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探春言谈机敏、办事果敢、聪明大方,是一位具有丰富性格的女性。作为《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在得到人们赞美和欣赏的同时,也受到类似"无情"、"封建卫道士"这样的批评,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本文旨在对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贾探春研究作一个总体回顾,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探春作为《红楼梦》中一位卓尔不群人物,深受曹雪芹的钟爱。她在成立诗社、争取女权、理家治家、反对抄检等方面显示出爽朗、大气、冷静、机敏、自尊自强的性格,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体现出探春是一位有才能、有理想、有抱负、有志向的女性,充分体现了她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独特气质。  相似文献   

3.
探春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一,也是曹雪芹所偏爱的人物形象之一。文章对探春这一人物进行了分析,认为她是一位秀外慧中、有胆有识的杰出女性,她是封建嫡庶制度的受害者,一方面自强不息,一方面矫情处世,倒向嫡系一方,希望当权者能对自己的婚姻正面干预,从而摆脱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探春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典型人物,在大观园里又是个与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并列的第一流人物,也是荣宁二府女性中一位秀外慧中、有胆有识的杰出人物。她的结社、理家、怒反抄检等一系列果敢行为以及日常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不得不使人们对她刮目相看。她也是作者极力塑造的比较偏爱的闺中女儿,贾家姐妹中的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5.
生态女性主义结合了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强调自然和女性都不应处于被支配地位。狄金森是一位19世纪伟大的美国女诗人,她的诗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幸福生活与自由和平的向往。而李清照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词人,她通过赞美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展现出勇于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特女性气质。本文首先分析比较了狄金森与李清照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然后进一步探讨了这两位女性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探春作为贾家女儿的佼佼者,其悲剧有其独特的特点.她的庶出身份导致了与生母的畸形关系,她的高才大志在末世现实中无法施展,最后终于无力摆脱远嫁的命运.探春的悲剧是当时残酷的封建等级、宗法制度造成的,是一出典型的社会悲剧、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7.
探春是《红楼梦》中颇具个性的一个女性形象,作为出生于贾府这样一个钟鸣鼎食的封建大家庭之贵族小姐,她锦衣玉食,优悠有加;但她亦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或说先天不足,那就是她的庶出的身份.这使她非常敏感,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而《红楼梦》第五十五、五十六两回关于探春帮助李纨料理荣国府的描写、可谓神来之笔.王熙凤因常年劳累,操心过度,再加上贾府年事忙碌,这位一向“自恃强壮”的二奶奶终于倒下了.王夫人只好命大奶奶李纨接管凤姐差事,暂时代理府中诸事.偏偏这位大奶奶是菩萨心肠,“尚德不尚才”,王夫人不放心,于是又让探春协助李纨、共同料理荣  相似文献   

8.
论探春     
在<红楼梦>贾府四姐妹中,三姑娘探春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人物.她的地位,在"金陵十二钗"中仅次于黛玉、宝钗、凤姐,而居于第四位.探春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个正派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留学生》2013,(3):8-8
作为一名中国的职业外交官,傅莹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驻大国女大使,也是继龚澎、王海容之后,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女性副部级外交官,以善于沟通著称。 在任驻英大使前,傅莹曾担任驻澳大利亚大使,在其离任赴英之际,澳洲外长唐纳就曾赞美她:“傅莹女士是最有魅力的外交官,她是中国利益的有效倡导者以及一名很具有竞争性的高尔夫球手。”与这句赞美相匹配的是:在傅莹担任大使期间,中澳两国贸易额增长了近143%。  相似文献   

10.
赫罗斯维塔,10世纪萨克森盖德海姆修女院的一名修女.一生中,写了六部戏剧,并被后人誉为千年以来第一个知名的女性剧作家.在戏剧创作过程中,她虽效仿了古罗马戏剧家泰伦斯的写作风格,但又有所创新.她大力宣扬基督的仁善,有意识地重塑女性形象,赞美女性的勇敢、贞洁与智慧.虽然她的戏剧没有公演,但对后世的影响颇大.  相似文献   

