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精准扶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补短板的关键。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扶贫工作从传统的直接救济扶贫模式上升为精准扶贫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期,精准扶贫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胜法宝。精准扶贫工作可以借助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从供给侧发力,探索精准扶贫实施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方略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理论之大成。依靠党的全面领导,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借助市场机制,政府统筹,“政银校企”相互协同,完成精准岗位帮扶高校贫困生的历史使命,同时实现了参与多方互利共赢,也为今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进程是后精准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关键组成部分。2020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检验精准扶贫取得成效的重要节点。随着贫困治理力度的持续加强,绝对贫困现象被有效消除,相对贫困治理逐渐成为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治理的核心内容。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在目标、对象、内容层面存在较强的内在耦合,职业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有利于脱贫攻坚战略的达成、有利于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后精准扶贫时代,职业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进程应做好顶层设计:转变扶贫内容方式,注重贫困人口的精神扶贫,调整人才培养定位,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促进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不断释放职业教育参与相对贫困治理的效能,有效推进相对贫困的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4.
摆脱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政策是我国的重大惠民政策,对古镇旅游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对文化旅游古镇品牌建设产生作用力。本文将江西富田古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精准扶贫政策对文化旅游古镇品牌建设模式的作用。在分析精准扶贫政策基础上,对富田古镇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实行SWOT分析,了解文化旅游古镇品牌建设模式中,精准扶贫政策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深化富田古镇文化旅游古镇品牌建设模式,精准扶贫政策在文化旅游古镇品牌建设模式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造血"式扶贫,即通过发展富田古镇旅游产业为贫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同时发展农业和手工副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居民脱贫致富,打造文化旅游古镇品牌。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文化扶贫在综合探索中稳步前进,精准化水平不断提高,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呈现出稳定性与渐进性、地域性与差别性、系统化与体系化的特点。扶贫工作进入到攻城拔寨的冲刺期,文化扶贫要充分调动贫困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继续探索新形式,形成系统完善的扶贫理论。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由初级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发展过程,而我国小康的这一转型过程是在区域环境差异极大和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中进行的,这就注定了我国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中国自己的突出特色,即要与消除区域性贫困联系在一起,建设全面小康和消除区域贫困成为现阶段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具有其结构的消长性、演进的阶段性、分布的区域性。以湖南省为例,区域性贫困的致贫因子大凡有5种类型,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消除贫困县为指标之一,2050年前要以消除贫困乡为指标之一,具体举措有转变观念、环境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是当前我国治理贫困的重要思想,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是共同富裕。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贫困问题依然局部存在,对比经济发展水平和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差距,精准扶贫应当在"五位一体"统筹协调中扎实推进、标本兼治、协同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9.
全面脱贫时间节点的到来为教育扶贫开启了新的思维起点,向教育扶贫提出了过程性挑战。基于后扶贫时代贫困现象的主要特征,教育扶贫质量的可持续提升有赖于处理好教育发展与教育扶贫、扶智与扶志、农村教育贫困与城市教育贫困、扶贫主体与贫困主体、教育扶贫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等关系。后扶贫时代的教育扶贫应诉诸多维关系视域的系统化行动,在扶贫实践中需进一步凸显教育发展的功能建设、精神扶贫的价值指向,关注特殊贫困人群的主体特征、倾听教育贫困者的主体诉求,探索国际教育扶贫经验的在地化实践,推动实现我国教育扶贫经验的国际社会贡献力。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是针对贫困人员状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实施精准政策的扶贫,是以实现可持续脱贫为目标的扶贫。精准扶贫是对弱势群体、贫困群众最直接的伦理关怀,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平等公正是精准扶贫的伦理原则,共享共富是精准扶贫的伦理目标,仁爱慈善是精准扶贫的伦理要求,责任担当是精准扶贫的伦理保障,精准扶贫政策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克难阶段,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以及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为此,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精准扶贫的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新机制,成为我国扶贫开发新阶段的重要指导思想,反映了党对自身历史使命的自觉认识和对人民负责的担当精神,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与追求共同富裕互为动力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规律把握。精准扶贫具体化了走向共同富裕的路径与方式,提升了党委政府治国理政能力和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水平。通过精准扶贫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新境界。同时,精准扶贫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国际减贫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从而使中国的精准扶贫产生了世界意义。