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各方面的表现还不错。回顾一年多孩子的成长过程,处理好“玩”和“学”的关系,确定好“看”的内容,对孩子的顺利成长起了一些促进作用。玩我的孩子从小爱玩、好动,上学以后,要保证学习时间,玩的时间必然就少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他想玩,你就是硬按着他去学习也按不住。考虑到这一点,孩子一上学,我们就给孩子走了一个规矩:上课必须注意听讲,回家以后,给家长当3分钟的小老师,把当天课堂上学的内容讲给家长听,讲完后,再学习15分钟。因为要把课堂上学的内容复述给家长,孩子就必须认真听讲,复…  相似文献   

2.
镜头一:“宝宝,你快点,我们要迟到了!”年轻的妈妈一边说着,一边喂孩子吃饭,孩子到处跑,嘻嘻笑着不理妈妈的话。镜头二:“你怎么这么笨,上学了连个衣服也不会穿,你要让我给你穿一辈子衣服啊!”干练的妈妈一边埋怨着,一边快速地给孩子穿上衣服,孩子撅起嘴巴,悄悄地看了妈妈一眼。镜头三:“不要捣乱,快回你的房间看书去。你不会做就不要做,尽帮倒忙!”妈妈一边忙活着,一边把孩子推出厨房,不管孩子脸上的表情是委屈还是不满。镜头四:“我每天辛辛苦苦,希望你能成才,学习好,生活好。到头来学习不上进,什么也不会做,看你以后怎么办呀?”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小学生生活能力低下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请看:镜头1:一年级教室里,班主任觉得教几位学生做值日实在是太费力了,倒不如自己包办代替算了。来校接送孩子的七、八位家长看到后干脆替自己的孩子当起了“值日生”。镜头2:有的家长一手提着孩子的书包,一手牵着孩子上学,有的用自行车、摩托车,甚至用小轿车送孩子上学。镜头3:家长好容易把孩子送到校门口,“红领巾监督岗”要逐个检查同学有否挂校徽,戴小黄帽,挂红领巾。“哎呀,我…  相似文献   

4.
儿子现在在英国读小学。几年前入学时,校长向家长介绍学校时的开场白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要让孩子们爱来上学!”英国学制每年有三个学期,三个大假。和这里的许多小伙伴一样,假期没过几天,他就掰着手指数日子,盼着上学。孩子喜欢上学,原因很多,主要有二:一是学习没有压力,他把上学当成能与小朋友共处的好去处;二  相似文献   

5.
卫如 《江西教育》2006,(9):17-18
在当代家庭中,最牵动家长心的问题便是“如何教育好子女”。从孩子咿呀学语开始,家长就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教孩子背故事、学算术;孩子再大一些,家长就把孩子送进经过慎重选择的学前班,让孩子学舞蹈、弹钢琴;上学后,更是为了把孩子送进好一点的学校,托付给好一点的老师而煞费苦心,更不必说把送孩子进各类课外辅导班,不惜重金给孩子增加营养,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了……用家长的话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能成才!”“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但如何“成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正确与否。人在成长历程的各阶段,心理特征也不同,如何…  相似文献   

6.
纲要点击新《纲要》指出:“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幼儿艺术领域要求:“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案例下午手工活动,家长来园接孩子,孩子们正忙着剪贴……情景A 家长一边拿过剪刀、胶水,帮忙修剪、粘贴,一边喋喋不休地责怪:“你怎么剪得这么慢啊?剪得毛里毛糙的,难看死了。你看别人剪得多好啊。”孩子看看别人,看看家长。原本明亮的眼神一下黯淡下来了,不知所措地坐着看家长替他忙碌着……情景B 家长看到孩子在剪贴,马上说:“呀,你在做什么呀?真不错!”然后站在一边,欣赏孩…  相似文献   

7.
“小豪,起来喽。快点起来,上学要来不及啦。”王太太边叫边赶往厨房煎蛋。“豪豪。你到底起床了没有?”她在厨房里不安地伸长脖子叫喊着。“天哪。你还在睡?”她将整条被子拉起,脱下小豪的睡裤:“上学要迟到了,你还睡,快点。穿上校服,妈妈帮你的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把沉睡中的孩子叫起来。  相似文献   

8.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有的家长往往不了解幼儿教育的真正涵义和科学方法,于是就出现孩子刚刚学会说话时,就教他们识字、算算术、背古诗;还未上学,就教孩子学习小学课本;孩子上学后,就任意给孩子补充练习,参加各种补习班、提高班……家长们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孩子培养成无所不知的“神童”或“全才”。这样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9.
又是一个早自修,一位学生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室。临走时还不忘嘱咐:“上课要认真听,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孩子点点头,家长冲我点头一笑,满意地走了。“不懂就问”,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学习有上进心的代名词,有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气魄。然而,有些时候,不懂就问在某些孩子的身上却演绎着另外一番情景:一次一年级数学考试,没过几分钟,一个学生便向我走来:“金老师,这道题怎么做啊?我不懂。”我一看,是让学生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号。我说:“你先看看题目,然后告诉我,你认为该怎么做?”他看了一下,迟疑地说:“是不是……啊?”我点…  相似文献   

10.
师:明明是个非常喜欢蛐蛐的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把找到的语句做上记号。(生自由读,批划。) 师:谁来读一读找到的句子?要读出明明对蚰蛐的喜欢。 生:(读)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师:你为什么重读“一听”、“好”这两个词?  相似文献   

