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开学才几天,讲台上就有了好几支铅笔。我问学生:“谁丢铅笔了?”没有人回答;我又问:“这支.红艳艳的,上海三星牌的,谁的?”小朋友你看我.我看你,都很迷茫;我再举起另一支:“这支,刚卷了个头,几乎还是新的,谁的?”最后,我举起另一支:“这支.还是绘图铅笔呢,是漂亮的绿色,谁的?”依旧没有回答.小朋友们都瞪着无辜的眼睛瞧着我……  相似文献   

2.
师者的责任     
曾听说北京有位丁榕老师,当她的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钢笔后,她没有指责,而是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个学生,并语重心长地时那个学生说:“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送给你。我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悄悄送回去。”几十年后,小有建树的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在老师面前对孩子说:“没有了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  相似文献   

3.
学会宽容     
北京有位丁榕老师,她的一个学生拿走了同桌的钢笔,当时她没有责难,也没有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并对他说:“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悄悄送回去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  相似文献   

4.
打连翘     
正上四年级了,别的孩子都开始用钢笔写字,而我还在用铅笔。有一天,我向母亲提出买一支钢笔。母亲却沉默不语。要知道,买一支钢笔要花掉一元多钱。而这个数字,对我这个家庭来说,却难以拿出来。我见母亲没有答应,眼睛里含满了泪花。妹妹在一旁看在眼里,咬着自己的辫子,没有说话。妹妹比我小两岁。妹妹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却没有让妹妹上学。妹妹还小,不能挣工分,只得在家里打猪草、拾柴、放羊。妹妹  相似文献   

5.
我不用开票     
今天,我去商场买笔。由于是星期天,来这儿挑文具的人特别多。我直奔卖钢笔的货架,挑选我喜欢的笔。这时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与一个中年男人来到了文具部。女孩穿着时髦,浓妆艳抹,招来不少顾客的眼光。女孩突然拉住男人的手,娇滴滴地说:“爸爸,我要一支笔。”“爸爸单位有的是,明天给你拿几支来!”“我不要,你拿来的都是一些水货笔。我要一支钢笔,一支好钢笔!人家张丽用的笔40多块钱呢!”女孩的爸爸讨好说:“买买买,这些钢笔任你选!”女孩满意地笑了,飞快地跑到钢笔架旁,挑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一支金黄色的笔兴奋地说:“就这个。”我用眼睛瞥…  相似文献   

6.
第一支钢笔     
它是黑色的,笔身粗大,外观笨拙。全裸的笔尖,旋拧的笔帽,笔囊内没有夹管。吸墨水时,捏一下,鼓起缓慢;墨水吸得太足时,写字常常“呕吐”,弄脏纸和手。我使用它,已经20多年了。笔尖劈过,断过,被我磨齐了,也磨短了。笔道很粗,写一个笔画多的字,大稿纸的2个格子也容不下。如今,已不能再用它写作,只能写便笺或信封。 它是我使用的第一支钢笔,母亲给我买的。那一年,我升入小学五年级。学校规定,每星期有两堂钢笔字课。有些作业,老师要求学生必须用钢笔完成。每个同学都有了一支崭新的钢笔,有的同学甚至有2支。我却没有钢笔可用,连旧的也没有。我只有蘸水钢笔,每次完成钢笔作业,右手总被墨水染蓝,染蓝了的手又将作业本弄脏。我常因此而感到委屈,做梦都想得到一支崭新的钢笔。  相似文献   

7.
温柔的批评     
马卡连柯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富有人情味的和风细雨式的批评蕴涵着教师胸怀的博大和境界的崇高,同时也能体现出教育的真谛———以人为本,润物无声。让我们来看看中外教育家们是怎样运用这种温柔的批评的吧!一支钢笔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家”的霍懋征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她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时,一次她班上的一个男生拿了同桌的钢笔。霍老师知道后没有责难,也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个学生。并对他说:“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  相似文献   

