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阳春·诗意     
诗歌 从漫长的等待中走出,这一个粉色的国度.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就从这一页诗章中走出,一个绝伦的仙子,让我们的漫长变得黯然失色.从我的守望中走出,这一粉黛的佳人,翱翔九天的苦难和自在.  相似文献   

2.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走出模式化的答题误区,因为对于诗歌的解答重在"神"而非"形"。只有让学生把握读懂诗歌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3.
今日世界,随着物质生产的日益发达,人们日益感到迷茫,心灵的家园荒芜不堪,无“家”可归。靠什么摆脱世事的纷扰繁杂?靠什么滋养我们迟钝粗糙的心田?靠什么慰藉我们疲惫的身心?欣赏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这一窘追。文学作品的欣赏当从诗歌人手,因为文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有诗意。如果懂得欣赏诗歌,就如同拿着一把打开文学欣赏之门的金钥匙。欣赏诗歌,可以帮助我们营造出诗意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走出心灵的困境,让我们诗意地栖于青春的枝头。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A1):37-38
诗歌是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明珠,由于其短小的篇幅能够呈现给我们无限的内容,让我们为中华文化的这种诗歌魅力所折服。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诗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歌的阅读,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美感。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诗歌的阅读教学设计,教师会从对读音和停顿的训练、词语的品读训练以及对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的分析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并不能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充分感受到诗歌所蕴含的美感。本文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探究如何使诗歌阅读教学的美感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体现,让学生在诗歌当中不仅体会到诗歌的文化魅力,还能有美的享受;让学生通过诗歌阅读提升自身的诗歌鉴赏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孟老师,您好!在您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儿歌学习活动“妈妈您别说我小”中,幼儿学说儿歌时出现了在原有儿歌句式基础上添加词的现象。您想知道,在诗歌教学中是让幼儿自由发挥,还是按诗歌原句学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幼儿诗歌学习经验与学习过程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幼儿诗歌教学中,我们要把握以下四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6.
蓝蓝歌咏爱、歌咏自然、歌咏人性和生命的诗歌在当代的出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诗歌重新恢复到了抒情的维度,同时还是对这个时代物欲喧嚣的消费主义的文化纠偏.它不仅让我们、让当代女性诗歌走出性别视域的"小我"而走向与自然相融合的"大我",而且让我们的心灵和她的诗歌一起重新回归到了自然,回归到了人和世界初始相遇时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国中西部诗歌对于中国读者也许正象这片广袤的腹地对于早期美国移民一样,还是一片处女地。我们的了解一般还限于20年代在该地区崛起的三位芝加哥派诗人:林赛、马斯特斯和桑德伯格。他们风格各异,但共同的特征是:让缪斯走出那虚无  相似文献   

8.
承诺     
深夜,独坐窗前,深蓝的天幕中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久久凝望着,思绪随之飘向了远方…… 我们从父母的生命中走出,踏着父母的衰老成长。岁月留下青春的感悟,而子女的承诺则在父母弯腰锄地的佝偻中蕴长。 在求学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们执着地  相似文献   

9.
都小东 《成才之路》2010,(12):49-49
诗歌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诗歌的特质决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如何正确地品味诗歌,如何让诗歌真正地走进我们的生活,这在诗歌鉴赏中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0.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考中也占有相当比重。但是一些同学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常常不知从何处下手,笔者觉得这主要是因为同学们还未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下面,笔者试从诗歌的关键词句、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三方面来谈谈突破诗歌鉴赏堡垒的方法。一、从诗歌的关键词句入手进行诗歌鉴赏我们在学习郑愁予的《错误》时,老师都会讲到理解这首诗要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句入手,这一句是我们理解这首诗的关键,也是突破口。同样,在鉴赏别的诗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出这样的词句,有些诗歌的标题本身就为我们…  相似文献   

