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光绪十一年三月初一日敬禀者:二月二十日,交福兴润资呈意字三十七号安禀、京报十五本、造办处公文二角、庆三老爷信一封,谅邀睿鉴。日昨由您勤殿领下四龙福方样一张、描金龙朱红绢样一张、五色蜡笺纸样五块、墨样一块,敬附包封贺辕,照例应付领样费八十两,已由0处垫给矣。  相似文献   

2.
清代,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是内务府设在江浙两省,专门负责办解御用服饰、绸缎、布足并采办宫中御用物品的专门机构,织造官亦是皇帝派出的亲信耳目。在馆藏内务府全宗档案中,存有光绪年间江南三织造驻京人员写给织署堂上禀札底稿十余册。其中记载了三织造在办解织务及御用物品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反映了织署与清宫太监公力往未及私人交易的活动,对太监利用职权贪赃受贿及对外官大肆敲诈勒索之行径有较详细的描述。对当时宫中一应动静及京内社会经济情形均有真实反映。同时,还对晚清奏章文书运转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亦多有披…  相似文献   

3.
苏州织造驻京人员呈堂禀稿光绪十四年四月初三日敬禀者:上月二十三日,曾交老福兴信局赍呈元字第七号安禀、京报十本、官信四封,谅蒙睿鉴。京中近日以来安谧照常,前粤关增李三老爷现已抵京月余,张罗面贡。闻得内里使费所要甚巨,皆因无贡起见,大约月之初间可以呈进。再,四月初一日,皇大后驻跸西苑,系皇太后驻南海春藕斋,皇上驻南海瀛台,其调取热河陈设,现已陆续到京矣。余无要事可陈,谨呈京报十本、官信三封,伏乞垂鉴。谨禀。七月十五日敬禀者:七月初五日,曾交老福兴赍苏元字二十三号安禀、京报十本、崔宅寄信一封、黄面红里…  相似文献   

4.
《档案与史学》2001,(5):17-24
恐怖空气笼罩下之生活桂林近自十月卅日、十一月二日连日遭敌机轰炸焚烧且及于市内以来 ,人心异常惶恐 ,故自晨迄下午二时 ,铺肆全都闭门 ,在此期内 ,几至百业停顿 ,街市冷落 ,而每晚七八时 ,市面反转趋活跃。他如学校上课时间及机关办公时间 ,亦因适应环境 ,全都改变。城内居民 ,因慑于空袭警报后 ,不及赶出城 ,故皆于每晨八九时左右 ,担箱携囊 ,奔赴城外预避 ,直至下午二时后始返城 ,实行其昼伏夜出之生活。在如此情形下 ,我们一家关于起居饮食的时间 ,亦不得不随着时势 ,略有变通 ,例如为便利晨间出城下午返家起见 ,将每日下午三餐 ,并作…  相似文献   

5.
稿缘(三则)     
《今传媒》2000,(5)
  相似文献   

6.
总理各国事务。和硕庆郡王臣奕勖等跪奏,为遵议黑龙江漠河金厂开办事宜,恭折复陈,仰祈圣鉴事。  相似文献   

7.
光绪年间开办黑龙江漠河金矿史料(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漠河地处我国东北极边,光绪初年,当地民人发现金苗,随后大批俄人越境盗采金沙,部分华民也参与其中。清政府经济损失巨大,同时对边境安全也造成了严重威胁。为“兴利实边”,清政府决定举办漠河金厂,指令北洋大臣李鸿章督办,并调任吉林候补道李金镛为漠河金矿主办。漠河金厂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是清末洋务运动中经营较为成功的新式工商企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出兵占领漠河金矿后,进行了掠夺性盗采。清政府后虽收回,但该矿终未能再现以往的辉煌。现从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外务部等全宗档案中选辑相关史料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再,已革道员袁大化督办漠河金矿,业经著有成效,嗣于因病交卸后被参查办革职,但其创始之艰难,微劳之足录,有不得不代陈于圣主之前者。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2001,(4):20-26
行李检查之麻烦 吾等一路由香港而梧州而柳州而桂林,行李之检查,已不止十数次。记得由香港到梧州,所乘之江宁轮因轮身太大,西江中从都城到梧州一段,水位又太浅,不得已,只得改乘大渡船.由小轮拖带。当渡船将抵梧州时,有海关人员上船检查行李,吾等因事前取得广西省政府护照,行李得以免查,省去周折不少。但等待检查,眼看其他旅客被检查,翻箱倒箧,一箱一囊,无或幸免,船又为之停驶,不能前进,心颇焦急。一小时后,检查事竣,正喜船可以继续前行,此去想可直达梧州,中途不至再有留难——因吾等自晨七时从江宁轮下渡船后,迄未…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与史学》2002,(1):9-14
重庆市街乡镇巡礼当余甫抵重庆之日之下午,天色阴霾,周勖成先生因谓,如欲观光此间闹市情形,及其遭轰炸后破坏之程度,此正其时。时虽细雨漠朦,但余一想到晴朗之不宜出门,则此正机会,万不可失。矧承周先生如此热心招待,肯冒雨伴同前往,除感激外,尚有何辞可说。于是随同周先生出校。因取道小径,故左折右转,极感崎岖难行,及至几度下坡,几经拐弯后,始到国府路,时见路旁高大之建筑物甚多,有隐匿于绿荫丛树中者,更为幽静可爱。此去无多远,即为国民政府,门前列高大石牌坊一座,上刻斗大“国民政府”四字,气象极为庄严肃穆。循…  相似文献   

