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描写优美的紫藤萝,为再现其优美,设计采用余映潮先生"文中集美"阅读法,用阅读逐步将学生带进灿烂辉煌的意境之中。根据散文文体特点,将散文阅读"四步法"有机融合在朗读之中,以读代讲,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紫藤萝瀑布》文字优美,情感饱满细腻,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是阅读和写作不可或缺的好素材;阅读此文既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场心灵盛宴。本论文拟在《紫藤萝瀑布》“形”与“神”的刻画和联结上,为学生提供灵感借鉴,助力写作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紫藤萝瀑布》是一幅精美的画,又是一首深沉的歌。文章借一树蓬勃绽放的紫藤萝感悟人生,点燃生命的火花,读之唇齿生香,美轮美奂。阅读此文时,优美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婉约有致的感情流露,积极含蓄的主题追求,都是我们要解读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中学时学过一篇文章《西湖漫笔》,至今还记得那优美的文字。还有一篇"课文阅读"《紫藤萝瀑布》,文章里说,紫藤萝花儿在笑、在跳、在嚷嚷、在流动。这些词用得那么新奇,让少  相似文献   

5.
散文是初中阶段学生阅读的主要文体,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能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其审美素养发展。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篇目占比较多,可见散文教学的重要性。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围绕《紫藤萝瀑布》一课教学,深入研究托物言志类散文的特点,从四个方面探讨托物言志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刘春明 《语文天地》2012,(16):25-26
《幽径悲剧》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带有悲情色彩的凄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北大随园中的一棵古藤的命运,折射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时代悲剧、社会悲剧,表达作者永不放弃揭露假恶丑、维护真善美的决心。《紫藤萝瀑布》是散文家宗璞的一篇内涵丰富、借物抒情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描述紫藤萝,由物及人,从紫藤萝的命运联想到人的命运、生命的价值,引发生命的思考。将《幽径悲剧》与《紫藤萝瀑布》两篇文章比较阅读,可以得到很多收获。一、比较物象意蕴文章本天成,万物皆有情。两篇文章都是选取北大燕园中的"藤萝"这一物象,运用"以小见大"、"借物抒情"的手法,将一个大命题寓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一上学期第四单元第十六课《紫藤萝瀑布》。说课内容主要分三部分。授课时间预设为一课时。一、说教材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状物抒怀",而所讲授的课题《紫藤萝瀑布》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文中借紫藤萝花突出了生命的伟大,以及顽强的生命特征,表达了对生命的赞扬和生命的美好向往。七年级的新生,不仅对未来充满向往,还会面对许多困难,阅读关于生命为主题的课文,可以从中得到非  相似文献   

8.
《紫藤萝瀑布》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下面笔者以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例,说说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性阅读。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是宗璞写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此文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积个人悲痛和历史阴霾于心中,在庭院中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之美好和永恒。作者生动地描写了紫藤萝,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抒发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如何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是本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几乎谈不上人生经验,对生活的感悟又少,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散文的阅读与赏析仅仅停留在小学阶段问答式、  相似文献   

10.
(屏显紫藤萝图片.) 师: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能猜出它是哪个地方的什么花吗? 生(齐):前面幼儿园的紫藤萝. 师:是,看来同学们对紫藤萝很熟悉.这是前两天胡老师看到前面幼儿园的紫藤萝不由停住脚步拍摄的一组照片.宗璞说过:“花的美在于精神,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悟的.”今天,我们就追随作家宗璞的脚步,一起去遇见另一树紫藤萝.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紫藤萝瀑布》一课.  相似文献   

11.
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曾用作人教社1990年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阅读训练”的阅读材料.该文现收入2001年春季开始使用的新编初中语文第二册课本。该文一直将成语“察言观色”误作“察颜观色”,几乎习非成是了。请看教科书中的原句:“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  相似文献   

12.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两处写到紫藤萝,一处花繁似锦,一处花朵稀落。两处紫藤萝生长于不同的时期,它们的盛衰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也给了我们不同的启迪和联想。作者笔下的紫藤萝不只是它客观形象的写照,还隐约闪现出时代生活的影子。眼前的紫藤萝是盛世的投影。吸引作者伫足的那片  相似文献   

13.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初三的一节咏物散文复习课。学生在此阶段已有一定的相关知识积累,但对咏物散文的阅读还没有总结出一定的方法。基于此,在本节课中,以《紫藤萝瀑布》和《行道树》为例,总结一定的方法,再用此方法研读林清玄的作品《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咏物散文的习惯与技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中,有位老师执教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课堂上讨论的主要问题有:(1)课文围绕"花"写了哪些内容?思考后在下列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字,以概括文章内容。花,__花,__花(2)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思考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3)阅读1—6段,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述紫藤萝花的。(4)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赏析,要求按"我最喜欢的佳句是  相似文献   

15.
管延香 《考试周刊》2009,(26):213-213
宗璞《紫藤萝瀑布》采用了借物抒情的写法,不仅突出了紫藤萝的形象之美,还通过白描等手法画出了该物所具有的“韵外之致”之美。课堂教学中探析紫藤萝的“韵外之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以PISA阅读素养框架为理论依据,以《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探讨了基于PISA阅读素养观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认为在PISA阅读素养观下,初中语文教学要进行全方位的转变,并根据PISA阅读素养观优化目标策略、内容策略、过程策略和评价策略,使阅读回归学生本位,使文本成为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载体,激活学生阅读潜能,实现深度文本阅读,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紫藤萝瀑布》被收录于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是一篇语言简练、意境优美且富含了丰富人生顿悟的哲理散文。文章在写景抒情和悟性悟理方面都做到了浑然一体。它不仅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紫藤萝美、语言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之美。一、融入生命的藤萝《紫藤萝瀑布》是托物言志类文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17):100-101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引领与基石,现有教材中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并存。如何合理定位,挖掘出二者相辅相成的阅读效果?是值得我们语文老师通过实践不断思考探究的一个内容。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例,浅谈了笔者对略读课文教学的一些理解,并分享了相关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9.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主题积极含蓄,感情婉曲别致,景物描写精美多姿,语言表达简洁洗练,是散文中的上品.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阅读这类文章?怎样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新的阅读?笔者在课之始末有以下教学创意,愿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20.
材料展示 2008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二):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不脱离材料内容,任选一个角度立意,自拟标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①“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