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主持人龙吟:古诗词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有婉约也有豪放,有清新淡雅也有浓艳瑰丽。色彩的浓与淡,也许没有好坏之分,但如何在创作时做到浓淡合宜、转换自如,却是需要诗人下工夫的。所谓"浓",是指诗词作品的重笔浓彩,语言华美,能给人造成极为强烈的视觉印象。诚如民国时期的诗人和学者陈衍所说:"诗贵淡荡,然能浓至,则又浓胜矣。"(《石遗室诗话》)诗法指津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姚鼐是清代桐城派古文的重要作家。桐城派的文章,在语言上比较注重典雅凝练,但往往失之于拘谨枯淡。本文不仅能另拓题材,而且做到了典雅与清逸兼备,凝练共生动并存。作者对语言文字的这种组织锤炼之功,使得本文不仅在桐城派古文中风格独具,而且在历来的山川游记中也堪称传世佳品。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他“学无专师,自辟户牖,生平治经史、古文字、古器物之学,兼及文学史、文学批评,均有深诣创获,而能开新风气,诗词骈散文亦无不精工”(语见缪钺先生《王静安与叔本华》)。静安并未专注精力填词,其词作数量亦不甚多。计《观堂集林》(卷24)所录长短句二十二阕,以及《苕华词》所录九十二阕,总共不过一百十五首。然而,静安自视其词甚高,他说:“近年嗜好之移于文学,亦有由焉,则填词之成功是也。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阕,然自南宋以后,  相似文献   

4.
古文今解     
文力 《初中生》2008,(12):1-1
[古文] 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1]守焉.留将人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日:"汝能是乎?"日:"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2],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明]陆容<阿留传>  相似文献   

5.
李华、萧颖士、元结与独孤及乃韩愈、柳宗元之前"古文运动"的酝酿者,他们在古文理论与古文创作上都为"古文运动"高峰的到来做好了铺垫,因此,他们可以称为"古文运动"的奠基人。其中,李华可谓佼佼者。他很好地实践了古文的精神,在理论上主张复古,强调文章补世之用;创作上也实践了这一主张,尤其是"安史之乱"的遭际,李华文章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乱前"文体温丽,少宏杰之气",乱后则其文风也逐渐变得"平易"、"朴实"。其作品也注入了更多儒家思想。李华文风由温丽到平实的转变,也正是唐代文章华丽之风逐渐向质朴过渡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全浓全淡都没有精神,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色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之画风。"笔墨"二字被当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同时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讲究墨法避忌和笔墨立意。  相似文献   

7.
著名学者梁漱溟总结自己的养生经验,概括为一句话:“情贵淡,气贵和”。 情贵淡,并非薄情、寡情,淡乃清淡也。人都是有感情的,人的感情或浓或淡,若做不到感情“淡若水”,也要浓淡相宜为好。情切不可太浓,太浓则伤身,诸如:爱情、亲情、友情……情浓得化不开时,突然遇到意外,就无法自拔,为情所伤。因此,情还是淡些好。  相似文献   

8.
聂志军 《现代语文》2006,(10):93-94
"之"字是古文中一个常见的虚词,使用频率相当高.对它的词性的划分、语法的分析一直存有争议,在不同时期结论也往往不同.因此,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之"字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之"字的教学严重滞后于"之"字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琦是古文"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他在古文创作方面,主张以学古为基本前提,以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学古而自我创辟之现实保证,并以致于世用为文章写作的最终目的,总体上可谓立论融通而逻辑谨严。他的理论补充、完善了"阳湖"其他古文家理论上的不足,丰富了"阳湖派"古文理论体系的内容,成为"阳湖派"古文理论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作为张琦古文思想的重要载体,《宛邻集》中所收文章特别是数篇史论文,不但展现了张琦古文创作的高度艺术成就,而且较好地体现了张琦规仿古人而融贯创辟、文章须致于世用的文学思想,学界对他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大师,但韩为复兴儒家思想而倡导古文,柳为改革政治而对古文运动加以支持和宣传,目的不同。韩柳同样尊崇儒家仁义之道,救世劝俗,但韩辟佛,而柳信佛,思想不同。韩因辟佛而遭到统治者严厉打击,柳因参政受到政敌无情排斥,遭际虽同而原因不  相似文献   