11.
笑话笑画     
一只皮球射入阿勒太太的厨房。不久,一个小孩来了,说:“爸爸一会儿就来给上当你安新玻璃。”果然不错,一个男人真的来换玻璃了。阿勒太太把皮球还给了孩子,孩子先走了。那个男人把玻璃换好后,说:“请付10元钱。”“什么?你不是他爸爸?”那人说:“什么?你不是他妈妈?”(郭玉芝荐)一个学生把硬币抛向空中,自言自语地说:“正面朝上就去看电影,背面朝上就去打台球,如果硬币立起来就去学习。”去学习小孩迷路了,警察问他:“孩子,你住在哪条街上?”我不住在街上,我住在家里。”住在家里笑话笑画@郭玉芝  相似文献   

12.
●山东青岛的一位家长来信问:女儿从一年级开始,做作业就很磨蹭,现在三年级,还是这样。每天放学回家,她都磨蹭着不写作业,一定要吃完晚饭才开始,还边写边玩,直到被我骂一顿,才会认认真真写完。怎么才能改变她这个坏习惯呢?孩子写作业磨蹭,主要原因是孩子缺乏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也有的孩子是学习兴趣低落,硬着头皮应付,能拖则拖。因此,家长应采取鼓励、引导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纠正这一不良的学习习惯。1.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评价。经常批评孩子“动作慢”,孩子就会认为“:我就是这样的。”而积极的评价可以给孩子这样的心理暗示“:你可以快起…  相似文献   

13.
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想必家长们早已阅读了有关学前准备方面的书籍,咨询了专家或小学生的父母。但还有些准备您做了吗? 入学思想准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以“我要上学了”为荣。您不妨和孩子正式谈一次话。 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心中存在的疑虑,使他们及早就满怀兴奋与期盼,而不是焦虑和拒绝。您可以和孩子探讨以下问题,比如:孩子,你喜欢上学吗?为什么?你知道上小学与上幼儿园有什么一样,又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想知道小学的哪些事情?您可  相似文献   

14.
小事不小     
一天早上,一位家长气冲冲地拉着孩子来到教室,把第一组的一把椅子往旁边一推,一边咕哝着:“椅子上的钉子把孩子的裤子都划破了。”一边从另一组搬来一把新椅子,对孩子说:“你就坐这把椅子。”说完,谁也不看,就大步流星地走了。第二天早上,另有一位家长带着小锤子走进来,说:“娟娟昨天坐的这把椅子钉子出来了,我来敲一敲。”拿过椅子一看:“咦,钉子敲好了。”原来,老师昨天下班把椅子上的钉子敲平了。这看来似乎是件小事,其实不小。它告诉我们,幼儿园教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从细小处着  相似文献   

15.
我们成年人每日上班如果总是不发工资,工作积极性是会受影响的,说不定你还会辞职不干了。同样道理,孩子上学也需要得到“工资”,才能保持其积极性。什么是孩子上学得到的“工资”呢?有些家长可能认为,我给孩子吃喝穿,给他买玩具和山地车,请他吃麦当劳、肯德基,这不是“工资”吗?不是。这些东西在孩子眼里,都是应得应分的,我是你的孩子,你就应该给我这些东西,我不上学你也应该给我。而学习的“工资”必须是直接从学习得来的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孩子从学习中得到的成就感。因为学习而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会有成就感;从学习中得到收获,会…  相似文献   

16.
《家庭与家教》2005,(7):28-29
下午,办公室来了一对父子,进门就问哪里可以看心理门诊?父子俩焦急而又严肃的表情,令我吃惊。孩子叫小磊,我校高一学生。他近来情绪非常糟糕,无法正常上学,已几次出现自残、自杀行为。家长渴望医生能救救孩子,小磊也非常希望医生能让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当我把市心理咨询中心的地址和电话告诉他们时,父子俩像得了“救命稻草”似的离开了……几天后,家长送来了第一张病假条,医生建议:治疗休息一个月。30天过去了,家长送来第二张病假条,医生又建议:治疗休息一个月。我问起学生的病情,父亲回答:“近来情绪好一点,但每天不上学,整天待在家里,…  相似文献   

17.
路上遇到一位家长,他向我诉苦说:“不知孩子出什么事了,今天教师又要我到学校去。我简直成了学校的常客!”类似这样的话.我听过不只一次了。在一所小学里,曾听到一位教师对一个七、八岁的学生说:“去把你的家长找来,找不来,你就别来上学了。”据了解,一个电话到单位,一个通知到家里,或让学生回去找,动辄就把家长叫到学校的现象,确实不少见。  相似文献   

18.
上学的孩子,最令家长操心的,就是他们的学习。许多家长不惜投入,往往收效不大,或适得其反。这就提出了一个课题:怎样正确指导孩子学习?家长在课外配合学校教学指导孩子学习,科学的做法应是:一、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1991年第三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信息学会竞赛金牌获得者、清华附中92届毕业生杨澄说:“有些同学问我,为什么能在数理化、计算机、英语等方面学得那么好,并在竞赛中多次获奖?有什么诀窍?其实,我并没有什么诀窍,主要是由于我对这些学科比较喜欢,比较感兴趣,并且下了比较多的工夫。”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是很多的。为孩子创造条…  相似文献   

19.
曾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玩,玩沙、玩积木、看花看树看动物。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知识呀?”也曾听到妈妈们这样讨论:“我孩子总是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从没听他唱歌或讲个故事。” 到底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们应该怎样学习?这些一直是困扰着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2003,(16)
早晨送小女上学的时候,拐进学校旁边的一家商店去买橡皮。店主家也有一个孩子,该是上六年级了,不知哭闹着要什么东西。店主或许正忙得心烦,边给我找橡皮,边愤愤地对我说:“你说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我不知道是什么事,就随口问他:“怎么了?”店主说:“明天不是清明节吗?正好是星期六,学校就安排在今天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