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职院校校训精神的“守”与“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校训精神是高职院校独立办学思想和特有精神追求的集中阐释.加强校训精神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校训在其自身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经历“守”与“变”的过程.文章从高职院校校训的内涵与功能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校训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在守与变中培育高职院校的校训精神.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校训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训是学校着意建树的应然之风,体现了一种办学追求和办学理想,因而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校训经过世代传承,最终可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大学风气和精神。根据统计,在2006—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立项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百所高职)中,有98所院校制订了校训,只有两所院校的校训或在征集中,或尚未制定。这表明,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校训建设,校训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3.
从校训概念的定义、特征和作用入手,可以看出校训拟制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独特性、思想性、稳定性的特点。通过对200所全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校训的调查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在校训的表述内容、表述形式方面呈现出单一、雷同、缺乏个性的特点。基于此,高职院校对校训问题应树立正确态度,慎重拟制出具有个性化的校训。  相似文献   

4.
校训,是大学精神之所在。高校的校训对培育校园文化、引领正确的价值观等有着特殊意义。对校训的来源进行阐述,结合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对校训进行新的定义,并且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三风”——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实际情况,以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校训对高校、社会和国家多方面的重要功能,以期高职院校能够重视以校训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属性和社会属性,校训作为一所高职院校的特殊文化资源,同样具备职业性和社会性的特征.高职院校的校训具有凝聚人心、激励促进、价值引领、约束规范、教育完善、传播辐射等功能和作用,传承好学校的校训,需要充分发挥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突破阻碍其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实现文化育人与教学、科研等育人工作的相互融通.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有需要才能生存、发挥职能与谋求生存有着质的区别、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全部职能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生存之本";讨论了加强对高职院校内部社会服务的研究、突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特色、注重社会服务的全方位性和直接参与性等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仲文婷 《职教通讯》2017,(29):64-69
网络社会信息泛滥、宣传者任务更加艰巨、受众更易受到信息煽动、宣传方式巨大差异等社会现状,对高职院校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产生了极大挑战,通过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面对新媒体冲击需要坚守的原则,强调"三个重视"创新宣传工作理念,推进"三个转变"创新宣传工作思路,提升"三个力度"创新宣传工作机制,为高职院校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宣传工作提供启示和裨益。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检验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中,应遵循"技能人才供求状况"、"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三个依据,并按照相应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育研究》2017,(3):19-24
身份是个体社会等级地位的标识,具有结构性和建构性双重特征。反思高职院校教师的身份,激发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源性动力,能促进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身份经历了学官、技艺人和单位人三个阶段,这些身份反映了他们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和文化形象。针对当下高职院校教师在建构性和结构性身份上的危机,需要从作为人的存在和社会规范的存在两个方面重构高职院校教师的身份,塑造其"经济人""社会人""技术技能人"三种身份标识,并通过建构实践文化、反思文化和服务文化,固化高职院校教师的结构性和建构性身份。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高素质技能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符合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要求。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化向内涵建设转变,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解决在"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影响其内涵发展的问题:高职院校对"三师型"教师培养认识不足、缺乏"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尤其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验,职业指导能力不足。在详细分析这些困难的基础上,提出如何促进"三师型"教师内涵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校训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校训文化的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此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对如何营造具有较强育人功能的校训文化氛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课程德育发挥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德育作用,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对"三全育人"理论的践行。课程德育的开展需要培养专业教师的课程德育意识,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挖掘课程内含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德育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双高计划"是教育部推出的旨在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计划,但从哪些角度入手才能实现这一建设目标,是进入"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普遍感到迷惘的。这是因为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进入了发展的平台期。要突破平台期,高职院校需要在思路上跳出"增强自身办学实力"的思维局限,主要围绕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难点进行建设。这里有三个关键性建设任务需要关注,即以应用技术学科建设为依托回答高职教育的知识论基础问题,以教学内容标准与教材开发为抓手深度推进能力本位课程建设,以细化企业教学实施环节为核心推动校企合作的育人功能落地。  相似文献   

14.
兼职教师既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力量.文章指出了兼职教师对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引进来"、"用得上"、"留得住"三个方面提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培养"双师型"教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实现院校学分制管理的改革目标。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以下必要性:一是树立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建立现代教学观的需要:二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三是高职院校对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四是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高职院校校训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引起学者的重视。本文选取南京地区17所高职院校校训,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特点并试图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羌毅  徐胜  李博 《教育与职业》2021,996(20):103-107
办好"具有适应性的高职教育"是高职院校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要解决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水平不高、个性化定制发展受阻、区域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不适应性问题,需要在"自由学期制"教育管理模式创新下,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深化院校治理三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培育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深化合作,从"三个宣传"、"三个活动"、"三个机制"三方面培育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三教"改革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有力措施,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保障.依托"三教"改革三个维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中进行探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校训是学校文化中的核心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校训,能够引起师生员工的共鸣,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效地激发师生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利用校训的挖掘、凝练、宣传、践行等一系列载体,积极发挥校训在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