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金 《考试周刊》2013,(14):80-80
作者从打造高效课堂的一个侧面提问入手,阐述了"问"就是在教学中师生的交流,分析了如何改变传统教学中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的"问",强调学生问教师、学生问学生和自问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育新政下,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一直在寻找怎样才能使课堂真正高效.有效教学着眼于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甚至负效?有效的测量指标是学生的收获如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才能使课堂有效达到最优化,是每个教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的范畴,很好地补充了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高效课堂是最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它是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为主"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无效、低效、负效"四效"并存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教学质量内涵发展、转型升级的效度.为了彻底避免无效教学,努力革除低效教学,在诉求有效教学的基础上追求高效教学为引领.经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我区初步构建了初中语文"二力""三感""四读"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有效推进了区域课程改革与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教学或课堂之所以无效、低效(甚至负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其中的关键所在,“眉毛胡子一把抓”、“一锅田螺都是头”。关键的问题没有找准,关键的东西没有突破,课堂的有效、高效自然就无法达到。  相似文献   

6.
<正>近十年,"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绝对是基础教育的时髦词。拥趸、跟风者、见机生利者蜂拥而上,不一而足。最早的口号似乎是"有效教学",其后,大半觉得不醒目、不震撼、不蛊惑,于是便生出"高效教学"。高效,对应的是"低效",这本身没有错,似乎比"有效"更科学些、严谨些。"有效"对应的是"无效"。严格地讲,"效"是个矢量,任何课堂都是"有效"的,"效"如同数轴,有正效、负效、零效之说。一节课,学生思维、情感、知识、能力、兴趣上有收获,有发展,这叫"正效";如果一节课,使学生昏昏欲睡、索然无味、呆若木鸡,时间久了先厌烦这个老师,  相似文献   

7.
现象 败也情境:课堂在无效中蹉跎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情境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浅的、迷茫的。”期待中的精彩课堂,会因为情境的疏忽而与我们擦肩而过。正是那些低效甚至无效、负效的教学情境,导致课堂碌碌无为,成为了师生心灵飞翔的桎梏,让他们在有效课堂外徘徊。  相似文献   

8.
钟启泉教授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文中提到,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于“负效”而言,  相似文献   

9.
童海燕 《现代教学》2007,(11):31-32
在现实中,我们有多少是无效教学?有多少是低效教学?有多少是负效教学?有多少是高效教学?有多少是有效教学?在实施"减负"的今天,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实质在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在于教与学的和谐发展。物理教学策略具有多样性,而和谐互动的教学策略无疑是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0.
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教学效果分成无效、低效、有效(含高效)这样几等程度,特别是针对课堂教学及课堂中一些教学环节的评价时这种分等利用较多。其实,我们正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一种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并不常见但确实存在的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一种现象——负效现象。  相似文献   

11.
王雨达 《考试周刊》2014,(59):26-26
<正>什么是高效课堂,华东师大教授吴刚在《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一文中提出: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低效"、"无效"和"负效"的课堂教学而言的。高效课堂的"高效"体现三个指向,即"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结合。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找到这个"支点",才能撬开并破解教育的诸多困惑,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高效课堂的内涵是:注重"三性二意"。"三性"即高效性、生成性、解放性;"二意"即知识的意义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教育部门或教育者自身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以致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依然偏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确实存在着一些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那么,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如何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创新课堂,实现高效的课堂呢?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教学效果分成无效、低效、有效(含高效)这样几等程度,特别是针对课堂教学及课堂中一些教学环节的评价时这种分等利用较多。其实。我们正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一种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并不常见但确实存在的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一种现象——负效现象。  相似文献   

14.
沈秋兰 《山东教育》2012,(33):19-21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问题就是关注教学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什么样的教学是高效的,什么样的教学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总的来说,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幼儿,教师必须确定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主体地位,树立  相似文献   

15.
阮红环 《现代语文》2014,(11):44-46
一、引言高效课堂与传统的"低效课堂"、"无效课堂"或"负效课堂"是相对立的,与"有效教学"或"有效课堂"是一脉相承的,并且赋予"有效教学"更高的要求,既要使学生活动充分,又要实现课堂积累丰富。高效课堂一定是有效课堂,而有效课堂则未必是高效课堂。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少老师能兼顾"学生活动充分"和"课堂积累丰富"这两方面,要么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育》2015,(3):78-83
高效课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表面化、形式化倾向,甚至再度出现低效和负效,很需要我们冷静反思:教学是种"慢"的艺术,"高效"的标准难以界定,其提法极易使人误读、激进;教师是教改的主体,若脱离教师的需求,任何教改都不可能实现"高效";课堂教学需要模式但不能固化模式,一定要因校因地制宜;功利化背景下的"高效课堂"不可能回归教育的本真而真正实现"高效";教学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如果弱化任何一方作用,所有教学都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今语文课堂教学无效的概述及类型所谓"教学无效"即指教学培养过程是低效的、甚至是没有效果的,是失败的,或者说不能够取得预想的效果。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对的是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负效),导致学生不能获得发展的现象。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它的载体语文课程与我们实际生活联系  相似文献   

18.
纵观新密市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发展情况,我们在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艺术教育、幼儿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某些方面甚至在全省都名列前茅,但整体教学质量与先进县市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从2011年9月开始,我们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低效、无效、负效课堂充斥着校园,这也是造成整体教学质量不高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堂教学把有效作为一种追求是课程改革最大、最坚实的举措。如今语文课堂教学已由原来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变得有效、高效、增效,这与我们扎实备课是分不  相似文献   

20.
一、思想品德高效教学的思考 本文写作将"有效教学"改为"高效教学"主要基于下面的思考: 通常而言"有效"的反面是"无效",而"高效"的反面是"低效",一节课堂教学,不管是传统"满堂灌"课堂教学或者现代课堂教学,以学为主,导学结合,都不能简单认之为完全无效,其实只要教师把握教材认真上课,一节课堂教学的收获或多或少不可能完全无效甚至负效.所以课堂教学效果的区分还是根据效率高低称之为"高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而不应将它视为完全没用的"无效教学"和效率高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