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国臣 《考试周刊》2013,(35):57-57
<正>高投入、低回报是当前高中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现笔者谈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想法。1.丰富、充实生活,提高写作技巧写作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生活从哪里来?笔者认为,学生的生活包括间接生活和直接生活两个方面。间接生活来自读物,阅读文学名著,是丰富、了解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直接生活是学生学习期间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但接触生活并不一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了解其"精蕴",才能将其总结为写作的材料。怎样把材料转化  相似文献   

2.
[考点阐释]   关于"丰富",<考试大纲>有四点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其中"材料丰富"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写记叙文,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场景描写突出:写议论文,论据丰富而典型,论证全面而有力.   ……  相似文献   

3.
明代诗学理论批评视野中的诗气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对"气"作为诗歌之本的标树;对诗气审美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从创作角度对诗气的考察.上述三方面,继续展开了诗气之论,使古典诗气论在多维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与深化.  相似文献   

4.
【教学缘起】普通校的学生特别惧怕写作文,常常抱怨"没什么可写的""不知道写什么",或者停留在"老师不讲我就不会写"的境地,要想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解决构思和选材的问题。本节课的重点就在于通过讲评作文"声音的味道",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找到丰富的写作材料,同时写出符合逻辑的观点句,以达到考试说明中"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的要求。【课前准备】思考并回答:1.在日常生活中,你常听见  相似文献   

5.
陈军 《高中生》2009,(24):28-29
高考考试大纲中对作文有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的要求。要想作文得高分,你就得在发展等级上下些工夫。本期文章所涉及的"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均为发展等级中"丰富"这一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余映潮先生在教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歌后,在语文界如何高效教学诗歌方面轰动一时,让单一的诗歌教学有了新的参考。余老师这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美文联读"和"读写结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厚度,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表达经验。整堂课课堂积累丰富充实,训练活动扎实有序,课堂氛围轻松愉快。余老师这堂课的亮点毋庸置疑,但在文本解读方面是否紧扣文本,读懂作者还值得商榷。以下主要从分析课例、文本解读入手来反思余映潮先生的这堂诗歌教学课。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的"内容充实",具体是指文章的内容丰富,所选素材对表现文章中心来说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阅卷老师主要从文章的感情真实、塑造的形象丰满、选用的材料翔实三个方面评价一篇文章的"内容充实"。如果说文章的中心是灵魂,结构是骨架,语言是外衣,那么文章的内容无疑是血肉。"内容充实"要求考生在写作时言之有物,论证有据,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材料论证文章的主题,不以假话、大话、空话填充文章。若  相似文献   

8.
<正>材料作文题中所给的材料,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寓意,给写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立意空间,便于引发写作者丰富的思考和想象,充分调动写作者思维的创造性和发散性。写作时,可以自选角度立意,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能正确把握材料内涵,从而导致作文的立意偏离甚至脱离材料。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谈一谈材料作文立意角度的选择。作文题目如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自然是平实的,倘若在平实中能享受到"美",那你就是幸运的;生活是平淡的,倘若在平淡中能感悟到"情",那你就是幸福的;人生是丰富的,倘  相似文献   

9.
王跃方 《小学生》2012,(11):52-52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叶老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作文中最大的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1.开展活动为丰富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黄巧明 《现代语文》2007,(8):118-119
作为高考作文评分重要标准之一的"内容充实",主要是指材料丰富、充足,典型精当。如果将文章的中心谓之"灵魂",那么以丰富的材料构成的文章内容则是"血肉"。  相似文献   

11.
【考点阐释】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丰富"这一要求,体现了对作文内容丰厚的高度重视。任何一篇作文若信息含量低,可读性差,绝不会受欢迎。因而,在历年的高考作文评阅中,"丰富"本身就是衡量作文成败的重要尺度,凡是成功的高考作文,它们最显著的共同特征就是"丰富",即内容充实丰厚,或材料丰富,或论据充实,或形象丰满,  相似文献   

12.
美从何处寻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这好像是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中学生普遍都害怕作文,觉得没什么内容可写,也不知道怎么写,教师也觉得作文教学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尽管花费很多精力,但就是收效甚微.我认为导致学生都作文有畏惧情绪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 一、寻找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的心理或真确的体验,反对假话、空话、套话.那么,如何变"假话"、"空话"、"套话"为"真话",甚至妙语连珠呢?无疑,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的信息充实写作材料的容量,让课外的阅读资源丰富写作材料的底蕴,不失为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轻轻松松落笔、快快乐乐作文呢?笔者认为町从以下方面人手. 一、充实生活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心声来自何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丰富生活、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考试大纲》对作文"内容"的要求是:内容充实。应该说这个要求有相当高度,但又非常空洞,不切实际。"充实",顾名思义,"充"是足够、丰富,"实"是具体、实在,就是"内容"需要"足够而且具体"。其实文章"内容"仅仅"充实"是不够的,因为"实"还颇有讲究。笔者认为,就应试写作而言,"内容"需要注意五个"实",  相似文献   

16.
<正>【真题回放】作文。"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请自拟题目,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要求:(1)题目自拟;(2)紧扣材料主题,  相似文献   

17.
培训中和老师们谈作文教学的趣味,没什么反应.我有思想准备.趣味在于发现,不可能灌输.比如,和老师们谈到,要让学生作文多写写自己的生活,这是最丰富的资源.老师埋怨学生作文"没有生活气息",学生抱怨"我们过的就是这种生活",专家则批评"作文教学低效,脱离实际",几十年了,对这类问题,是不是应当有点突破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要让中学生写出思想丰富、情趣高雅、文质优美的文章,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要做到"三性": 一、培养学生作文要有生活性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它告诉人们,无论是多么有厨艺的厨师,如果没有做出菜肴的各种材料,那是做不出色鲜味美的佳肴来的.同样,一个不管你多么有名气的作家,如果不深人生活获取创作的第一手材料,也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我们要学生写出好文章来,就必须让学生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做到心中、手中都有"米".如何让学生去获得这些"米"呢?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作文应做到"内容充实"。所谓"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用足够的高质量的材料显示文章的主题。记叙文叙述具体,描写到家,表现手法多样,突出表现了中心思想,内容便是充实的;议论文论据丰富,论述充分,论证方法灵活,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内容便是充实的。要让作文"内容充实",有效的途径是"写两面",由"两面"往往可以"见厚度"。一、关于"写两面,见厚度""写两面,见厚度",其实是一种合理的思维样式的反映。试看一篇短文:  相似文献   

20.
李雅梅  陈立娟 《教育》2015,(8):43-44
《语文课程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非富多彩""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等。同时,"内容是否充实"也是中考作文阅卷标准的一项重要评分指标,内容越丰富充实,作文的得分点就越多,反之,则得分点越少。不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有些学生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并且掌握了大量的素材,但是他们的作文依旧空洞无物,事、物、情都浮于表面,成文没有"厚重感",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阅卷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