论预设中存在人性假设的误区、忽视人的正当合理的利益追求等理论因素有关,又与道德实践中受工具主义、利益驱动等异化的道德教育有关。  相似文献   

7.
培养现代青年的高尚道德品质,研究道德教育的规律,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既要受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和教育外部条件的影响制约,也要受到自身的成熟程度、认识能力、情感、意志系统等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作为教育者在学生道德教育中,应研究其心理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一、品德的心理成份道德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个人品德的内容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社会道德现象是无数个人品德的概括、集中。因此,研究社会道德教育,首先要分析个体的品德心理。研究品轴心理结构是从整体上…  相似文献   

8.
感恩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感恩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学生学会知恩的同时,也学会对周围人的关照与帮助表示感激与谢意,并把这种道德情感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与习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现在,这种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以人为对象,旨在促成人的德性往道德教育理论的应然取向发展,而道德理论以人性论为基础。本文从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两个维度来分析道德教育与人性的深刻关联,并通过对“以人为本”的当代德育基本理论的简略分析来理解当代德育应如何处理与人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重视道德教育是当前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然而道德教育的形式是受道德教育内容的制约的。由于历史与文化条件的不同,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尽相同,道德教育的形式干差万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教育形式多样,道德教育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投入多,效果差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扭转。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而人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规律受到人性这一深层因素的根本制约。所以以解决人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受到人性的制约和规定。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身三者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 ,是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这一科学论断为摆脱思政教育困境、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有益启示 ,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指导价值。1.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关于…  相似文献   

12.
重视道德教育是当前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道德教育的形式是受道德教育内容的制约的,由于不同国家的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尽相同,道德教育的形式千差万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教育形式不断翻新.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投入多、效果差的局面仍然没有彻底扭转。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  相似文献   

13.
沈嘉祺 《教育探索》2005,2(4):84-87
人性假设与道德教育研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人性论的任务是阐明、论证道德教育的基础与根源,而道德教育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其相对应的方法体系.人性假设是道德教育研究的基础和起点,不同的人性假设会导致不同的研究视角,从而使道德教育研究中的观点发生变化,重点发生转移,道德教育研究的方法发生差异.因此,在道德教育研究中,正确、合理地把握人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确立人性问题时,在方法论上应改变原有的二元对立、化简分割的思维方式,以多元、动态、发展、变化的视角研究人,合理把握人性中"实然"与"应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欣 《教育教学论坛》2011,(15):205-206,165
人性问题是中国伦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存在很多分歧。而伦理学研究在道德上的善恶,与主体上的人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是人的道德,道德教育要以人性为基础。因此,新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在全面理解人性的基础上,从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方式双向性几个方面加以改革,使学校德育得到更加人性化、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和谐"视域下的道德教育--兼论道德教育的人性回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勤  谢佳 《教学与研究》2006,3(3):64-68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道德作为人类生活的内在价值尺度,既是人性的一种表达,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道德教育在创造和谐的伦理基础以及培育社会主体方面责无旁贷,而道德教育的人性回归,将使其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杜威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的道德准则。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引导人性发展的过程,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应该是知行合一的,应该是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纵观我国道德教育现状,学校道德教育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而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符合我国国情,我们应科学借鉴杜威的道德教育观点,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不断改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学校品德教育应首推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是指“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相似文献   

18.
道德教育的现代思考是基于人的自然展开的。培养人的道德理性,滋润人的道德情感成为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两大分支。现代道德教育实践由于教育国家化、学校化仍囿于习俗而展开。既定社会的整合需求和凝聚秩序成为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所在。基于人的自然的现代道德教育思考肯定了个体的本真性,但也存在现实可能性问题。道德教育应基于人的自然与社会习俗,面向人性的提升与美好社会的形成,道德教育实践是一种从现实奔向理想的生活过程和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9.
孟子是儒家学派第一个提出系统的人性理论的人,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人性都是善的,认为人的善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认为人性是道德的本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孟子的性善论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已不可否认地成为了儒家的正统思想,而以此为基础的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大力提倡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性假设与道德教育研究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嘉祺 《教育探索》2005,2(4):84-87
人性假设与道德教育研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人性论的任务是阐明、论证道德教育的基础与根源.而道德教育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与其相对应的方法体系。人性假设是道德教育研究的基础和起点.不同的人性假设会导致不同的研究视角,从而使道德教育研究中的观点发生变化,重点发生转移,道德教育研究的方法发生差异。因此,在道德教育研究中,正确、合理地把握人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确立人性问题时。在方法论上应改变原有的二元对立、化简分割的思维方式,以多元、动态、发展、变化的视角研究人,合理把握人性中“实然”与“应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