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等学校的历史教学普遍存在着教材多,容量大,进度快的问题。加之教不得法,因而使学生感到历史课难学,学习历史课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有的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没有动脑思考的机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试行了师生共同概括教材内容,找信号,制图示,拟提纲,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脱胎于《综合程序教学法》与《纲要信号教学法》又注入了我们地区历史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新方法。暂称《图示启发教学法》。我们认为,《综合程序教学法》,在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历史事件的能力方面有其可取之处。但它不能发挥历史课思想感染力强的优势,而且  相似文献   

2.
初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课本)令人感到耳目一新,得心应手,如何充分利用课本,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又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3.
英语联想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英语联想教学法正是适应这种要求所做出的一种尝试。它通过相关、类似、对比联想来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记忆与运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主动思维及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正> 华东师大教育科学院李嘉音教授评价程序启发教学实验,“是运用现代教学论的规律和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反馈原理)而进行的一项有活力的试验。1989年我在高一年级进行高中化学程序启发教学实验,现已完成一轮(3年)。经测评,实验班和对比班化学成绩(平均分)由分班时的无显著差异达到显著差异;优秀率实验班是对比班的1.86倍(分班时无差别);1991年两班共3人参加全国高三年级化学竞赛,实验班1人获奖,对比班无人获奖。实验证明,程序启发教学是有生命力的,教材是可行的,受到学生欢迎,成果也是明显的。 1.实验的指导思想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指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而学生自动获取知识、学会“怎样学习”的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十分注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金钥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2.程序启发教学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人常说,经济有法则,艺术有门道,教学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而外语教学法则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与哲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邻近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纵观外语教学法各流派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及其基本特点,其主要流派按其产生和发展顺序可分为...  相似文献   

6.
纵观外语教学法各流派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及其基本特点,其主要流派按其产生和发展顺序可分为语法翻译法、直接法、自觉对比法、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认知法和功能法。各种外语教学法流派并不因为产生了新的流派而自行消失,而是互相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体系。 继续探索新的外语教学方法体系是当前外语教学法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方面,语言学家和教学法家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探索新的外语教学法体系,另一方面,心理学家和教学法家也主要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新的外语教学法体系。近年来,相继产生了一些新的方法体系,主要有沉默法、咨询法和暗示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博采众家之长,对启发——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一定的基本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解题能力。近一年来,我在这方面做了一点探讨,做法是: 一、根据条件,联想条件外的条件在分数应用题中,一般都是给出两个已知条件,即,一个已知量是整体“1”,  相似文献   

8.
联想能显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兴趣;启发学生联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加强发散性提问,选准求异点,引导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善于在实践中培养和升华自己的好奇;使学生由观众变成主角,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活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发挥.  相似文献   

9.
启发联想思维 注意联想归纳张云高联想思维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学习活动。人类最初的象形文字,人类最早的简单工具,以及后来的科学进步、发明创造都可以说是与联想思维分不开的。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如何启发学生运用联想思维呢?我们可以依抿所学知...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们掌握的文字和语言知识比较少,另一方面主要是缺少实践,缺少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和把自己的感受记叙下来的欲望。因此,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去培养和启发  相似文献   

11.
联想是创造力的源泉,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前奏。在教学中根据课文情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并适时地提出疑问,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创新思维的熏陶,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抓住联想和质疑这两个关键环节。  一、运用联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就课文的结果进行联想,展开讨论。例如,教学《小…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善于探究除常规方法之外全新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推广能力.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智力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慧,而不是储备记忆,在于造就智力的探索者,而不仅博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抓住一些机会,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积极联想,既培养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因素,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致力于语感的培养。几年来我参加了“教学与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研究”的课题实验教学。我们以联想方法为主组织课文教学(主要是指阅读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语言文字及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发展形象思维,扎扎实实地提高语感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低、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如:在教学九义教材第一册第五课《小竹排在画中游》,我根据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只注意事物的表面现象的特点,注意让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例如在讲到“树木”一词,我这样设计提问:“许许多多的树,我们叫树木。一棵树叫不叫树木?”学生根据老师给的定义,理解了“树木”这个词的含义,准确回答了问题。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联想,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描写的情景:“这些树一棵挨一棵,书上用了哪个词来写它们?”学生回答:“密。”我又问:“像这样密密麻麻的树,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美是一个系统。大千世界各式各样的美彼此联系,构成一个和谐的美的世界。人们不难发现一个个孤立的美,但对各类美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内在联系,则需较高的审美鉴赏力才能发观。教师美育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启发学生去联想。 比如,大自然孕育了人类,把大自然比作人类母亲自不必多说。但这不仅仅是一种观念,起伏高低的山峦犹若年轻母亲柔美的身躯,葱翠的植被则是她俊美的秀发,这类景观许多地方都可见到。著名的瑞士少女峰则被认为是阿尔卑斯山  相似文献   

15.
16.
莫彭龄教授所著《成语联想教学法初探》,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内容上的丰富性,操作上的实用性以及表达上的严谨性和晓畅性。这是他“十年磨一剑”的重要成果,也是成语文化研究的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教学改革中,人们谈到改变灌输式,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时,往往引述列宁关于灌输的论断。灌输这个论断是在列宁的《怎么办?》一书的一个论断中提出的,即:工人不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有时引述的意思使人对灌偷和启发大有绝对对立之感。好象列宁在教学方法上不同意启发而主张灌输似的。我认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重要的一环。本文拟将作文教学中启发学生联想的方法概述如下: 1.形似法。即根据一事物与另一事物在外表形象上的相似之点,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的方法。如指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以后,让学生想象美人蕉  相似文献   

19.
王永新 《化学教学》2004,(12):23-25
本文着重阐述了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内在结构及其运用,提出了化学课堂观的“五维思想”,具体描述了每维因子的主要功能和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丰富的联想是认识飞跃的关键,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深层想象,是衡量一个学生智力高下的重要标志之一。郭沫若说过,幻想不要让诗人独占了,科学家也要大胆幻想。文学创作需要想象无疑,同样,对学生习作也需要想象能力。有位教师给学生提供以下学过的语文片断,以此打开联想的缺口,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一、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夏衍《包身工》) 二、原来这里就是王昭君的诞生地香溪。它一下子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名妃尚有村。”(刘白羽《长江三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