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七章的第六节,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本节课总体设计思想是: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例子,引人问题,科学猜想,选择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实验,分析、归纳、总结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教学设计的形式对高中新课程物理《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根据教学过程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体会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教学设计的形式对高中新课程物理<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根据教学过程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体会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说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基本功训练的活动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水平。说课主要是说"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教",其内容主要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流程以及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一、对实验教材的分析 人教版实验教材《物理》必修2中“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一节,引入实验的目的之一在于给学生增加探究与体验的机会,以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的理念.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探究内容,以探究过程中所要测定的物理量为中心展开实验方案的设计与选择、仪器的组装及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要通过逐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分析解决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6.
陈春丽 《物理教师》2007,28(6):6-37
在《物理》新教材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是采用小车在橡皮筋作用下在木板上滑行,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作出曲线来进行定量关系分析.这个实验的要点是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重力沿木板斜面上的分力与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平衡,这样小车只有橡皮筋的弹力做功来探究实验.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平衡摩擦力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并且木板上每处的动摩擦因数不可能完全相同.这都会给实验增加了误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探究功与物休速度变化的关系”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设计思路 (1)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建立,为学生后续学习动能定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铺垫作用.学生在生活中易感受力对速度变化的影响,但对做功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比较模糊.本节通过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师生互动研究改进方案,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层层推进式分析,从而得到结果,使学生体验学习乐趣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做了改进,通过实验探究,为东能定理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9.
贵刊在2011年第3期刊登了肖煦平老师的《"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的探究与改进》(以下简称"肖文")一文,笔者读后深受启发,重新对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中"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思考,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一探究实验做了优化再改进,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以与同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课教学采用科学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运用自然科学的归纳教学法,以寻找一起海上事故的幕后真凶为切入点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主动地参与学习。整节课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是一堂较成功的物理课。而在媒体的选择上,实物教具与多媒体课件相辅相承,充分发挥了媒体的长处。  相似文献   

11.
一、制定教学目标 人教版新教参第九页写道:“这部分相当于全书的绪论,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二是初步了解学好物理应该注意的事情”。根据《课程标准》里规定的“课程目标”,我制定本节的教学要求还有:  相似文献   

12.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比较以及学生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一、实验原型重现 如图1所示,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当我们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拉的长度都保持一样,那么,第2次、第3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就是第一次的2倍、3倍……如果把第一次实验时橡皮筋的功记为Ⅳ,以后各次的功就是2W、3W……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可见,探究式学习不仅是新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空间井能流动,让学生初步经历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2.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存在,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学习“提出猜想——实验验证——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大胆猜想、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等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假说保证,引导学生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原电池原理》实验探究教学设计为例,展示该模式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教材必修二第七章第六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节的内容属于探究实验,该实验探究是对功、弹力做功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和应用,给学生增加探究与体验的机会,以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发现、合作学习"的理念,同时又是为后面学习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作好知识和思维上的铺垫。因此,为了能够处理好该节内容,在进行实验设计时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依据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的第二节:速度.  相似文献   

19.
20.
高翔 《政治课教学》2010,(11):15-18
实验探究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任何一个探究未必都一定要包括完整的探究环节,有的只是涉及问题的提出,有的则只是建立科学的假说,有的只是设计实验方案,有的只是对信息的解读或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