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一直以来,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面临的两大任务。如何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有效衔接,是值得学校关注与深思的问题。结合时代发展形势、信息化教育环境及学生特点,充分发挥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非常关键。学校需以德育为核心,深入研究协同创新理论,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与重组,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氛围,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对教  相似文献   

2.
<正>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两大工作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诸多重要论述。随着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交叉,二者联系愈发密切,呈现出协同创新、同向同行的特征。为此,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构造协同育人模式以形成教育合力,逐渐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一、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1 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成人高校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形成以学校、教学部 (工作站 )、教学班三点一面的管理模式 ,逐步形成以学校、教学部 (工作站 )相配合 ,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相配合 ,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重视学生党建工作 ,加强对学生和积极分子的培养 ,发挥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助手作用 ,形成齐抓共管、职责明确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形成全员育人…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是保证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措施,它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实现思想上的升华.思政课需要和学校的党建、团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需要和学生活动结合起来,打造思政实践教学大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有机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环境是生命个体所处生活空间各种要素的总和。"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环境发展人",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影响着育人工作的开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要做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良好育人环境的营造。从当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营造应从人本视角出发,也就是要坚持人本主义的理念,从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求和发展方面,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构建、优化。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培养什么人"的重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完成育人目标,必须家庭学校社会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以爱心传递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庭爱心传递是大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学校爱心传递是大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社会爱心传递是大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育人”。高校党建工作只有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来抓,才能落到实处。 一、抓住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 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指出:“掌握思想教  相似文献   

8.
《河南教育》2011,(5):14-15
在多年的发展中,河南大学党政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高校育人,党建是灵魂。抓好了党建工作,高校就不仅能形成很好的育人环境,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更重要的是就能提升师生凝聚力,上下一心,形成合力,从而为学校发展带来新气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研究生》2023,(10):14-15
<正>中国人民大学努力构建研究生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不断推动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校对内坚定主心骨、协同党建思政,充分发挥党组织协调各方、凝聚人心的主心骨作用。对外汇聚合力、打造育人共同体,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联盟,打造戮力同心、团结奋斗、携手共进的研究生党建思政育人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正>制度创新构筑学生党建前沿阵地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坚持把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推动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学校先后获评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党建融于园区思政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模式”、首批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示范性党建服务中心、新时代上海高校党建创新实践分基地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宿舍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功能日渐凸显。把宿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新阵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必然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教学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由之路,是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关精神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和学生党建是目前高校应重点把控的工作内容,学生党建工作是思政教育开展的基础条件,而思政教育则是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发展的有效路径。唯有最大程度发挥党建工作对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以及大学生思政教育对学生党建工作的推动作用,才可有效构建二者协同育人模式。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问题,提出以党的政策方针强化创新工作思维、以思政教育创新强化党建的生命力、塑造高素养的党建和思政教育团队等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学校的实际工作,对如何加强与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了研究,希望实现党建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无缝对接,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校党建引领下的‘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是北京市商业学校服务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服务超大城市运行管理和高品质民生需求,与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协同育人的教学成果,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通过“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的探索与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路径、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果在育人理念、育人机制、数字化创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启示。构建并实施党建引领下的“双循环”互促共育大思政格局,有利于思政教育融通育人实现多要素协同,优化并创新育人路径,融入线上线下全空间,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办学治校全方位,有助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精准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高校党组织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统领高校工作开展。落实资助育人需要遵循党建引领方向,良好的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为党建工作打开了思路。如何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资助育人双向促进的兼容性,对于落实精准资助、深化资助育人内涵和创新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党建育人功能性与育人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恋恋 《文教资料》2011,(3):159-161
高校党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龙头工程。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指向是育人,本文从高校党建育人的功能性与方法论着手,对高校党建育人的整体研究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开掘其他课程的育人资源构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课程育人体系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重要方向。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提升全员育人的思想意识;有助于挖掘其它课程的育德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有助于用好课堂育德主渠道,明确教师立德树人新使命;有助于使思想政治教育由"阶段"育人向"全程"育人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李彦阳 《现代教育》2011,(Z3):40-41
枣庄市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开辟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采取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发挥党员作用,实施全员育人;坚持三贴近原则,强化主渠道作用;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等举措,大力培养"德技双馨"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许多工作是属于社会工作范畴或更适合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社会工作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有交叉但又不相同的社会科学,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学的分支社会工作专业的概念。学校社会工作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的工作配合,有效地整合各方面资源,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导入学校社会工作有助于从整体上搭建高校育人平台,协调家长与学校、社会与学校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获得优质的服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社会工作的介入是高校学生工作开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一支新的生力军,也是我们党对大学生实施培养和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学生党建工作有助于推进学校发展、适应形势变化、培养合格人才。研究表明,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特点为:思维活跃,活动能力强;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基础较差,厌学情绪强。在此基础上,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培养形式化、组织活动较单一等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由此深化"育人工程"建设,即:加强思想建设,建立长效学习机制;健全管理体系,规范党员发展教育;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