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同时通过对藏族学生性格特征及学习习惯的深入观察,首次提出"语言疲劳"的概念,认为语言疲劳现象是藏族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最大根源。针对"语言疲劳"现象,文章初步探索了如何通过激发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克服"语言疲劳"现象,进而消除由此而引发的藏族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邓敏 《知识窗》2013,(3):42-4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笔者不禁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也能像春雨那样,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呢?逻辑性、条理性、准确性和启发性强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十分重要,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顾问的教师,要有效地与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和情感等信息的沟通,化解教学难点.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保持学习兴趣.就必须合理与巧妙地使用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3.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专业课,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就"C语言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做相应改进,并在实践教学中获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小荣 《内江科技》2010,31(11):183-183,157
现在中职学校部分计算机专业仍然开设有C语言课程,但由于C语言内容抽象、枯燥,中职学生基础薄弱,使得C语言的教学有一定难度。如何使中职学生也能学好C语言这门课,本文就作者这两年的探索,阐述了采用"抛锚式教学法"组织C语言的课堂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红兰 《知识窗》2013,(16):36-37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艺术应是一个有序的整体。仅就课堂教学艺术而言,它既要有"凤头"——引人注目、令人神往的新课导入;又要有"牛肚"——自然灵活的课堂提问、简洁生动的教学语言、美观大方的板书设计、和谐热烈的课堂讨论、画龙点睛的习题训练;还要有"豹尾"——收束有力、灵活多样的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广泛运用于某一章节的新课授完后,  相似文献   

6.
古丹  袁继红 《科教文汇》2013,(23):82-82,84
本文探索将学习策略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与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的语言学习者"。  相似文献   

7.
赵元峰 《科教文汇》2010,(27):78-79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提到"命令"、"编程"大家就感到头痛、枯燥、乏味。其实,Logo语言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它采用儿童十分喜爱的积木拼图的方式,通过海龟绘图来学习编制程序的一般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何雪芳 《科教文汇》2012,(10):59-59,80
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和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需求,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就激发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内容、改善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与实践,力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能力,希望能对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的探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崇 《科教文汇》2012,(19):135-136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明确将"文化兴国"方针提上日程,并且如今外语教学也迎来了新的转型期,培养目标从对语言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转向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因而外语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将文化教学导入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是值得探索的新课题。本文主要从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需要、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的需要,交际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为了使跨文化交际圆满成功,外语学习者就必须学习一些与目的语相关的文化和语用方面的知识。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不在于语法和句子结构的正确与否,而在于语言使用的得体性与合适性。本文对外语学习者所使用的语言变体——过渡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张伟 《科教文汇》2014,(16):133-134
本文根据我国英语学习及教育现状,通过对输入、转化与输出三个阶段在英语语言教学及学习中的作用及地位的分析,指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及学生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及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龚小凤 《科教文汇》2020,(14):128-129
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媒介,准确、艺术的教学语言能更好地传递信息,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桥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语言关乎学生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培养。高效的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能有效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探究,启发学生展开多元思考,发展多种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杨光 《科教文汇》2020,(6):163-165
本文尝试从分析小学歌唱教学现状出发,通过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对于歌唱表现力减弱的问题,提出在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运用手语的方式来表演歌曲,并以花城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为例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和总结手语教学在提高学生歌唱表现力上的运用手段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吴丽莉 《科教文汇》2014,(23):196-196
小学语文是开始正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对汉语的认知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的最佳时期。通过语文学习,不仅能够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还能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此外,语文学习也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基础。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但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欠佳,影响教学质量。文章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进行研究,旨在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现在.有的语文老师平时不读教育书籍和杂志、不上网搜寻教育资源,仅凭借着教参、教案上现成的答案.硬是把一篇篇美文变成了“怪物”.从而使语文课堂缺失了“引力”。为招魂“引力”就要做到用自己的最爱来召唤学生的喜爱;用自己的专业魅力,抓住学生的向学之心;让自己的教学变成研究.提升自己的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16.
胡华德 《科教文汇》2011,(11):79-79
本文主要探讨电影欣赏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即将多媒体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和媒体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语言习得的过程亦无法脱离文化习得。传统语言文化教学二元论已无法满足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这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回顾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以语言文化教学融合观为理论依据,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合二为一的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8.
周利  杨丹 《科教文汇》2012,(11):117-118
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心理学发展的产物,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的分类、大学英语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并旨在提出研究大学英语学习策略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爽 《大众科技》2013,(7):176-177,187
从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现实状况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产学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等多方面来探讨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此激发学生学习C语言的兴趣,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 language teaching become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before, and many universities and classroom teachers are active to exploret he most efficient and effective methodology to teach languages to achieve a desirable result. When they seek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anguage teaching, they often research teaching methodologies by referring to general theories about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etical bases and teachers‘ hands-out experience have informed methodologies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methods of language teaching have been improved with the developments about linguistics,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But there is a question which extent the information that theory has made available can be used to explor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of the relevance of theory to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