8.
温柔的批评     
马卡连柯说 :“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 ,更应是一种艺术 ,一种智慧。”富有人情味的和风细雨似的批评蕴含着教师人性的博大和境界的崇高 ,体现了教育的真谛———以人为本 ,润物无声。让我们看看中外教育家们是怎样运用这种批评的吧!一支笔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家”霍懋征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 :她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时 ,一次她班上的一个男生拿了同桌的钢笔 ,霍老师知道后没有责难 ,也没有声色俱厉的批评 ,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 :“我知道你喜欢钢笔 ,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 ,趁别人不注意 ,…  相似文献   

9.
“你们知道什么是悲剧吗?”眼镜叔叔问。他的眼睛有些红,可能是夜里没有睡好的缘故。“当然知道。”圆圆说,“上次我和妈妈看到一辆汽车把人撞了,我妈妈说这是一个悲剧。”“是呀,这当然是一个悲剧。你们上街一定要小心。”眼镜叔叔说,“不过,我说的悲剧和你们说的可不是一码事。我说的悲剧是一种艺术形式,表演给人们看的,而不是生活中的真事。”“有一次,”方方说,“我妈妈看电视,看着看着就哭了。她说电视上演的是悲剧。”眼镜叔叔笑了:“这有些接近了。我们一般把结局比较悲惨的电影电视也称作悲剧。。缘看悲一剧一中着一。…  相似文献   

10.
钢笔风波     
今天,同桌辛照娜兴致勃勃地来到学校,还没有把书包放下,就着急地对我说:“我叔叔去外地出差,特意从一个名笔店精挑细选买回一支钢笔,可好用了。”说着,她从书包里拿出一只外形普通的钢笔对我说:“你别看它外形没什么特别,可用处却大得很呢!拔掉盖是钢笔,把尾部一拧就变成可以用橡皮擦掉字迹的油笔,把笔帽一拉还可以当教鞭。”我见了这只钢笔,就爱不释手。我一会儿在纸上写写,一会儿又装做老师给她讲课。辛照娜见了,对我说:“因为这支笔很容易坏,坏了就不容易修好,所以你可千万别掉在地上了。”她的话音刚落,只听“啪”的一声,我一失手,把笔掉在了地上。她一看急了,说“我一再对你说,不要掉在地上,你看,教鞭摔断了,钢笔头也弄进去了。”说着,她心疼地捡起钢笔,伤心地哭了起来。我不但没有向她道歉,反而说:“不就是一支钢笔吗?再说我又不是故意的。”“谁叫你不小心?”她听  相似文献   

11.
变身台灯     
<正>“嗨,台灯,早上好!”尺子揉着他那双大大的眼睛,向我热情地打着招呼。天哪!尺子会说话了?快溜!可我动不了……我的脚呢?脚居然不见了。我又急忙找我的手,手也不见了。只见我的头成了灯罩,身体成了灯杆儿,脚成了灯座,就连脚趾都变成了台灯的开关按钮……“你知道吗?我的铅笔朋友被小主人从腰部折断了,他伤心极了!”钢笔说。“是啊,小主人还用那支铅笔在我身上乱涂乱画。  相似文献   

12.
片断:出示例1:六年级四个班举行庆“六一”歌咏比赛,准备设一等奖4名,奖钢笔1支,二等奖若干,奖笔记本一本。小帅拿一笔钱去购买奖品,没有剩余。小帅知道,这笔钱如果单买笔记本能买18本,单买钢笔能买12支。根据以上信息,你们知道二等奖设有多少名吗?(生相互切磋后,汇报。)生1:根据以上信息,买4支钢笔,剩下的钱全部买笔记本,只要知道笔记本的本数就能知道获二等奖的人数。我是这样解决的:假设小帅拿去108元,笔记本每本价钱为108÷18=6(元),钢笔每支的价钱为108÷12=9(元),先买4支钢笔用去9×4=36(元),还剩下108-36=72(元),72元买笔记本能买72…  相似文献   