因而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时代意义,对我们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贫困治理进入后扶贫时代,扶贫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通过审视高等教育扶贫供给侧发现:传统高等教育扶贫观难抑贫困再生,离散化的高等教育扶贫制度消解了扶贫效果,失衡的高等教育扶贫资源供给阻碍了扶贫效能发挥。优化高等教育扶贫供给模式既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系统落实精准扶贫思想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体系化的制度保障和差异化的资源供给是实现高等教育扶贫精准供给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农村扶贫公共服务体系影响着中国广大贫困农村脱贫,也影响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乡村社会结构的历史变迁视野下,国家扶贫战略、基层政府、农村组织和个体以及社会力量等农村扶贫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构成因子不断走向成熟,推动了中国农村扶贫事业的发展。中国农村扶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的过程是国家审时度势、慎重选择的结果,包含着政府不断提升扶贫成效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内在逻辑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部分,教育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社会公平的实现以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基石,实现教育公平重点在于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文通过梳理以往研究成果,构建测度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广西为例,实证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剖析广西义务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顺应精准扶贫的大趋势,有针对性的补齐"短板",防止出现义务教育的"低度均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步伐的临近,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指导下,本文研究了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在秦巴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应用,提出了电子商务、O2O、"互联网+众筹"、"互联网+乡村旅游"、"移动互联网+双微"等"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扶贫模式,并以秦巴贫困山区"互联网+精准扶贫+生态养殖"为例,说明了该模式在秦巴贫困山区精准扶贫应用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不仅可以帮助秦巴地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而且可以帮助其他相似区域通过这种模式实现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16.
消除贫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扶贫思想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战略高度,重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内源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创新扶贫体制机制。习近平扶贫思想拥有深厚的价值意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扶贫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其他国家扶贫行动贡献了新思路和新方案。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精准扶贫"理念的内涵,对新形势下开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具有深刻启迪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与经济贫困相比,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更显突出,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成长成才。为此,高校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内涵,针对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对精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扶助措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是中国特色的贫困治理模式。在精准扶贫基本方略指引下,中国贫困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中国贫困底数大,脱贫攻坚还面临着多元帮扶主体角色定位不清、力量分散,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脱贫成效巩固难等问题。未来要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优化脱贫攻坚路径,就必须从"多元主体"的视角出发,激发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整合多元帮扶主体力量与资源,构建基于内生发展的科学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19.
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治理——制度安排和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进入以相对贫困、精神贫困为特征的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韧性和迁移性导致后精准扶贫时代的贫困发生转型,出现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一维贫困向多维贫困、生存性贫困向发展性贫困、收入型贫困向消费型贫困、原发性贫困向次生性贫困、农村贫困向城市贫困转移等六大特征。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发展的动态性和贫困成因的多源性,决定了贫困治理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加大了贫困治理难度,产生了新的贫困治理诉求。贫困治理需要围绕"相对贫困""精神贫困"的治理重心,以"攻心"为上,克服贫困治理碎片化、重塑整体性治理,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治理,摒弃运动式治理、建立制度性治理体系,实施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双轮驱动,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多维动态识别标准,出台"贫困治理法",加强"贫困耻感文化"建设,发挥社会企业在贫困治理中的潜力,发掘贫困者内在的正能量,克服"穷人心态",扩展相对贫困者"带宽",矫正个体失灵,消除代际贫困,实现贫困的最优化治理。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这一重要思想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在中国扶贫开发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和深入以及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非凡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教育扶贫在中国扶贫开发事业中的根本战略地位;明确了教育扶贫的重要价值是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强调扶志、扶智、防返贫是教育扶贫的着力点;指出教育扶贫的关键是精准扶贫;阐明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抓手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