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直以来,武术的发展情况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都备受关注。然而,如何真正促进高校武术的发展,却一直都是研究的瓶颈,文章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分析得出要想真正促进高校武术的发展进步,必须将武术与武舞协同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以武舞的表演性激发武术的活力,以武术的坚韧性来糅合武舞的单一性。同时,通过调查研究,针对促进高校武术与武舞的协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方法,借以为高校武术的发展和中国武术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探寻了武舞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渊源,描述了武舞复苏和兴起的过程,分析了当今武舞复苏的原因和武舞复苏现象对于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启示.研究认为,武舞复苏的原因主要是新环境下中国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武舞文化形式的易接受性,特色鲜明的中国文化和高质量的精心制作以及西方国家强烈的文化需求.“武舞复苏”现象对于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启示主要有武术应该满足多元化需求,提升自身满足需求的程度,传播过程中不要限制和抵制武术表现形式的变化与改造.  相似文献   

3.
对武舞的历史解读——兼论武术套路对古典舞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史料,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了“武舞”这一独特的文化样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态。在武舞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武术与古典舞蹈逐渐产生分野。武术成为古典武舞的基础和古典舞蹈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为古典武舞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古典舞蹈艺术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武术套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武舞。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哲学、美学、历史学、文化学、武术学等角度对先秦时期的武舞文化现象重新审视,以期揭示早期武舞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及其对武术套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研究认为,先秦武舞所具有的"以舞通神、以舞习武、教化功能、中和适度"的特点深刻地影响了武术套路的形式、功能与审美特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中华武术套路审美意识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武舞与鼓舞的渊源传承态势进行比较研究,认为:鼓舞与武舞具有同源异流的特征,同源是鼓舞与武舞相融的基础;仪式性需要是鼓舞与武舞产生的动因;战争需要促使腰鼓与武舞的功能得以拓展;生活需要促使武舞与鼓舞兼具娱乐化功能;社会变迁促使鼓舞与武舞的传承出现分异,具体表现为社会变迁促使腰鼓文化和功能开始发生转向,趋向于世俗化和仪式化特征;社会变迁促使武舞发展呈现竞技化与舞台化表演的双重倾向;现代社会文化诉求促使"武"与"鼓"产生"竞技美"和"艺术美"的分途;政治权利的制约和规制促使"武""鼓"文化朝向预设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术已逐步迈入学校体育课教学的范畴,"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在我国高校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我国高校武术专业教学的特点来阐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应重视武术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因材施教,提高高校武术教师的人文素质,健全武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等,为武术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武术运动在我国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和观察法,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提出新时期高校武术套路教学艺术化,并探索武术套路教学艺术化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想功”教学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武术普修课进行的“想功”教学法实验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内,实验组比对照组能更熟练而准确地掌握动作。文章进而对“想功”教学法的生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价值功能定位与当今武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为武而舞”的武术套路发展理念。即“为了继承和发展武术技击之法和适应当今社会人们对‘美’的精神追求而进行审美化发展的思想、观念体系”。将此作为武术套路发展的指导口号,旨在促进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高校竞技武术套路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浙江省高校竞技武术套路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提出发展浙江省高校竞技武术套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发展浙江省高校竞技武术套路的对策:适度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为解决高校竞技武术套路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刍议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高校武术教育的实际状况并不容乐观,存在着"大学生喜欢武术,而不喜欢上武术课"的现象,高校武术教学也呈现出体操化的趋势。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从课程的导入、讲授武术健身价值、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结合实战攻防演练、将武德教育贯穿整个武术教学过程等方面探讨了在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期为提高高校武术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高校武术套路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建立武术套路教学诉求点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武术套路教学文化诉求可以改变武术套路教学单纯的教习技术的现象,转而诉求于武术的文化和精神元素,使枯燥的技术学习转变为丰富的内在的精神追求,利用高校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让武术的精神和文化占领学生的精神家园,使之从内心接受武术文化,并从一个新鲜的视角重新理解武术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经过五千年的传承发展已经是风格独特、形式多样。如若想要进一步提高武术的美感度与表现力,则要与音乐相配合。武术套路与音乐的融合,是武术套路结构的一种升华,通过音乐的变换音韵来演绎武术内在的神韵,可以充分表达出武术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4.
动作节奏与意境的演练是优秀武术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在演练技能和技术水平上的本质区别,而动作节奏与意境演练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坚持不断的进行专项技术练习和理论知识的指导。文章通过对节奏与意境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贡献:对节奏的哲学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节奏的定义已经从抽象层次到达理论层次;对节奏与其他演练因素如,速度、劲力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论述;开始注重对武术心理的作用进行的研究;对武术美学对节奏表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已有研究对陈式太极拳动作节奏的演练进行论述。(2)不足之处:除了武术高水平运动员外的一般水平武术运动员偏重于研究武术理论方面并且大多数理论成果只是游走在武术的浅表部分;对具体的武术动作演练缺乏有效的、具体的指导性;缺乏对专项技术、动作节奏、审美与心理作用间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问、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辩证地分析了"项目化"武术的优点与弊端,进而提出了"大武术观"的理念。认为所谓"大武术观",就是武术人在看待武术及其自身时,要从宏观上认识武术和要求自身,摒弃因袭的"项目"分隔,打破现代武术和传统武术的此起彼落状况,让武术的各个子系统能够各施所长、互补所短,共同承担起实现当今武术多种价值目标的重任。"大武术观"理念的确立无论是对于传承、传播武术的主体———武术人,还是对于制定武术发展战略的管理部门,都是一种时代要求下必须具有的"武术观",是实现武术多种价值目标在人的观念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以"武舞结合"为载体,通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的研究、改革、实践,在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和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苏省实施“体教结合”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性建议,旨在为教练员队伍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教学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手段和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武术教学中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实际、作业条件等来确定教材的运用,每一种教法对完成教学任务都有特殊的作用。但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常面临的普遍问题是:教学时数少、课程时问短、学生人数过多等,对于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来说,传统的一般性讲解示范及分解教法、集体练习法等都很难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完整地掌握武术动作的要点及完整套路。由此,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武术套路教学的经历和感受,对时下谈论较多,尝试后效果明显,但实际在教学中运用较少的攻防演练意识教学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动作节奏与意境的演练是优秀武术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在演练技能和技术水平上的本质区别,而动作节奏与意境演练水平的提高必须通过坚持不断的进行专项技术练习和理论知识的指导。文章通过对节奏与意境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贡献:对节奏的哲学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节奏的定义已经从抽象层次到达理论层次;对节奏与其他演练因素如,速度、劲力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论述;开始注重对武术心理的作用进行的研究;对武术美学对节奏表现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已有研究对陈式太极拳动作节奏的演练进行论述。(2)不足之处:除了武术高水平运动员外的一般水平武术运动员偏重于研究武术理论方面并且大多数理论成果只是游走在武术的浅表部分;对具体的武术动作演练缺乏有效的、具体的指导性;缺乏对专项技术、动作节奏、审美与心理作用间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高校女生武术套路教学中的情绪调控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情绪在高校女生武术套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调控情绪的主要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