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红色经典是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红色经典弘扬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等文化精神,承载了特定时期的主流价值观。网络恶搞指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以文字、图片、动画等为表现形式的,以滑稽、颠覆、讽刺等为表达方式的二度创作活动。近年来,对红色经典的网络恶搞现象迅速蔓延开来。以拼贴、戏仿、滑稽等无厘头方式解构传统红色经典的"恶搞",撕裂了红色经典中的所指能指,瓦解了红色经典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倾向。高度重视红色经典网络恶搞行为,不仅要清理各种无道德底线的网络恶搞,还应积极推进红色经典网络改编,以更好地推进红色经典的传播和弘扬。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资源面对过度商业化开发的隐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的革命精神载体,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但是,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中出现了过度商业化行为:如以经济指标导向的破坏性开发;在旅游业中的红色文化产品的完全商品化;影视网络的娱乐恶搞红色经典等。针对种种现象,文章深刻剖析其根源与危害,进而提出强化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强立法监督、规范从业行为、现代演绎红色经典等适度商业化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加大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比例,这些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育人因子,对弘扬革命传统、增强文化自信、打好精神底子具有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深入阅读革命经典,打通理解“梗阻”,凸显厚植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认同文化价值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完成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代表着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解放区长篇小说创作的新高度。今年适逢其创作7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指示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河北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了"弘扬革命文化重温红色经典——纪念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作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就红色经典的传承与发展,毛泽东、习近平文艺讲话的内在联系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思想内蕴等议题作了深入讨论,推动了红色经典与革命文化的研究与弘扬。  相似文献   

5.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革命题材的电视剧、电影频频映入人们的眼帘,给人一种久违的力量和精神震撼。然而,伴随着这些“红色经典”的升温,一股不和谐之音也夹杂其中——《闪闪的红星》遭遇了网络恶搞:革命者的英雄形象被现代人笑称  相似文献   

6.
红色经典戏剧是中国红色政权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戏剧,其表现出的思想性、革命性与中华民族、国家政权建构和个人利益密切相关。高校结合红色经典戏剧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深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历史使命。要借助红色经典戏剧蕴含的爱国精神与创新精神,促使高校师生提升思想素养,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与弘扬革命精神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7.
恶搞,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从网络到电视,从影视作品、流行歌曲、名人到古典名著、经典文学,甚至英雄人物,都难逃被“恶搞”的命运。恶搞,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人们文化认同、精神信仰的危机和游戏生活、躲避责任的生活态度。恶搞,必须坚持一定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8.
借助周恩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江苏红色名人的革命事迹,大学生可以从红色名人的坚定信念中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知,从红色名人的高尚品格中促进良好品行养成,从红色名人的革命精神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大学生应该学习红色名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等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大学生应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情感认同;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大力宣传红色名人;积极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奋力担当,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要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而且要深入进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经典,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黄桥镇社区教育中心坚持以古镇红色文化教育人、陶冶人、塑造人、激励人,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有力地推动了黄桥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组织参观展览宣红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黄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九四零年秋。  相似文献   

10.
红色故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奋斗历程,是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与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朴实无华“接地气”的印证,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最基本“生活样态”的展现。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更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讲好红色故事能够帮助其更好地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红色基因。因此,自媒体时代要积极通过创新话语表达、贴近现实诉求、依托新媒体技术等路径与方法,引导大学生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使其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经典革命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江姐》等再现了中国革命实践,弘扬了革命精神,具有深厚的革命文化内涵。经典革命音乐作品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革命文化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石,欣赏经典革命音乐作品对广大高校学生来说,具有构建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经典革命音乐作品欣赏有助于加深高校学生对中国革命实践的认识,有助于引领高校学生感受中国革命精神。因此,我们应当看到,经典革命音乐作品在当今仍然具有弘扬革命文化、构建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邱孟辉 《中学文科》2009,(13):89-90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人们的言论越来越自由,对文学再创造的能力越来越强,手机短信、视频、网络文章,甚至电影、电视剧,“戏说”“大话”“恶搞”“无厘头”之风呈泛滥之势。戏说皇帝,戏说历史,戏说古人。当戏说不足于构成新的感官刺激,于是恶搞便应运而生,移花接木,随意编造。一些红色经典遭到“恶搞”,许多为人们所熟知景仰的历史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13.
传承红色经典,担当育人使命,红色文化是我国民族复兴与革命的重要精神象征,是在中共党人带领下,在革命红色年代所形成、沉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蕴含着重要的革命精神内涵。传承红色经典,让红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是我国在重视核心素养的当下,在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当前所应重视和践行的,在语文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红色教育,在传统文化中增添红色文化,以文化育文化,以红色育德育,对传承红色文化,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热情,民族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红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红色经典在语文传统文化中的融合,本文结合教育实际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红色基因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斗争与伟大实践中锻造、沉积和发展而来的先进思想分子的总和,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密码和精神特质。从精神维度、理论维度、历史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等五个维度深入探究习近平红色基因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有助于对习近平红色基因所蕴含的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在赓续中弘扬,在固本中前行,奋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  相似文献   

15.
红色经典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中形成的经典性艺术,对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精神品格、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提升有着显著意义。本文试图以文化传承的视角对高校红色经典教育的实现形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激励学生研读红色原典、开设红色经典课程、开展红色经典实践活动等红色经典教育的有效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红色经典"小说是"十七年文学"历史情境下的必然产物,具有特定的政治文化向度,自"红色经典"小说诞生,其随时代波涛起伏荣辱的命运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从"原装的红色经典"、"翻拍的红色经典"、"恶搞的红色经典"三个阶段来分析"红色经典"小说在传播过程中的几番沉浮,折射其背后所反映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温志旺 《下一代》2013,(5):45-47
红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精神与品质的教育。对师生进行革命传统及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倡导红色精神,是学校德育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认为,德育生命力的触发器在于重体验,重感受。实施"红色文化进校园",充分利用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孩子们在特定的"红色经典世界"中去触摸,去感悟,进而受到熏陶感染,立德修身。  相似文献   

18.
阅读红色经典课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但小学生在理解革命精神等抽象概念时存在困难,立足学生接受是一条解决路径。本文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界”论出发,提出在进行红色经典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激活、超越与践行“期待视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红色经典课文要传达的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9.
《滁州学院学报》2021,(3):68-73
革命精神的传承就是从革命事件、人物中挖掘、宣传、弘扬其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与时代要求相链接的具体内涵、共性品质和思想价值。本文以重大革命事件立夏节起义为着眼点,阐述革命先辈担当精神的具体内涵,分析在新时代革命精神对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培育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意义,突出其当代价值,强调从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两个方面提升革命精神传承的有效路径,使青少年深化对革命精神的认同,弘扬革命精神,让革命精神在传承中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先进的红色文化 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血与火的颜色,是热情、理想和奋斗的象征。中国共产党把红色确定为党旗的基本颜色,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以红色为党领导的政权和军队冠名,如红色政权、工农红军。因而,通常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称之为红色革命,由红色革命所形成的文化形态亦称为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阶段(包括党的创建、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活动中创造的特定历史文化。她包含见证革命的遗址、遗物、纪念物等物质丈化和由革命所孕育出来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革命文艺等非物质文化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