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明 《语文天地》2013,(11):17-18
“悲秋”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古人通过对柳、黄叶、菊花等秋天自然景物的描写,或传达对人生愁绪的感怀,或传达对死亡幻灭的感慨,或抒发对逝者如斯的叹息,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悲秋”文学。  相似文献   

2.
“春女思,秋士悲”。(《淮南子·缪称训》)怀春与悲秋是文学的两大重要主题。然而,在文学上,人们对秋天的关心却较春天为迟,古人朴素的情趣最早是寄托于春天的。《诗经》里常见歌咏少女怀春之情的诗句,却少有悲秋之歌。《诗经》之前的典籍中更是罕见悲秋作品。源远流长的中国悲秋文学始于何时呢?日本学者藤野岩友在谈到《楚辞》对日本近江奈良朝文学的影响时认为:“中国的悲秋文学作品数量宏大,直接或间接地属于《九辩》体系,因此来自这些作品的影响,归根到底渊源于《楚辞》”①。这种观点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它看到了中国悲秋文…  相似文献   

3.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情结,悲秋意象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传统意象。究其源头,在《诗经》、《离骚》等作品中已见端倪。真正开始大量使用悲秋意象始于宋玉的《九辩》,一系列动植物、山川、地理、天文都被赋予了情感的内涵,特别是秋天衰飒的景物成为文人表达失志、感伤等人生悲情的重要载体。从表达意象上来看,宋玉的《九辩》开创了文人悲秋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国现代文学中对秋这一季节的表现,可以追寻其在表现现代作家生命情怀中所展示的多重意义,并且可寻究对于悲秋生命意识的表现之于传统文学的不同之点:其一,现代作家有着比古代文人更多、更丰富的对于秋天的感受;其二,现代作家超越了古人感秋悲己的个别性而忧国忧民;其三,现代作家从物我的类化联想到超越积习的多元思维;其四,现代作家由悲秋自然质的片面否定,转向对于其社会质的强调肯定。现代作家在悲秋传统主题的文学表现上,体现了反文化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玉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伤春"与"悲秋"主题,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感伤主义传统。他在《九辩》中用"悲哉"来表达秋的季节感,被誉为"千古悲秋之祖",影响了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不仅如此,宋玉的"悲秋"思想也原原本本地传到日本,在日本文坛生根发芽开花,其影响在日本汉诗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伤春、悲秋两大主题源远流长。这两大主题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有许多一致或相似的地方,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伤春、悲秋主题从本质看,在内在情感上一致;从题材分类看,类型上重复。中国古代文学中伤春与悲秋主题的差异表现在:伤春者多为女子,而男子更易悲秋;从美感体验上看,伤春之作委婉、曲折、缠绵、悱恻,悲秋之作凄清、深沉、苍凉、悲壮;从表现形式上看,伤春之作主要是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叹惋,悲秋之作侧重于秋天景物与人生遭际、心境的比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市镇叙事研究,认为这一研究视角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上的新视域,研究的意义重大。中国现代市镇小说作家多,作品丰富,内涵深广,呈现出了自身鲜明的独立品格。从市镇这一特定的角度入手,结合中国现代市镇所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展示中国现代小说被"乡土文学———都市文学"二元模式所忽视或遮蔽的文学价值,从新的叙事视角发现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揭示中国现代市镇小说所特有的审美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市镇叙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领域,深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的开掘。  相似文献   

8.
因身处危逆境况(失意,离别、羁旅、流放、死亡等),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面对秋天的景致,感物伤怀,悲从中来,悲秋诗由此产生.这些个人主义诗篇中的悲秋情怀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焦虑、楠楚的内心世界,既丰富了古代诗歌的内容,充实了失意、流亡,思乡、怨情等文学主题,也推动了抒情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与秋天结下了不解之缘。秋的萧杀,秋的清凉,秋的丰硕,令一代代文人的心为之悸动。欧阳修的《秋声赋》,庐隐的《异国秋思》,叶圣陶的《没有秋虫的地方》,鲁迅的《秋夜》等,都点滴地记录了文人们对秋的独特感受。可以说,秋天是中国文人笔下永恒的主题,也因此而在中国文学长河中形成了一种“悲秋文化”。本文拟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说起,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的时间观,在中唐以前,以秋天最为重要,即所谓"悲秋";到了中唐以后,春天取代了秋天,成为词的最常见季节,其中又以"伤春"和"惜春"最受重视.文学家都不想春天那么快就完结,因为进入苦热的夏季,会影响写作心情.余光中的时间现与中国古典文学略有不同,他也有因为春天而感伤的诗,但常常伴随初升旭日出现.另外,夏天于他十分重要,特别是咏莲花的诗,其中部分带有佛教色彩.余光中不伤春,但春分和太阳对他十分重要,旭日和落日,以"日想观"来说,夕阳有特殊意义;"日想观"之外,莲花的想象,也有佛教的因素.因为情钟夏天盛开的莲花,故前期的想象力侧重夏天,但歌颂盛夏并非余氏想象力的全部,因为香港时期他也有悲秋的诗.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学史中,感伤文学贯穿其始终,其中悲秋是典型的抒情模式之一。悲秋现象自《诗经》发其开端,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未间断过,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诗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产生的原因,如陆时雍《读楚辞语》中所说:“举物志而觉哀怨之伤人,叙人事而见萧条之感候。”由自然物候变化,感慨时光易逝,发出功名未立的慨叹,担这并不是消极悲叹人生的不如意,而是以悲秋作为中国古代文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执意追求。  相似文献   