11.
朱氏论古文以韩愈为本,辅以李翱。认为古文之道正大重厚,学古文者立心必须端正;治古文应善养气,不求速成,宜操节小作。他不满桐城派的肤浅,主张“淡朴淳古”,文章有阳刚之美。朱氏古文不足处,一是“实用少”,二是“取资未广”,此外,有时邻于艰涩。朱氏再传弟子候官龚景瀚、光泽高澍然最著名。朱氏在闽北形成的古文流派,兴衰得失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清代朴学对当时的文章学所产生的影响:清代汉学家重学轻文的倾向颇为突出,充斥考据的"学人之文"备受诟病;传统小学之中的训诂方法则被古文家吸收成为古文写作的重要法门之一,视经文为素材也是对经学本位逻辑的颠覆;笺疏考证入文引发了时人对韩柳古文的再讨论和再评价。  相似文献   

13.
提起古代文章的声调,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骈文.但实际上,古文亦不能无声调,只不过它没有骈文那样严格、固定的规范而显得更为自由.历代优秀的古文家在创作中都非常讲究声调,清代桐城派更是从理论上总结了古文声调的文体意义.不过,他们没有系统说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通过梳理可知,古人大多注重通过"养气"和"行气"以实现自然优美的声音效果,这是古文区别于骈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但强调"行气"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否定具体的调声之法.具体说来,古文主要是通过句式的伸缩变化和笔法的综合搭配来实现其声调美的,而这又往往和炼字尤其是虚字的妙用结合在一起;此外,古文也偶尔通过押韵来新人耳目,但这并不是古文声调表现的常法和定则.古文声调的这些具体实现方式,其实也是当代研究者将古文声调分析落到实处,从而避免笼统和空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无疑是一极盛时期,并得到学界一致肯定,而对于宋诗总体的认识,分歧却很大。褒之者认为宋诗深曲瘦劲,别闢新境;而贬之者则认为宋诗枯淡生涩,不及前人。但如果以宏观的高度鸟瞰中国诗史,宋诗虽有别于唐诗,而最善于学习唐人的实为宋人。唐人因种种缘由,在中国诗坛上刻下了辉煌的一章,宋人如要有所建树,不得不自辟天地。  相似文献   

15.
关于女性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后来的道学先生  相似文献   

16.
林纾论古文的审美艺术,推"意境"为"文之母也"、"神味"为"行文之止境",其下以"敛气蓄势"论"气势",以"天下之最足动人者"论"声调",以"最灵动、亦最绵远"论"筋脉",着意于对古文形式因素的考究,这也是林纾意境理论的组成部分,无论对古文的审美欣赏还是艺术创作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文言作品十分讲究语言的音乐美,因为它与咏唱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诗歌离不开音乐,即使是散文也离不开诵读。这是数千年形成的习惯。清代古文家姚鼐就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与陈硕士书》)而过去关于文言修辞学的著作,由于受国外修辞理论的影响,往往仅注意到修辞格的使用,对文言的语音修辞效果则较少提及。少数著作即使谈及这一内容,也往往只注意到押韵和平  相似文献   

18.
墨气墨着于纸,即可透出作品之气息、品位,是称墨气。以审美观之,黑墨白纸,主要产生观赏者之视觉感受,或黑白分明之强烈反差,或浓淡相宜之静美柔和。普普通通一砚墨,经书家运用,则妙趣横生。浓者如雄山、淡者如薄云、枯者如老树、润者如美玉,龙凤翻飞之形貌,亦可见之于墨。如是看来,墨仿佛具有生命。墨,含情、含意;墨,生辉、生彩。  相似文献   

19.
宋初的行卷古文存在"立则"和"开道"两种倾向。前者以王禹偁等人为代表,他们的古文多以"六经"为准的,试图为君臣定制定行为准则,展现出欲为帝王师的姿态。后者以柳开、张扶等为代表,试图希望以古文言说天地之道及仁义礼智信等"儒行",继而使自己的古文获得与"六经"同等的地位甚至超越"六经",达到成为"圣人"的目的。张扶等士子抱有"言天地之理不当使人易度易揣测"的想法,力图以古涩之语生成深奥的意义。把握这两种倾向,对于今人窥视当时的文坛以及理解"传道明心"等古文理论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萧颖士与李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留下了不少古文作品,其中有些作品涉及到他们的政治活动:一是政治追求;二是有关前朝的政治评论;三是唐朝的相关问题。就文学性而言,体现政治追求的古文当推第一。他们在政治追求上往往做出二种表现:一是干谒官吏,二则是抒发怀才不遇之感,而这种表现通常呈现在比较平实质朴的古文里头,用骈文的较少,而且从这里还可以看出文体改革创新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