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尊崇与弘扬     
今年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各地举办多种活动宣讲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梦想和人民的幸福。而设立国家宪法日,本身就是对宪法的一种尊崇与弘扬。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而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首先要走近宪法、了解宪法  相似文献   

2.
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核心要素,是全面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当代的宪政演进之路,其实质是宪法条文在中国被社会大众所普遍认同的一个过程;宪法实施,宪法司法化,宪法私法化和违宪审查是中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三个位阶;民主、法治与人权是推行依宪治国乃至依法治国所必须秉持的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3.
韩文强 《中国德育》2014,(22):27-2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进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明确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首先确立宪法权威,才能实现人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落实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教育是基础,青少年是希望。我国有2.6亿在校学生。将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真诚信仰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依宪治国是党中央在依法治国发展和推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不失时机地提出的全新的法制治国理念。在依宪治国的法治新背景下,要树立宪法权威,必须紧紧抓住宪法实施和培养宪法信仰这两个方面。宪法的实施程度和宪法信仰直接影响宪法权威。贯彻宪法实施必须依靠群众路线和政党路线两条途径;培育宪法信仰必须切实尊重和信任宪法文本内容,推进社会的宪法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6.
【热点点击】材料一: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相似文献   

7.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以宪法为根本准则的治国方法,宪政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而依法治国必须首先依宪治国。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前提、依据和保障。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严格行政执法和公正司法,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建设高素质的执法、司法队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完成由人治向法治的新跨越,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法制完备的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由于我国是一个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宪法观以及宪政所蕴涵的精神与法治观念的高度一致,因此,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的灵魂是依宪治国,而宪法监督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因而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必须要加强宪法监督,完善宪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已写进我国宪法,这是建国以来法治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中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依宪治国,切实维护宪法权威,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解决好法治本身的问题以及强化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1.
宪法信仰     
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宪法信仰程度决定着宪法实施程度。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着宪法得不到司法适用,宪法在教学中被忽视,在普法教育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等不足。为此,应该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宪法的司法化.加大研究力度,从而树立宪法权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农村的法治首先是农村的宪治.农村宪治的实现必须以宪法宣传和规范化的宪法教育来培养农民的宪法意识为前提,以能有效保障农民宪法权利的宪法维权机制做后盾,从而树立宪法在农民生活中的权威,创造良好的农村宪治环境,使得宪政法律秩序在农村生活中得以规范的运作,从而真正实现中国农村的宪治,进而达到中国农村的法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的目标和路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因此,深入理解习近平依法治国理念,就要从"大局""大势"和"大事"中,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政党制度是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的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凝聚宪法共识,树立法律权威的根本,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宪法的权威性是法治的基本原则 ,是法治区别人治的重要标志。它是人类社会在政治领域战胜封建势力的革命成果在法律上的最高体现形式。宪法的权威性实质上是人民权力的至上性。宪法的权威根源于人类自然正义的观念 ,在政治上的表现为限制政府权力 ,在法律上的表现为效力至上。我国现行的宪法之所以低权威性 ,其最主要原因是党法关系中的非宪政因素。因此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党。要在宪法中对党政关系加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6.
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论述宪法对构建法治国家的重要价值,强调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保证宪法实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2月,我们迎来首个国家宪法日。"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对于矢志推进法治建设的中国来说,宪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涵养全社会对宪法的尊重和敬畏,最好起点就是中小学生课堂。据透露,教育部正在抓紧研究将宪法纳入升学考试的办法。那么,如何让抽象的宪法融入孩子们的心灵,并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生长出一代人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我们选取了几篇网友留言,以飨读者。马克思曾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依法治国的理论核心、实践核心、实现核心都体现在依宪治国上,为此,需要树立宪法的权威,促进依法治国的实施与实现。  相似文献   

19.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母法”,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现行宪法突出强调了宪法作为根本法的法律地位,并肯定了宪法是法,具有法的属性。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法治国家,必须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只有宪法至上,才能保持法制的统一与协调,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真正的宪政国家。  相似文献   

20.
尚秀云 《班主任》2015,(3):67-6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强调要加强宪法实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我国,宪法乃万法之母,所有的法律都诞生在宪法之下,服从于宪法精神,不得违背宪法。设立国家宪法日,就是要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让每一个公民树立牢同的宪法观念,让宪法精神根植于每一个公民的心中。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