12.
从《诗经》《楚辞》开始,我国历代诗人对秋天作了大量动人心魄的抒写。出于一种深切的生命关怀,这些作品中大都饱含一股悲慨之气,形成了一种广阔的文士悲秋现象。但是在这些悲秋诗中,又有着沉抑哀伤的悲凉类型与激扬奋发的悲壮风范之分,并分别在一代诗人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秋日思愁     
秋天,草木凋零,万物萧疏,一片红衰翠减。漠漠烟岚笼着平林,寒山一带,几抹碧草。此时登楼,总能勾起芸芸众生的悲秋情结,勾起天涯游子的忧情愁绪。自古以来,秋天就给中国文人心上投了一层阴影。宋玉的《九辨》,历来被尊为中国诗文的悲秋之祖,“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流露出对自然荣华之不可久留的无奈,对生命短促之不可永驻的悲叹。自宋玉之后,古人的咏秋之作,几乎都承袭了悲秋的主题,加上古文人常常壮志难酬,英雄末路,若见了秋天更是悲从中来,绵绵难绝了。“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曹丕面对漫漫秋…  相似文献   

14.
与西方文学比较而言,中国传统文学具有明显的重情倾向。但由于受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态和生命体验方式的影响,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在无形之中被导入了一种以悲情为主的局面.并形成了一个鲜明的抒写悲情的文学主题——叹逝。大致说来,它又可分为悲秋、闺怨、功业与身世之叹,以及怀古伤今等四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5.
秋天的味道     
四季中,秋最富韵味。春的明媚,夏的奔放,冬的凛冽,都是清清楚楚个性鲜明的;惟独秋却有些暧昧,它既有“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深沉和喜悦,又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颓败和落寞。所以文学史上“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一叹,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绵绵不绝的悲秋传统。而这一传统并非中国独有,各国的文人墨客都对秋情有独钟。“有如悲伤的目光一样,我喜爱秋天。”屠格涅夫笔下的秋天是静静的、沉思的,有枯萎的草和寒冷的光,沉甸甸的思绪在“喧嚣叫嚷”,肃杀却哀而不伤,是别样的秋天的味道。秋天的…  相似文献   

16.
万里悲秋常作客--浅论杜甫雨诗中的悲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永恒主题,杜甫笔下亦有不少荡气回肠、慷慨悲怆的悲秋高唱.在杜甫的雨诗中,他的悲秋意识主要表现为漂泊人生和风雨江山两方面.在苍凉的雨景中,弥漫了诗人深沉浓郁的悲秋情怀.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20世纪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影响广泛的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少秋风秋雨,但总是充满了乐观自信的革命热情,毫无"悲秋"之意.秋是毛泽东诗词中常用的时间意象,他移情人景,一反"悲秋"文学情调.  相似文献   

18.
秋季作为一年中的重要季节,对人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衍生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受气象时节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学中或颂秋或悲秋的诗词歌赋丰富多彩。文章通过纵向梳理和详细解读众多的诗词作品,展示了气象科学的人文内涵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追求。  相似文献   

19.
刘瑞学 《文教资料》2009,(18):22-24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伤春"与"悲秋"一样是一个重要且源远流长的表现主题."女子伤春"在古诗词中数见不鲜,而李易安的词作在表现春天主题类型方面体现了更宽广的内涵,其表现模式极具代表性,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模式数字"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与数字现象,几乎无所不在.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九州"的划分,不仅使华夏地城区划化而且也使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形成巨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政治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以"九"为最的模式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