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吴举宏 《中国教师》2010,(19):62-63
<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小时候是在"咯咯咯"的笑声中读完的,今天读完后却是满脸泪水。与鲁迅的童年相比,现在的很多孩子没有百草园那样无忧无虑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学校的美育主要是通过体音美来实施的。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忽视了体音美,甚至把体音美必要的课时挪作它用,导致了美育的有名无实,而美育的缺失意味着素质教育的失败,意味着把天真活泼的学生又逼进了苦不堪言的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有一篇散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我”的童年生活经历。  相似文献   

5.
正师:老师采访一下。你们童年都玩什么?生:捉迷藏、打扑克、玩电子游戏。生:过家家、打扮玩偶……生:最喜欢和爸爸妈妈去放风筝,还有去游乐场玩。师:童年是爱玩的时候,第二段里鲁迅就在百草园玩得不亦乐乎。陈丹青评价鲁迅说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其实,成年的鲁迅好玩,正是源于好玩的童年。读一读过渡段,体味文中好玩的语言。你觉得这里最好玩的语言是什  相似文献   

6.
本是作在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对写作初衷,鲁迅说:“是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回忆旧时的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寄一丝安慰。”章状物、叙事、写人都栩栩如生,是鲁迅散中的精品。“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教学重点应放在描写“百草园”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是难攻的课题。许多老师抓住课堂不放,在有限的作文课上想了许多办法:回顾单元范文,分析学生习作,教师示范,优秀作文展,指导学生审题、谋篇、布局等。在作文批改上也想了许多办法,企图在教室里启发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段来。但除了偶尔有几个阅历丰富的学生能写出一两句精彩的话之外,由于没有创作的丰富素材,没有创作灵感,没有创作激情,这些学生也难写出好的文章来,更不能谈大面积学生的创作。学生不愤则启而不发。老师们,赶快带着学生从“三味书屋”走进“百草园”吧。教学的改革不…  相似文献   

8.
办公楼的下面有一个不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社大院。听闻再过一两个月出版集团将迁到新址办公,估计以后再见也不会是现在这副样子。院中除了路之外还种了点儿我们叫不上名字的花,甚是普通.然而在我们工作累的时候,它的确是我们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10.
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时,一个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这里为什么不直接用‘再见’、‘别了’,而偏要用一个德词汇‘Ade’呢?”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重点品读文章精彩写景片段的意境美、韵味美 ,感受蕴涵其中的童真童趣。二、课文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在纷扰中寻出的一点闲静 ,是浸透着故乡瓜果清新甜美的童年生活的恋歌。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生活的乐园 :百草园的景物有声有色 ,美女蛇的故事生动神秘 ,而在大雪覆盖后的百草园捕鸟更是兴奋惊喜 ,趣味无穷。三味书屋是鲁迅学习生活的乐园 :放声唱读痛快淋漓 ,小花园玩耍无拘无束 ,课上偷着画画更是兴味盎然 ,就连那严而不厉的先生也是迂腐中透着憨厚幽默。作者正是在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中 ,表现了儿童热爱…  相似文献   

12.
【目标定位】1.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初中语文第一册正是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述的是作者儿时嬉戏的乐趣和读书生活 ,所写风物 ,无不着有儿童之色彩。故此 ,教学本课 ,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生活和文章结合起来 ,感悟童稚情趣 ,更好地解读文章 ,深刻领悟语文和生活的关系。2 .在能力方面 ,据单元教学要求 ,我们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规律 ,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同时 ,要指导学生如何默读 ,使其默读能力得到初步的锻炼 ;指导学生养成随…  相似文献   

13.
案例背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该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学要立足文本,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当前,大多数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特别是对即时作文更是感到头疼,  相似文献   

14.
观察选文型教科书的角度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角度就是观察选文课后练习的设计开发。一般来说,课后练习作为选文的直接配套资源,在体现教材编写者对课文的解读思路的同时,也体现着教材编写者对课堂教学知识点和教学环节的指导。叶圣陶在审阅人教版语文教材时就曾有过这样的论述:"(练习)盖将就本课之内容与形式,抉其至关重要之若干点,俾学生思索之,辨析之,熟谙之,练习之,有助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也。以故所出虽  相似文献   

15.
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许多学者对这篇文章的主题一直存在争议,那么该如何认识这篇文章的主题呢?笔者认为要深入理解和把握这篇散文的思想内容,就要品读作品,认识作品,从文本本身入手进行分析。下面笔者将从本文运用最广泛的表现手法——对比入手,来谈谈对本文主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一进社大院.左边是一栋办公楼,右边是传达室,再往里走,会看到第二栋办公接,步行到三楼。便是期刊中心的楼层了。一直往里走.在里边右手的办公室门框上.会看到《少年电脑世界》的横牌.办公室里的屏风上,也有“少年电脑世界·杂志社”的字样。  相似文献   

17.
[课文品读] 读课文,学写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很好的可供写作借鉴的文章。 -学课文整体构思方面的“两块式结构”。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8.
魏雪枫 《教师》2014,(2):127-12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是历来初中语文课堂中必学的传统篇目之一。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对本文主题方面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9.
镜头一:"啊,这是我们可爱的校园——港闸区实验小学!""瞧,宇涵在观察日月广场的花儿!""快看,这是我在放风筝呢!"学生们一边饶有兴致地观看着在校园、田野、公园实地拍摄的录像,一边欣喜地小声议论着。看完了录像,我面带笑容地问:"小朋友,在春天里你们有哪些新发现呢?"学生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抢着要说自己在春天里的新发现。镜头二:"小朋友,万物复苏之时,春暖花开之际,春天给我们带来  相似文献   

2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鲁迅先生的名篇,一直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对于它的主题解读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在处理其主题时,也发生着变化。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百草园”,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自己的“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蕴含了普遍的人生哲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仅是空间的跨越,也暗含了时间的跨越,更是一个人成长必需的修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