13.
温柔的批评     
读了《江苏教育》2005年2B上面的文章《用美德占据灵魂》感触颇多。学生犯错误之后,教师应该怎么去批评教育? 被誉为“中国当代教育家”的霍懋征老师讲过这样一件事:她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时,一次,班上一个男生拿了同桌的钢笔, 霍老师知道后没有责难,也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人家的东西你肯定不会要,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送回去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在霍老师面前对孩子说:“没有霍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  相似文献   

14.
追而不查     
一天,我在教室里填表,随手拿起讲桌上的钢笔准备填写,打开之后我吃了一惊,钢笔头不见了。我抬头看了看正在写作业的同学们,没有声张,又把笔帽盖上,放回原处。这是谁干的呢?我观察着每一个孩子,没有找到可疑的对象。五元一支的钢笔并不贵,但这种现象决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5.
幽默与漫画     
认领某班有一男生,很爱占小便宜。一天,邻班的一个女生捡了一支钢笔,在宿舍门前贴出了一张失物认领的启事。于是这个男生就冒充失主去认领:“这支钢笔是我丢的……”“这支钢笔可是……”女生红着脸说,“是我在女厕所捡的啊!”  相似文献   

16.
<正>一支钢笔学校小卖部的老师带着江某某来到办公室,那老师说他,趁服务员不注意的时候拿了小卖部的钢笔,让我一定要严肃地处理这件事情。听完那老师的告状,转头看看那可怜的小东西,只见他,喉头蠕动,双肩在剧烈地抖动起来。我示意让他走到我跟前。他拖着沉重的脚步来的我身旁。我抽出纸巾,轻轻地拭去眼泪,开始与他一番长谈。谈话中知道了他的家境,知道他是没钱而无法买一支像样的钢笔。第二天我在他的课桌里送上了崭新的钢笔并写上了我的祝福。那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他亲手制作的贺卡,里面的贺词是这样的:谢谢您那份特殊的爱,特别  相似文献   

17.
对于童心未泯的孩子,我们的每一次信任和宽容,都可能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北京有位丁榕老师,当年她发现一个学生拿走了同桌的钢笔,当时她没有责难,也没有批评,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位学生,并对他说:“我知道你喜欢钢笔,这支钢笔就送给你。我也知道你肯定不会要人家的东西,趁别人不注意,你一定会悄悄送回去的。”几十年后,这位学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老师,一进门就跪在丁老师面前对孩子说:“没有丁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对于学生的缺点,难…  相似文献   

18.
尊严     
《同学少年》2013,(5):42-43
一支派克笔 20世纪50年代,一个美国记者在采访时任总理周恩来时,看到总理桌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个记者便用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总理阁下也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吗?"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本不想收,但朝鲜朋友说,这是抗美战利品,要我留下做个纪念.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听后,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19.
有一件事,虽过去了很久,但至今印象仍很深。我刚上三年级,妈妈就给我买了一支新钢笔。这支笔非常好使,笔杆上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可是,只用了一个星期,我就把它弄丢了。我也没当回事,心想,反正可以让妈妈再买一支。20回家后,我把丢钢笔的事说了,没想到妈妈非常严肃地说:“你自己想办法,不要指望妈妈来解决问题。”我一听急了,明天第一节就是语文课,没有钢笔怎么写字?我只好央求妈妈再买支新的,谁知妈妈坚持要我自己想办法。我把家里翻遍了,也没找到一支能用的钢笔。我这才认真起来,诚恳地答应妈妈明天到校园再找一找,还保证要听一听学校广…  相似文献   

20.
确曾见过     
法官指着做案凶器问被告:“你见过这支枪吗?”“没有,先生。”被告答道。法官又问了几遍,被告仍说没见过。法官只好宣布休庭。第二天,法官又继续审问被告:“你见过这支枪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