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德育课程的学科育德已经成为实现有效德育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学科课程育德存在诸多问题,学科教师的育德态度、自身的道德规范、育德方式和角度的选择等,均对育德效果产生影响。为基本保证学科课程育德的开展,学校需尽快落实监管机制,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师自身道德规范和德育理论水平,并最终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切实有效地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必须在"育人为本"中强化"德育为先",在"德育为先"中强化"育德为基",在"育德为基"中强化"渗透为要",进而全面提升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主体育德--学校德育的通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令人困惑的现状,反思德育低效现象后面深层次原因,研究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树立"主体育德"德育理想和建设"主体育德"德育模式是学校德育到达高效彼岸的"通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当今学校德育低效现象原因的反思,指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只有树立"主体育德"的德育理想和建设"主体育德"的德育模式,才是学校德育到达高效的"通途".  相似文献   

5.
德育课是高校育德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它担负着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养成的重任,德育课育德的有效性,影响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基础、条件及保障,以期提升高校德育效果,达到高校育德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美育德模式的构建包括德育主体、德育客体和主客体教育实施"六阶段"三个要素。当前,我国德育工作呈现出的问题有德育主体认识模糊、德育客体知情意行不统一和主客体教育实施环境不健全,以美育德模式的构建具有必要性。针对以美育德模式的构建各要素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借鉴现代化国际教育经验、强调社会生活美学文化建设和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宣传的对策,是实现寓美于德和完善德育工作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1月19日.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举办了"探索九年一贯学科育德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落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通过学科实施德育。活动分为两部分:首先进行了四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的课程展示,中小学分别以同样主题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与学方式,找准学科育德的转化点,开展特色学科学习习惯.在多元文化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谐"等元素。第二阶段,m北京市朝阳区教研室副主任王颖主持会议探讨活动;芳草地同际学校富力分校副校长郭艳秋做了题为《探索九年一贯学科育德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学科课堂教学实践及教研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育德"的现状引出必须"将育德进行到底"。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修"心"养"行"、与"校"同行、活动导行、与生同行、全程伴行,做到"五行""将育德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9.
审美与育德     
美善相通互融,审美内含道德教化功能.实施审美育德,寓道德教育于审美活动之中,化美育入德育之内,实现德育过程审美化.构建新时期德育审美化的理论框架和审美育德机制.以美育德,让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自由、自觉地参与并接受道德教育,在提升精神境界中升华道德境界.这对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互动,着眼于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的变革,可以形成整体育德的合力,实现德育效果“育人”与“育德”的互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德育》2012,(3):4-5
中小学德育如何增强实效?南京教育人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他们把着力点放在德育方式的改变上,提出了“主体育德”这一创新思想——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所有德育活动都围绕学生的德性成长来规划和设计,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更可贵的是,“主体育德”从理念走向了实践,在市、区/县、校三个层面得以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体,育德能力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能力。育德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培育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所具备的一般教育能力,具有全员性、关系性和价值性。育德能力以教师的道德和人格为前提,以育德活动的组织引导为核心,以教师的道德行动为关键。教师教育和培训要把育德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增强教师育德的自觉意识,开设相关德育课程,重视德育活动及其反思,建立和完善育德能力发展的支持系统,推进育德能力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举步艰难。收效甚微,原因众多。如家长、学校不重视德育,德育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过分重视德育的功利性,德育方法过于冷静理性等。加强美育是对偏于理性的德育的补充,具有意想不到的育德功能。本文就美育的育德功能机制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具有育德的使命和功能,艺术的美和道德的善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融通。其文艺育德思想主要包括悲剧净化说和音乐育德论。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育德思想历史影响深远,并且对我们今天的德育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齐欣  马子恩 《中国德育》2013,(12):41-45
南京市江宁区自觉顺应教育改革大潮,理性克服教育文化偏向,对成长中的生命个体给予整体性关照、启迪与引领。江宁区推行了"德育大课堂""本真教育""适性教育""活动育德""文化育德""课程育德""评价育德"等系列改革与实验,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关注德育的基础性、源动性、持续性特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于漪 《上海教育》2012,(6):44-45
创造性地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抓实抓好,是教育工作者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责任所在。为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广大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本刊特邀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诸位主持人,推出"德育视野"专栏,关注师生成长发展,围绕德育重点、难点问题,寻求破解良方。教育的意义就是要让混沌的心灵清澈明朗起来,它的价值在于让人对生命、对未来不断产生向往之情,从而去探索,去奋斗。  相似文献   

17.
德育与育德是道德形成的两个方面。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德育即道德教育,在我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德是对人实际行动的引导和培育。人的道德是在长期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当代人的道德形成与道德外显,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道德。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育德是教育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学科育德是指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学科教师不仅要教授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做好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的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理教师有必要以道德人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结合的载体,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德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在学校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体育德的意识,使德育达到学生自主育德的目的方面作了探索,以期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高校非德育专业课程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本文认为,高校非德育专业课程育德实现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在于:用真理的力量吸引人,用善的价值引导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