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儿童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寄宿制学校并度过德性成长关键的童年期,凸显童年议题的重要性.农村儿童的童年有三个层面的德育价值,包括农村家庭中的情感童年、村落习俗中的文化童年、人类命运中的乡土童年.农村寄宿制学校使儿童脱离家庭、村落并进入集镇导致童年断裂,对农村儿童德性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具体表现为:"宿而不家"的寄宿生活分离儿童与家庭使情感童年转向寄宿童年;"教化上移"的现代学校分离儿童与习俗生活使文化童年转向知识童年;"离乡离土"的寄宿 制学校分离儿童与村落使乡土童年转向城市童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应从三方面复归童年:通过"寄宿而家"关爱童年营造道德的寄宿生活;通过"教化平移"拓展童年生长的地方文化空间;通过"重建乡土"守护人类童年的乡土伦理根基.  相似文献   

2.
邓政阳 《教书育人》2011,(31):24-25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就是乡土意识,因为了解,所以热爱。语文教师的乡土意识是指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对乡土文化的解读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乡土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乡土文化即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语文教师是文化传播者,  相似文献   

3.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在自己编写的面向中学生的乡土读本<贵州读本>中写道:"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  相似文献   

4.
<正>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家庭、乡土和祖国的一种朴素而真挚的热爱之情。培养家国情怀即是培养学生注重个人修身、亲情乡情和心怀天下的情感,应关注学生兴趣、思维、情感、行为习惯的生成。教师可借用乡土资源创设课堂情境,使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笔者所教学生生活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因而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中,笔者借助珠三  相似文献   

5.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方反映特定地域自然和人文特色,表现特定受众文化心理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不仅是对本土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一种传承,也是培养幼儿乡土情感、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素质、构建特色园本课程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本文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幼儿爱家乡的意识,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从收集资料,了解乡土文化组成,构建乡土课程;开展活动,理解乡土文化内涵,完善乡土课程;走出校园,加强乡土文化实践,深化乡土课程这三方面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文化资源,对园本课程建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屯堡乡土小说主要以屯堡文化为背景,通过对屯堡人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人情风俗的描写,反映他们的文化观念、心理情感以及集体性格。屯堡乡土小说创作展示了屯堡文化的自觉、屯堡民俗文化"常"与"变"以及屯堡乡村文化精英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7.
秦雪峰 《考试周刊》2014,(11):146-147
<正>乡土文化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开展校本德育活动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让学生走出教材和校内资源的狭隘视野,使学校德育活动变得更加生活化、形象化,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萌生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82):159-16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资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幼儿园是孩子发展的启蒙阶段,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本土化"构架,让幼儿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接受当地特色文化的熏陶,感悟古镇文化的深厚历史气息,增加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文章主要就如何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幼儿园"本土化"特色课程的构架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实践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日本在普通教育中颇为重视乡土教育。所谓乡土教育即以本地区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的发展状况为内容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生活和历史传统。通过乡土教育唤起中小学生爱民族爱国家的情感和观念。日本实施乡土教育有多种多样的形式。首先,按专门教学科目编写乡土教材,诸如:乡土地理、乡土历史、乡土经济、乡土风格等教材。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本乡本土的地理、历史、  相似文献   

10.
陈静 《儿童音乐》2011,(11):60-65
土地,孕育生命和象征希望,人们对它都有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家乡的土地。音乐,是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这样,音乐与"乡土"也就无法避免地存有一种特殊的关联。因而,将音乐教学与乡土资源结合起来,衍生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艺术形式——乡土音乐。所谓乡土音乐,是指学校所在地区在历史传承中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资源,是千百年来流传的优秀民族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农民世代传承的财富和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是"家"的符号载体。任何土地上的族群体不仅受其恩泽,而且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农村土地制度映射族群文化,并且在村落、房族关系中起着基础性、深刻性作用。村落土地权流转与土地资源再生产、再分配过程中,贵州"打田苗"对"家"产业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这片土地上,有田土山林和亲人,就有了生产生活资料和居所,也就是"家"。  相似文献   

12.
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信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土地资源流转,地权变化所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而"家观念"则是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族群成员眷念乡土的根源。以摆金镇吴姓为例,分析中国的乡土社会,"乡"与"土"紧紧相连,在黔中"打田苗"社会体系中亦是如此。他们把"家"看得很重要,无论是在姻亲关系,还是在血亲关系上,都将家族的功能作用表现在其社会结构中,在地权的调节机制上更为明显。基于此所做的相关研究,对于中乡村问题的处理可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郭春飞 《现代教学》2013,(7):119-120
乡土课程是依托学生生长、生活地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资源而开发的课程。它是以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人为课程目标,以乡土素材资源为课程内容,以在乡土情境中学习为主要实施方式的课程。乡土课程的育人价值,是指发展学生认识乡土、热爱乡土、建设乡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乡土教材,顾名思义,就是以乡土文化为课程资源的教材。许多人常常以为乡土教材就是为乡村编的教材,或者是为少数民族编的教材,其实并不尽然。著名教育家傅宝琛对乡土的界定是:"所谓乡土,就是儿童成长起来的地方。"儿童成长起来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和他们的学校所在地,就是他们的家乡。换句话说,乡土,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  相似文献   

15.
乡土教材是以地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材,但它在反映并传承地方文化的同时,也在建构着国家意识。以河南乡土教材为例,河南乡土教材的发展与整个中国乡土教材的发展基本一致,其开发更多的是受国家政策的驱动,乡土教材的内容同样也透露着地方人士对于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从清末乡土志产生之时,乡土教材就背负起为国家整体服务的功能,通过乡土情来培养人的爱国情感,是乡土教材自始至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被广大教师所重视。乡土资源是一个地区历史的沿袭、人文的表现,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等。乡土资源是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交汇点之一,是教材的重要补充。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能拓展教学内容,增添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情感,演绎精彩课堂。鉴于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尤溪——朱子故里这一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教学"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例,对如何开发和利用乡土  相似文献   

17.
学生习作最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体现思想的深度,现阶段对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训练应该侧重于乡土文化的融合。学生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离不开乡土文化的熏陶,乡土文化是学生文学创作的肥沃土壤。有的学生在习作时会遭遇"没什么可写"的困境,而立足于乡土文化,则常常使学生文思泉涌、情感充沛,这种将乡土文化融入习作中的做法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小学生习作为例,对乡土文化与写作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连城山水,价值连城。通过了解连城自然风光,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乡土教育是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说文》解:"文,错画也";"化,教行也。"可见,古人把"文化"提到治理国家和教化人民的高度来认识。一般认为,民族是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并表现为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的共同群体人。民族文化是方域亲族形成的文化,即乡土民族文化。连城是典型  相似文献   

19.
钱理群教授曾说:"要想立足大地,先得认识脚下的土地,保持住自己的根。在这个层面上,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也是人与土地关系的强调。"随着高考分省自主命题,乡土文化的内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段话:"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生活为中心,重视对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机整合乡土文化资源,从而优化美术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的共同可持续发展。一、通过美术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学生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法国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