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阳明心学是我国儒家文化在宋明时期的的典型代表,它对于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现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困扰。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做事是现代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结合王阳明心学主要内容及透射出的教育思想,分析王阳明心学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价值,可以为解决现代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慧霞 《文教资料》2009,(33):127-128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明朝中期.王阳明心学出现,对以往教育理论进行了扬弃,提出了心性一体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致良知”教育论。这一理论推动了当时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在现代教育中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从树立良知准则、重视意念用功、强调行实事三个方面来阐述王阳明的“致良知”教育论。  相似文献   

3.
杨肖桃 《中国教师》2012,(10):74-75
<正>王阳明被誉为"明朝一哥",他是我国历史上能够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种人生境界的不多人物之一。其中"立言"是指他所创的"心学"。王明阳心学虽属唯心主义范畴,但有其合理的内核,运用过程中起过很好的作用。王阳明用后半生来实践和宣传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外一切哲学所探讨的最高命题无非两个方面:宇宙、生命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心是王阳明哲学回答这一问题的最高命题。笔者认为,宇宙生命真谛的揭示至少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思维的、意识的、古代的学术研究,今天的科学研究,均属于此种类型。另一种是非意识、非思维的途径,内心自省基础上的顿悟便属于此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心学"的诞生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先求索于佛寺道院,再求索于朱熹"理学",后与朱熹"理学"渐行渐远,心学萌芽,最后龙场悟道,"心学"诞生。  相似文献   

6.
7.
王阳明的心学源于儒道释而又超越了儒道释,震古烁今,其诗歌尤其是理趣诗是其心学思想的重要载体,清新自然,可谓思想与文学的完美结晶。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到宋明,出现了新的气象和格局。这种新气象、新格局的标志即是由儒、释、道三家融合而成的道学的兴起。在道学内部形成了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以张载、王廷相、王夫之为代表的气学。三系当中,陆王的心学是直接继承孟子的。陆九渊要人“先立乎其大者”,要人“尊德  相似文献   

9.
任凤琴 《文教资料》2014,(16):96-97
理想人格是一个社会、民族备受推崇的人格典范,它反映出社会的、伦理的、人生的基本价值标准。因而理想人格的养成一直是传统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运用逻辑考察的方法,对理想人格的基础、理想人格的体现和由狂入圣诸方面诠释了王阳明心学视阈中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产生于明代专制社会信仰危机、道德缺失、人欲泛滥、官场腐败的社会现实,他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为拯救社会的良方,形成了其廉政思想的基础,并通过自己"为官治吏"的身体力行实践了廉政建设。王阳明廉政思想的出发点是"亲民",即为官必须按圣贤之道"修己以安百姓";廉政思想的核心是"修心",即"致良知",通过做"去蔽"工夫,去掉私欲,唤起良知,变换气质;廉政思想的原则是"知行合一",以行动来彰显良知,将"知"与"行"统合到良知的世界,实现内圣外王。  相似文献   

11.
12.
侯艳 《贺州学院学报》2007,23(2):99-101
当代语文人格教育应坚持个性与德性统一的理念,王阳明心学在人格构建上表现出对自由个性的无限关怀与道德自律的强烈皈依,倡导个性与德性统一的理想人格,给当代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带来极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极富价值的现实意义,当代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应继承并以之为借鉴.  相似文献   

13.
当代语文人格教育应坚持个性与德性统一的理念,王阳明心学在人格构建上表现出对自由个性的无限关怀与道德自律的强烈皈依,倡导个性与德性统一的理想人格,给当代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带来极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极富价值的现实意义,当代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应继承并以之为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明儒学案》和《全椒县志》等资料,对王阳明心学在全椒的流传情况作了初步梳理。  相似文献   

15.
作为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上乘陆氏兄弟“心即理”的先验论,同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对心学以及儒学来说都是重要的发展.知与行历来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焦点,是哲学及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行合一”论认为求知与实践应同时进行,直接反对朱子学派“先知后行”之说,在宋代后再次提出与理学截然不同的方法论,与“心即理”“致良知”共同构成了阳明学派思想体系基础  相似文献   

16.
牟宗三的“道德的形上学”与王阳明心学有直接继承关系,这可从他的道德论与本体论及其内在关联的思想中表现出来。不过,从国教的角度来看,他所推崇的“王学”,不仅指王阳明心学,更指向王阳明的后学──王敬的“四无说”;他所理解的“陆王心学”,不仅指陆九渊、王阳明一系的心学,也应包括他更为推崇的程颢、胡宏、刘宗周在内的心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为什么要给宋明儒家重新分系,也才能真正理解王阳明心学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蒋介石一生非常尊崇王阳明,他更是以阳明心学为其理论根源之一创立了自己的力行哲学。力行哲学体系在本体论、认识论等方面均体现出了对阳明心学的传承,但在对“行“的判断与定位上,二者则凸现区别。本文力图剖析力行哲学与阳明心学的同异,并进一步揭示蒋介石哲学体系活力顿失,逐渐走进死胡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心学关学大体可归纳为: “良知之美”、“意动之美”、“知行之美”,其诗歌、散文以及戏曲理论能充分体现出他的美学思想。阳明心学美学对四明文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心学美学理论的传播及其自身的创作实践实现的。明中期以降,四明诗歌、散文、戏曲因受阳明心学美学影响,独树一帜。特别是在社会“天崩地解”之际,四明作家表现出极高的“良知”品位,从而形成了四明文学独特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9.
正人教版必修三在讲到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时,用了王阳明心学的一个例子来反衬,具体内容如下: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山岩中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无关,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这个故事反映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王夫之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他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座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提出了与王阳明针锋相对的观点。1  相似文献   

20.
蒙学是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以儿童道德修养为核心的教育。王阳明十分重视蒙学,他把道德教育放在了蒙学教育的首位,提出了"顺应、诱导、启发、竞争"的蒙学教育思想。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人格塑造中起着导向作用,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王阳明蒙学教育思想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顺应性情,激发学习兴趣;重在诱导启发,尊重学生主体性;开展竞争式教学,寓教于乐;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