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力箴  肖葱 《软科学》2000,14(1):1-3
一、供给低效是中国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1997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通货紧缩。国内经济学者对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进行解释时,一般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治理通货紧缩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实施结果表明,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低靡,物价下跌,经济增幅回落的状况没有大的改观,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治理通货紧缩的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中国通货紧缩的发生机制和发达国家不同,不是由于需求不足,而是由于供给低效。中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利税率和资金利税率从1990年的1352%、1220…  相似文献   

2.
宋昱雯 《科技与管理》2002,4(2):59-61,64
通货紧缩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及其治理的难度绝不亚于通货膨胀,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从1998-1999年产生通货紧缩的原因与目前中国经济现状对比分析入手,阐述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形势,仍不免存在着通货紧缩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日本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向日本输出商品的同时,也将中国的通货紧缩输出到日本,导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投资乏力,股市暴跌,物价连续走低,通货紧缩压力增大。所以,日本有人认为,人民币低估了,应该升值,从而治理好中国通货紧缩,日本通货紧缩也就自然消亡了。人民币真的该升值吗,中国到底该执行怎样的汇率政策,中国该对全球通缩负责吗?日本自己得病,硬要别人吃药,真能治好自己的病吗?  相似文献   

4.
九问厉以宁     
最近,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在北大发表了题为《1999~2000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的主题演讲。素有“厉股份”之称的厉以宁教授妙语连珠,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精辟透彻。一问:通货紧缩会不会结束物价上涨不一定带来总需求的上升,通货紧缩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5.
刘辉 《内江科技》2007,28(8):49-50
通过对资本运行的分析,阐述了资本自运行导致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机理,论述了经济结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的内生通货膨胀与内生通货紧缩的形成机制;针对内生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稳步进入新一轮景气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重阳  李国斌 《预测》2000,19(2):1-7,18
本文讨论了目前中国经济通货紧缩的国内外经济主导力量及其近期显著的演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中国宏观经济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以及国际收支等变量的近期演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今明两年的相关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2001年11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必将会地给中国的经济带来繁荣,中国的经济又迈入一个更大更新的竞争舞台,在这种经济形势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将如何呢? 一、防止通货紧缩仍需采取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1、1999年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发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投资,调整收入分配,刺激居民消费,保证了全年经济增长7%目标顺利实现。总的来看,1999年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运行基本情况是好的。但是,通货紧缩趋势仍在持续,对当  相似文献   

8.
徐宏源 《预测》2001,20(1):1-4
1  2 0 0 1年中国经济的初步展望2 0 0 1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既面临着机遇也有着严峻的挑战。从有利因素方面看 ,一是中国政府通过持续 3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积累了一套治理通货紧缩的经验 ,对通货紧缩的危害上下都基本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 ,中央政府最近宣布在 2 0 0 1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这对进一步扩大内需、改善基础设施环境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无疑都将起到重要作用。二是如不出意外 ,中国将于 2 0 0 1年初加入 WTO。无论是从促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还是从促进经济发展来看 ,加入 WTO都将利大于弊 ,尤其是促进行政管理体…  相似文献   

9.
企业物资管理 ,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物流是现代物资管理的关键点之一。在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面对通货紧缩、消费不足的当前 ,发展企业现代物流 ,是搞好企业物资管理、解决企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弱效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泽涛  计雷 《预测》2004,23(4):36-40
近几年来持续性的需求不振和通货紧缩,已经对我国经济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发展要求产生不利影响。持续性的需求不振和通货紧缩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对造成这种经济现象的一些结构性和体制性原因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9年~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统计数据,建立了灰色GM(1.1)模型并对2015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预测误差较小,可以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有效短期预测,并以此模型对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年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不会发生大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2.
王冠中  李丰 《预测》1998,17(6):1-2
面对国内通货紧缩、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为了确保8%的增长速度,国家正采用强有力的财政手段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1月31日,中国政府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宣布,今后三年,中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将达7500亿美元;最近国家又发行了1000亿元的...  相似文献   

13.
1998~2000年我国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迹象,主要表现在物价水平连续大幅下降.为抑制通货紧缩,拉动国内需求,国家陆续实施了一系列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三项核心内容:一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通过中央银行的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贷款投向,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促使商业银行制度更新,为有效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创造条件.到2000年,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开始出现止跌回升或止跌平稳势头,通货紧缩基本得到抑制.下面我们对1998~2000年我国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作一些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在总体的形势是通货紧缩持续,内需问题是困扰西部发展的最重要问题。应扩大西部地区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让消费与投资相互作用,共同增长。西部发展有诸多人口、资源等方面优势,更是一个大投资市场,蕴含无限商机,随着政策的倾斜,资金和人才的投入,西部开发前景无限。  相似文献   

15.
基于混沌经济学的我国通货紧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峰  张伟  康莉 《预测》2001,20(1):7-10
本文运用混沌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我国近几年的宏观经济状况,证实了我国宏观经济系统出现了混沌,并指出我国近两年发生通货紧缩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混沌经济系统内部机制的不健全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6.
1997:痛失历史良机 经济发展需要股票市场,中国的发展和改革需要股票市场,摆脱目前的通货紧缩预期,更需要一个持续走牛的“跨世纪大牛市”。如果股票市场好,居民存款可以大量转入直接投资,解除未来挤兑银行存款的危险;可以将一部分国有企业在股票市场上卖掉;在“债转股”以后,也可以将债务在股票市场上卖掉;国有商业银行早晚也要改组成股份制银行,将一部分呆帐在股票市场上卖掉。股票市场持续走牛3年左右,估计可以全面促进住宅的购买力,产生真正的“财富效应”。总之,目前刚刚启动的中国股票市场能不能持续走出一个5年…  相似文献   

17.
中等收入居民在整个消费市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对中等收入居民消费行为的分析研究对改善当前通货紧缩的局面和促进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十分有必要。利用SPSS等多元统计分析工具试图找出中等收入居民消费的重点、趋势及制约中等收入居民消费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货紧缩 ,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是我国乃至世界性的难题。对此 ,西方国家制定了刺激有效需求的宏观政策体系 ,他们的政策措施有效地刺激了国家的经济增长 ,对拉动总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 ,也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一直受到通货紧缩的困扰,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新一轮上涨也只是局部的、温和的、结构性的,当前的通胀趋势仍在可控范围内。从经济运行来看,当前既有局部过热,特别是投资过多的现象,又有在总体上供大于求,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从宏观调控政策上看,应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滋长,又要防止通货紧缩趋势重现,保持适度的通货膨胀。在宏观调控操作上,一要坚持上下微调,松紧适度,与中央提出的“稳定政策,适度调整”保持一致;二要在总量调控的同时,侧重于结构调整;三要注重宏观政策间的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20.
中等收入居民在整个消费市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对中等收入居民消费行为的分析研究对改善当前通货紧缩的局面和促进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十分有必要.利用SPSS等多元统计分析工具试图找出中等收入居民消费的重点、趋势及制约中等收入居民消费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