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玲 《职业圈》2011,(32):159-159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以及进步的,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由于人们开始大肆建造工厂,同时对保护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导致大自然的生态链失去平衡。在这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碳的排放量过高,过多的碳排放使得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开始慢慢融化。  相似文献   

2.
正时代是不断进步发展的,人类对于物质、经济的追求更是不知疲倦,而工业发展显然是人类追求物质经济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严重的冲击,各种环境破坏现象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到控制工业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据此,我国美学研究者便提出了生态美学的观念,该观念基于马克思哲学观,  相似文献   

3.
一、从化视角反思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 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危机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大量开发利用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矿物燃料,另一方面就是长期的大规模砍伐森林、毁林开垦,破坏森林以及自然植被。其中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程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由于大片大片森林的消失,在以下诸方面出现了生态危机:(1)  相似文献   

4.
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超前索取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及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  相似文献   

5.
失血的森林     
邱贤 《生态文化》2008,(2):53-55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以牺牲森林来换取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森林对人类恩深泽厚。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就没有人类今日的辉煌。人类在不同地域、不同生境发展进程中,对森林的破坏却是共同的,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例外。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生产手段的进步,对森林肆无忌惮地破坏日益加剧,甚至到了疯狂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苍喆  张彬 《职业圈》2010,(22):52-53
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超前索取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及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和财富增加,只是狭义的发展,并不是人类所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咸海灾难的深刻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经济开发,必须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这是我们今天切身体验到的真理。然而这个认识,却是由于人类的经济行为破坏了生态系统,在大自然屡屡对人类进行报复的无情事实面前,以苦果换来的清醒。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而人类对这个复杂系统的认识,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人类从森林中走来,森林是人类的家。但是,自从人类走出森林,进化为有改造自然能力的人,就开始了对森林的掠夺、破坏。人们以各种理由攫取森林资源,如建筑、家具、烧火、垦荒、战争等等。而当这个"家"被破坏得满目疮痍,不能再遮蔽风雨时,才大吃一惊,又回过头保护树木,重建生态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就像无知的孩子,森林像一个慈祥的母亲,一直注视着他的进步,记录着他的举动。  相似文献   

9.
崔沛然 《职业圈》2011,(33):160-160
由于权力的特性,使得它具有为权力主体谋取利益的独特优势。因此,必须在人类政治生活中大力倡导对权力进行制约的理念。并相应辅之以有效的制约机制和方式,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异化。这一种考虑贯穿了人类社会的主要历史,并促进了一定机制的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迫使当代当代中国人反思人与自然关系。到哲学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是个重要思路。在人类哲学史上,无论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古代哲学,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顺从自然,才能生存。但是,都未能解答人类如何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应对天灾问题。马克思哲学主张人通过改造原始自在自然界为人化自然界,以实现人类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应对天灾问题,但是,由于马克思哲学异化,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却造成人们人为地破坏自然环境和使自然环境恶化,至今尚未找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的具体有效办法。"中国需要新实学",新实学主张立足现实历史之上和历史实际之中,一切从现实历史和历史实际出发,"回归马克思,发展马克思",务实求实,解答和解决现实历史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使人类在当下过上健康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人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健 《现代企业文化》2011,(15):103-104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互动的。一方面人对于自然具有主体性、能动性,自然则是被动的、消极的;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又具有根源性、制约性。人类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在被开发利用时也从人类那里获得了再生能力,从而使自然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度索取使得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确实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已渐渐的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2.
李健 《职业圈》2011,(15):103-104
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互动的。一方面人对于自然具有主体性、能动性,自然则是被动的、消极的;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又具有根源性、制约性。人类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促进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自然在被开发利用时也从人类那里获得了再生能力,从而使自然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度索取使得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确实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已渐渐的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化》2002,(2):13-14
正当人类带着现代明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在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种严峻的危险——这就是来自生态破坏的灾难!曾几何时,蔽护人类的臭氧层出现了空洞,水土严重流失,洪水肆意泛滥,干旱日益严重,沙漠不断扩展,沙尘暴濒繁发生,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严重恶化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相似文献   

14.
阿碧 《生态文化》2004,(2):50-51
在地球上所有生物中,人只是成千上万个物种中的一个,他们却进化得可以发明工具,随意杀戮着其他物种。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的捕猎技巧越来越高超,却使得物种灭绝的速度越来越快。然而,相对于深海来说,人类却显得特别的无知。生态学家们认为,正是人类的“无知”挽救了深海生物的性命。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道德观只承认人的道德主体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的伦理观念基础是“人类中心论”,即认为人类处于自然的中心,是自然万物的主宰者和征服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生态干预作用的日益扩大,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和大量生物物种的迅速灭绝。这便引起了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生态关系的伦理思考:人与自然万物究竟应该维持什么样的关系?人是否应该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命和存在价值?等等。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新的伦理价值观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并进入人类的现实生活。它标志着人类伦理关怀的延伸和人类道德境界的提升,这不仅是人类的幸运,而且也是地球的幸运。  相似文献   

16.
同燕 《职业圈》2013,(21):110-111
由于企业内部的工作机制以及管理体制在不断地优化、创新和调整,这就使得企业女职工在新的形势下不得不提升自身的素质,使得女职工能够诚实守信、忠诚企业、爱岗敬业、以及奉献社会。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人事管理在国有企业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企业是否能够获取到充足的人力资源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人力资源是人类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体力、技能和知识的综合反映,使得国有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面临着改革和创新。文章将对国有企业中人事管理存在的意义进行简要分析,并发掘出国企中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以期能够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生活的地球,为什么会发生“生态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其他星球(小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以及地球自身的变化等等,都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生态问题。这些方面大体上说是人力无法起什么作用的。但是,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也许是造成当前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去年(2 0 0 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继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到“生态问题”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对自然界的无量开发,资源的浪费,臭氧层变薄,海洋毒化,人口暴涨,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所有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淑玲 《职业圈》2012,(27):119-119
在现在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了企业在很多的情况下可能由于企业的内部原因或者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而出现较大的亏损或者是不能及时的偿还到期的债务从而使得企业的内部财务达到了一定的危险的地步。在国际上,企业的破产是市场竞争中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近年来,全球的企业出现了大量的破产,破产量多,破坏的范围广。甚至很多的大公司在市场竞争汇总也不幸走到了破产的道路上。我国的服务业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之前没有能够随着经济的发展取得正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纪锐 《职业圈》2013,(2):60-60
在目前我国国情和社会现状下,当今政工工作的不足,由于多年来石油的开采与开发,使得目前政工类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于初中,高中等阶段的人员。使得在这些工作人员工作时无法注意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专业水平、素质、素养等文化程度达不到我国应有的标准,进而发生很多政工类人员工作出现懈怠、懒散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