11.
刘宁 《现代语文》2014,(12):62-63
要寻找那个走出“雨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首先要了解“雨巷”在诗歌中的地位及作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寻找到那个走出“雨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诗人戴望舒创作《雨巷》时年仅二十一岁,诗人因此也获得了“雨巷诗人”的封号。但是文学界对这首《雨巷》的评价并不统一。卞之琳评价《雨巷》这首诗歌是“浅易浮躁”,而叶圣陶对这首诗歌却给予了高度的赞扬。那么,在分析这首诗歌的音律和谐美之外,应该如何看待这首诗歌的内容。此外这首诗歌如今是高中语文必修一册的重要篇目,因而深入挖掘文本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笔者将从“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转变入手,从这首诗歌凄美哀伤的格调中,挖掘出积极希望的精神态度,从包含希望的角度对《雨巷》这首诗歌做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提高古典诗歌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欣赏不畏惧,进而把握方法,喜欢欣赏古典诗歌,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注重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要教会学生欣赏古典诗歌,关键是要教给学生规律,让学生掌握其具体方法,而不能就一首诗词讲一首诗词。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正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还原孩子生活的本来面目,给孩子生活的原貌,让他在生活中学习。"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在孩子身边的生活中吸取营养,无疑是课程生活化的一条有效途径。而在瑞吉欧方案教学中,有这么一句话:"帮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这意味着我们教师必须越过禁锢自己思想定势的"围墙",也意味着教师要更多的带领孩子走出现实生活中的"围墙"。上周四上午,我们的集体教学内容是诗歌欣赏《春雨的色彩》,刚好外  相似文献   

14.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新诗应该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这一时期,中国新诗从旧体诗中挣脱出来并形成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此后,经历了由粗坯到精致、由稚嫩到成熟、由简单到繁复的漫长过程,不同风格的诗歌多元存在、互相发展。从20年代初。40年代初的敌后诗群、前方诗群,到70年代末期朦胧诗的出现,新诗的发展,道路是曲折、漫长的,质量却是逐步提升的。  相似文献   

15.
诗人总能将诗性的情感赋予世间万物,再加上精雕细琢、饶有诗味的叙述,世间万物都罩上了人的色彩。这种人情与物情相互混合交融的状态,让我们从物中读懂人语,从人语中看到了物的感情。因此,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将诵读重视起来,让学生介入自己的感情,实现情感的体验。本文就以《一株紫丁香》为例,来谈现代诗歌教学中诵读的应用。一、将音乐、图画植入现代诗歌的诵读中语言、韵律是诗歌的血肉,情感和思想是诗歌的灵魂,血肉和灵魂交织在一起构筑了诗歌这一文体。而诗歌本身具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社会中,无数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诗歌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含义深刻、意境优美,让人叹为观止。其中有许多诗歌能够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鲜活的、很具说服力的素材。一、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发展趋势。《诗经·小雅》中“  相似文献   

17.
上一期,我们从《学国学写作文(前言篇)》了解到了"什么是国学"以及"学习国学的必要性和作用"。接下来让我们真正走进国学,这一期我们来了解诗歌。诗歌是国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诗歌是如何产生发展的?我们学过哪些名家作品?学习诗歌有什么意义?如何学习诗歌?这里将分上、下两篇一一为大家解答。上篇我们解决前面两个问题,下篇我们解决后面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女性诗歌中含有的性别意识经历了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漫长发展过程。在封建意识形态压抑下,女性诗歌不自觉地认同男性中心主义,作品中没有独立的性别意识;“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女性意识勃兴萌发期,也是关键期。反映在诗歌中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女性从思想上开始重视自己这一性别;性别意识随社会发展而渐趋强劲,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彷徨、喧嚣、浮沉后,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实践的刺激下,中国女性诗歌中性别意识终于有了崭新的面貌。女性诗歌创作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演进状况。  相似文献   

19.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乐府古诗,诗歌通过一个老兵回家后看到家乡物是人非,一片荒凉萧条,反映了长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苦难.由于是乐府诗歌,在对诗歌的理解上并不难,难在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这一荒凉萧条的景象之中所包含的内在的思想感情.在课前,我们以我们所设定的三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交流,深化认识.从上课效果来看,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从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诗二首》。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诗歌的一般常识(第二册《谈谈诗歌》)。哪位同学起来说一下诗歌的分类:诗歌从形式上分,可分哪几类?从内容上分,又分为哪几类?《青纱帐——甘蔗林》,属于哪一类? 这首诗属现代抒情诗。“抒情诗一般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直接抒发思想感情。”然而这首诗不是凭空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而是借助于具体鲜明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