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韩冰 《青年记者》2009,(14):26-26
对新闻稿件中的差错立足于“辨”的意思是:分辨,从而做出判断。一篇稿件放在案头,编辑从哪些方面做出是否有差错的判断呢?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辨舆论导向,二是辨文字差错。  相似文献   

2.
对新闻稿件中的差错立足于"辨"的意思是:分辨,从而做出判断.一篇稿件放在案头,编辑从哪些方面做出是否有差错的判断呢?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辨舆论导向,二是辨文字差错.  相似文献   

3.
校对的"察"与"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是校对主体对校样差错“察”与“断”的结合。“断”是“察”的结果,“察”是“断”的前提。“察”就是在校对差错时善于察其源,观其形,识其义,辨其音。  相似文献   

4.
张永强 《新闻窗》2012,(5):69-70
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加大了对期刊编校质量的管理,从每年对有关报刊检查的结果来看,报刊的编校质量堪忧,尤其是新闻类稿件中的差错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读者戏称为“无错不成刊”。这些稿件中的差错是纷繁复杂,既有文字性差错、技术性差错,也有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等等。这些差错中的显性差错一般比较容易辨识,而隐性差错似是而非,辩识难度相对要大。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培育世界一流期刊背景下,中医药期刊作为传统领域具有特色的刊物,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是山东省高校主办的唯一中医药学报类科技期刊,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工作方针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中医类期刊的办刊目的,坚守办刊初心,自2016年以来依托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将传播推广名老中医专家经验及经典名方的现代应用作为办刊的重点之一,先后开设了“创校元老学术经验撷英”“《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研究”“营卫理论与临床研究”等专栏,为促进名老中医经验继承传播、拓展经典理论学习与临床应用、加强中医药理论建设、彰显中医药学科特色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立新 《青年记者》2012,(19):16-18
“无错不成报”,从报纸诞生之日起,差错就如影随形,成为报人千方百计克服的“顽症”,编辑因而也就有了“把关人”的称谓. 质量是报纸的生命,差错乃办报之大忌.如何防堵差错,切实履行好“把关人”职责,除了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探寻差错产生的一般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发现并纠正差错.  相似文献   

7.
新闻审读中存不存在“第一感觉”?回答是肯定的.在有限时间内,要尽可能地消灭差错,尤其是杜绝重大差错,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把握“节点差错”;二是要抓“第一感觉”.  相似文献   

8.
报纸差错大致可分为政治性差错、政策性差错和技术性差错三大类,其中最常见的还是技术性差错。在技术性差错中文字差错又占较高的比例。这种现象在地方报纸中存在,在中央一些颇有名气的大报上也时有所见。因此,讨如何减少报纸差错特别是文字差错这个报界的“永恒话题”,实有必要经常提醒,引起报界同仁的重视。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要减少报纸文字差错,首先要提高报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当前,“无错不成报”或“无报没有错”似乎已成为司空见惯之事,这恐怕与报界一些人说起来重视、做起来忽视,以为报纸出些差错特别…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作为中医药院校,传播中医文化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全校师生都应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开展中医经典阅读推广活动能够增加学生的中医药知识储备、提高中医药技能,促进中医传承发展和中医经典文化传播,为同学们表达对中医药文化的热情、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风采提供舞台。1 案例背景河北省是中医药资源大省,也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和发展地。  相似文献   

10.
报纸上出现差错发更正的后边,往往有“特致歉”或“向读者致歉”的字样.这样的“致歉”,向读者表达虚心歉意不安,态度好,读者谅解,也增加了对报纸消灭差错的信心.谁知有的报纸,隔段时间一个“致歉”,次数比较频繁,有的后边“致歉”的差错程度超过前边.这样的“致歉”,读者不接受吧,报纸已经公开“抱歉”,接受吧,好像还有点看法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中医期刊中几个常见误用的字词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丛  陈嘉 《编辑学报》2009,21(4):318-319
结合中医期刊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实例,从字、词方面分析中医期刊中常见的3个错别字和2组易混淆的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中医药临床文献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在中医药临床文献分析中的应用,指出采用中医专家和数据挖掘专家密切协作挖掘中医药数据,不仅可以从理论和临床上解决中医药的难点,还可能是未来挖掘和利用中医药知识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的姓氏具有姓氏数量相对于总人口的比例严重短缺、各汉字姓氏在人口中的实际分布严重失衡、取名用字高度集中等特点。在中文编目规范控制过程中对中国个人名称标目进行区分尤为重要。中国个人名称标目的区分问题包括对古代个人名称和现代个人名称标目形式的问题;标目附加成分选取标准的控制原则、附加成分类型的划分和属性的分析等。将文献计量学的概念引入规范控制研究领域,会进一步丰富编目规则修订工作的信息来源,有助于拓展规范控制的研究领域。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4.
在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汉字作为文明传承的信息载体 ,不仅传播了语言信息 ,而且传播了汉民族历史文化等诸多信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探索汉字 ,可以发现汉字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 ,而且蕴含着人性化的内涵 ,蕴藏着当代图像传播的许多生动有趣的特征。深入探讨汉字传播信息的方法、模式、规律、功能 ,将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关于提高中医药期刊影响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苏萍  黄丰  陈成东 《编辑学报》2009,21(2):141-143
就提高中医药期刊影响力作了如下思考:突出中医特色,拓展中医优势;举办高层论坛,发挥名人效应;依托中医药学会,扩大期刊影响;利用大众媒体,宣传中医药期刊;增加英文信息,扩大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张培富  刘洋 《编辑学报》2017,29(1):23-26
近代中医期刊勃兴,作为中医传播的媒介,学术交流的渠道和“中西医论战”的平台,中医期刊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代中医期刊中大量文章在保持完全不变,或稍加调整的情况下,在不同期刊甚至同一期刊上反复刊载,且文章和作者数量都远胜于当代.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法律制度、学术体制有关,这实质上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特殊的中医学术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8.
黄健  郭丽娃 《编辑学报》2002,14(4):241-243
20世纪我国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可分为5个时期:1)20世纪上半叶(1904-1949),先后出版的中医药期刊有400余种,初步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期刊的某些特征;2)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革"前(1950-1965),中医药期刊由医学社团、个人创办逐渐转变为政府行为,同时出现了早期的学报类中医药期刊;3)"文革"时期(1966-1976),中医药期刊在艰难中生存与发展;4)改革开放初期(1976-1989),学报类中医药期刊全面起步,中西医结合类及专科类中医药期刊崛起;5)90年代以后的中医药期刊(1990-),其发展的明显特征为临床研究文献水平的整体改进及标准化、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蒋丽  沙莎 《编辑学报》2022,(5):488-493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作为弘扬发展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药期刊的地位和作用亟待加强。本文结合文化自信的战略视角,从3个方面分析了中医药期刊的价值作用和时代使命: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传递科学理念;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健康中国。提出了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中医药期刊的发展路径:以文化自信为内核,引领世界一流中医药科技期刊建设;以特色优势为抓手,推动中医药文化理念有效传播;以人才培养为保障,强基固本增强期刊核心竞争力;以创新评价体系为突破口,推动中医药期刊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编辑视角看中医药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对中医药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影响中医药学术话语能力的提升。中医药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宜从2个角度入手:一为确证角度,是一种以科学语言为基础的通识性表述,是突破中医药与其他学科进行学术沟通瓶颈的手段;二为辨证角度,是中医药增强学术自信的灵魂,是构建中医话语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