11.
探春是《红楼梦》中颇富才情的一位贵族少女 ,作者在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倾注了许多心血 ,对它寄予了“补天”的希望 ,以此表达自己的理想。但作为贾府三小姐的她 ,却有着先天不足的庶出身份 ,这使她敏感、自卑 ,且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本文主要结合探春协理荣国府的相关描写 ,探讨这位贵族少女的悲剧成因 ,并最终认为 ,其悲剧的产生 ,实源于她个人的出身所形成的独特性格及这种性格与她的家庭和所处时代的不谐和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贾探春这一人物是《红楼梦》所塑造的封建时代里具有女性意识萌芽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本文结合文本和相关文献分析了贾探春这一形象所体现出来的责任意识和女性意识,深度阐释了贾探春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家族兴亡的责任感,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欲望。同时贾探春将家族责任感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合在一起,从而达成一种中庸式的矛盾调和,而这在现代社会也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的贾探春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胆识的少女,她有着不让须眉的壮志、超越众人的魄力、压倒群芳的胆识,然而,她却是一个生于封建末世的庶出女子,她的出生注定只能是个悲剧。在这个悲剧人物身上,寄托了作者对封建社会歧视女性、戕害人性、摧残人才的愤懑。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平凡的女孩儿,她和我们一样爱笑、爱唱、爱漂亮,有一位不平凡的女孩儿,尽管轮椅令她无法拥有同龄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她却用自己的勤奋与执著,谱写了一支赞美生命的圆舞,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5.
正《红楼梦》中的女性很多,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惹人喜欢的,总有几个。很惭愧的是,我一直比较"花心",老移情别恋,有时爱宝钗,有时爱黛玉,而这一次,我喜欢上了贾府的三姑娘探春。在《红楼梦》的开头,曾见识过林黛玉的出场,真是惊艳。曹雪芹老先生不吝笔墨,用一支生花妙笔,不厌其烦地夸赞她。相比之下,探春就没有那么大的排场。她首次亮相,是和迎春、惜春一起来迎接林妹妹的。但这并不代表曹老先生不喜爱她,他用了一个词"见  相似文献   

16.
云南作家黄玲的中篇小说《四季流云》用温婉细腻的文字叙述了也萨一年四季的故事,在小说中也萨一年中四个季节的交替与女性人生四季之更替交相辉映,为读者展现了女性绚丽多彩的生命形态。以生态女性主义为切入点,重点研究黄玲对于也萨自然和女性生命的讴歌与赞美,以及她对女性悲剧性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曾懿是生活于晚清的一位女中医,但她不仅仅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位在女性观念上颇有建树的思想家与实践家。论文从她的代表作《女学篇》入手,期望从她的言语中勾勒出一幅晚清社会女性意识与妇女生活的图画,希望给予当代女性如何解决现实问题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缥缈孤鸿影──探春悲剧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侧重描写金陵十二钗的人生悲剧。作品以人生的辛酸、历史的无情、美的被毁灭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这里既有尚处在蒙昧中的迎春悲剧;也有被送进风雨飘摇圣殿的元春悲剧;还有刻骨铭心的黛玉悲剧。本文仅就倾注了作者激越情感刻画出的探春这一女性形象,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粗浅的认识。一、“才自清明志自高”出生于三月初三的贾探春,是赫赫荣国府贾政的女儿。三月初三,又叫上已日。清代《借当》唱本中有:“上已时节三月三,老师父探春去游玩。”之说。洪秋蕃在《红楼梦抉隐》中说她:“有春则赏之。元春则探之,不肯虚掷春光,…  相似文献   

19.
探春身处在社会和家族的双重“末世”里,其结局是悲惨的远嫁.小说通过“官媒婆…放风筝”和凤姐曾说的话等细节描写暗示出探春并未嫁作王妃.她不仅婚姻不幸,而且还将远离一切亲情.她是失去亲情的远嫁婚姻受害者.这正是探春为自尊而扭曲人性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20.
悲喜剧下隐藏的不同文化内涵——探春与伊丽莎白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情和婚姻一直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中西方有不少反映女性爱情故事的作品.该文将对探春与伊丽莎白的不同婚姻结局从文化这一层面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示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