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考试制度。我国之所以形成前无古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考试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本文意图通过探究自学考试产生的历史背景,来寻求自学考试对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国家、民族的独立、富强,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学好邓小平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从邓小平理论的特点和认识的两个角度来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民法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法律课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事立法也日益完善。但民法内容具有多、繁、杂的特点,给学习民法的人特别是初学者带来很大困难,许多同学在学习民法时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学习,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也不知道如何运用于实例分析。经常有同学会问:在学习过程中是多阅读各种民法理论书籍?还是多做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学了多年,跌跌撞撞下来,有一小叠颇为灵验的“秘笈”,与诸位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笔者从近二十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和自身学习的体会总结出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以及一些方法、经验,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向农村、面向高校及社会各方面成人开考,为全省成人教育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本提出了“认真阅读,强化记忆,反复练习,调整心理”的自学考试学习方法,供广大考生和各级辅导教师参阅中借鉴,以期增加成教系统的办学活力。  相似文献   

9.
LTR学习法     
管蕾 《现代教育》2004,(5):67-69
精读、泛读、听力是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三要素。精读是指以课文为载体、以学习单词为目的的学习,通过深入细致地学习课文掌握单词的词义和用法。泛读是指以精读为基础、旨在复习在精读中学到的词汇并培养英语思维的广泛而大量的阅读。本文仅就精读的学习,向自学考试的英语学习者介绍一种方法,即L1sten,Translate and Rete](LTR学习法)。粗看起来,不外乎是记单词、学课文等,但每一步均与传统的学习方法有较大的区别,其内容涵盖了听、说、读、写、译各个环节,因此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0.
11.
12.
想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不能单纯地靠机械的练习.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很多人在口语练习的方法上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这些错误认识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加以克服,这样才能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主要介绍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等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新闻宣传这一行业。  相似文献   

14.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这里提醒考生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中国加入WTO,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在我国各个行业的运用也越来越为广泛。为适应社会的需求,现代化的教育也加大了对英语的重视,不仅高等教育的各个专业开设了英语公共课,各个行业不同等级的英语考试也纷纷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加英语的学习。那么,接下来怎样学英语、如何提高英语的学习成绩,成了许多人的烦恼。这一点对完全自学的自考生来说尤其突出。在这里我们请专家来为你解疑,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下自学考试的学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敏 《中国考试》2004,(11):35-37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我们的国家既是不可回避的挑战.又是不可多得的机遇,是我们每一个致力于振兴中华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的。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国政府于1998年2月提出建设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包括:(1)知识创新系统(国家科研机构为主);(2)技术创新系统(国家高新技术集团为主);(3)知识传播系统(高校、职业培训机构为主);(4)知识应用系统(企业与社会为主)。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常用的逻辑器件、部件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学懂简单、完备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学习计算机设计中的入门性知识,掌握维护、使用计算机的技能。自考生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