11.
《档案与史学》2001,(6):7-13
甲秀楼避空袭贵阳截至笔者再度莅至时为止,虽仅一度遭敌机轰炸,刻下一切已在不断复兴中,但市况尽管繁荣,而居民心理上却仍时时怀着不安,敌机可能袭至之威胁性依然存在,故在每逢天气晴朗之朝,无不万人空城,群趋郊外预避,免临时措手不及。笔者自五月十五日下午到贵阳后,因购重庆车票尚有待,故在贵阳勾留至四天之久。前三天因连日下雨,虽旅邸闷坐,不无苦寂,但人心大定,籍此可以免跋涉之劳。讵第四日,竟阳光大放,城中人纷纷出城,余等因亦不敢留守旅邸,于是与张雪澄先生等商量,拟寓避空袭于游览风景之中,借此饱览胜景,与专…  相似文献   

12.
1938年春至1939年冬,黄炎培先生倡导职业教育时最亲密的朋友和同事,著名教育家杨卫玉先生,扶妻携幼,辗转于港、桂、滇、渝、黔等西南各地,对战时后方,周历颇多。此稿为同行的杨夫人所记当时情事,题名“西南浪迹稿”。时值抗战,作者自称“记得是1938年春-1939年冬一年多的流浪生活”,但火的历验和女性细致的笔触,使这部稿子翔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民生,记录了侵略者的罪行,它虽不是第一手的档案史料,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杨夫人彭望芬,又名心雪,1920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毕业,著有散文、游记数种,编集出版的有《敏儿的母亲》等。1970年逝世。此稿(包括照片)由作者家属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本刊发表时又征得其同意,在此一并致谢。由张爱平整理,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3.
《档案与史学》2002,(2):13-17
一个严重的问题 本节用“一个严重的问题”作标题,好似故作危词,以耸听闻,其实事情确甚严重,并非张大其词。其事非他,即公路上覆车之多是。当然此一事不能不认为严重,而必须设法使公路当局注意,以冀此不幸事件,不再继续发生。盖当笔者往返于各段公路上,所见倾覆之车辆,何止二三次,就中货车客车皆有,不幸的是,多半系西南公路局车。间尝窃思其故,览西南公路,路线虽十之八九在崇山峻岭中,行车固极不易,若得技术熟练之驾驶者,郑重将事,亦何至覆车有如是之多。以余所见,其故必系驾驶者之技术有问题。但余虽作如是想,同时…  相似文献   

14.
原:一年一度的士官选拔和晋升工作尚未展开,某师就提前两个月将今年计划选拔和晋升的士官名额公之于众,然后按照个人申请、群众评议、支部推荐、营团两级把关、师统一组织综合比武的程序,严格选出500余名预选人员,集中进行全面素质培训。这种用提前综合比武公开选拔士官的方式,确保了士官选拔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十一月初一日 早,余发命令,饬原上各军依前日出师计划,向各预定地点攻击。余率各营绕出万岭,即遇敌接仗,我军人人奋往。午三点,进攻至李家庄。辛建忠率十余名勇士首先犯敌,被敌炮伤死亡。我军勇气加倍,个个争先。五钟时,我军围城下。城将克时,敌军  相似文献   

16.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各省纷起响应。两个月内,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桂、皖、粤、闽、川等省相继宣布独立。其中,陕西省则是经过艰苦奋战而获光复者。 本馆所藏国民党政府国史馆档案中,存有1911年10月—912年2月《张伯英先生日记零稿》抄件,并附有《东路战事节略》、《行军应守之规则》、《甘军提出和议条件》、《我军提出和议条件》、《东征幕府人员前后一览表》等,记载了张钫与张凤翙等光复西安、东占潼关以及最后与第六镇、毅军议和经过,文字朴实无华,记叙详尽细腻,是研究辛亥革命史较有价值的史料。特选出刊布。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1990,(5)
一、性质、任务与管理第一条乡镇图书馆(室)是乡镇人民政府主办和领导的,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书刊资料服务的农村文化事业单位,是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江南,一般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本文所指江南,其范围,东至滨海,南到杭州湾,北抵长江,西达南京,这里历史上是鱼米之乡的富庶地区,曾经产生过不少官僚地主阶级的藏书家。远的不算,拿近百年来讲,就有几十个著名藏书家,有些是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已经提到的,但大多数是叶氏没有记载过的。  相似文献   

19.
松江再南是浙江嘉兴专区,这里有海日接沈氏和平湖传朴堂葛氏的藏书。沈名曾植、字子培,藏书不多但很精,有宋本多种,郑西谛藏有他的书目,葛名嗣浵,藏书三十万卷、平湖沦陷后全部被毁。目录十册还保存七册,只失去经部三册,据目录来看、有四个特点、一是方志,有一千多种、二是平湖县的乡邦文献,三是请代历科朱卷几千种;四是  相似文献   

20.
张劼(1889~1945),字蕴青,号瑟修,又号杏隐后人,江西新建人,明朝相国文端公张位八世孙.少年时肄业于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丰城的熊译元和罗宿两位先生学习目录版本方面的学问,非常喜爱书籍.卒业后,又东渡日本学习法律.回国后,任教于江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并担任互助团训导员、中山图书馆指导员.张先生通英、日文,终生不娶,平日节衣缩食,薄俸所得全部用以购书,所购之书多为江西乡贤著作,其先人文端公的遗著几乎全都访寻购得.所藏大都为善本、孤本,而抄本、稿本也不少.张先生还收藏有金石碑帖、报刊,如上海《申报》、天津《大公报》等,每得一种文献都要摘录其书目及卷数、著者和版本情况于簿,为日后编撰《江西艺文志》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