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北京人,而不是上海人。”这一复句各分句间的关系,究竟是并列,还是转折?这一问题曾使许多人争论不休。持“转折”观点的人说,两个分句使用的判断动词“是”和“不是”在意义上是相反的,因而,第二句不是顺着第一句意思说下来,而是来了一个转折;并且认为,其中有一个“而”字,就是明证,因为“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这种观点正确吗?不正确。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区的中考英语试卷中,对连词的考查是热点之一。本文拟对2005年全国部分地区中考英语试卷对连词的考查要点作一归纳和简析,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焦点一]考查并列连词的基本用法[要点归纳]1)表示联合关系的并列连词有and(和、并且),not only...but al-so...(不但……而且……)等;2)表示转折关系的并列连词有but(但是),how ever(然而),yet(但是),w hile(而、然而)等;注意:汉语中的“虽然……但是……”在英语中不能译为though/although...but...,但可译为though/although...yet...。3)表示选择意义的并列连词有or(或者),eith…  相似文献   

3.
连词“而”在小学教材中的运用可谓丰富多彩。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连接意义相反的词或分句,表示语义的转折。如: ①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用的东西。(《落花生》)  相似文献   

4.
一、《劝学》书注:P269⑧[而]连词,这里表示因果关系。(着重号为作者所加,下同。) 原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分析:很明显,这里的虚词“而”意为“于是”,表示的是顺承关系,并非因果。二、《师说》书注:P275④[句读之不知]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原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分析:尽管这里的“之”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  相似文献   

5.
文言虚词“虽”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二是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学生对这两种用法不易分清。如何区分呢?先请看一组句子: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3.刘豫州虽败于长坂……——《赤壁之战》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5.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6.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察今》第1、3、5句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第2、4、6句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是蔺相如对门客的自谦之词,只有译为“虽然”才能切合语境。再如“故余虽愚,率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愚”是宋濂对马生自谦,当然要译为“虽然”了。表述对象为他人,表示对他人的赞美与歌颂的,取“即使”意。如第2句,此句是对屈原精神的高度赞美和歌颂。再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不能察”是对曹刿的高度评价与赞美“,虽”当译为“即使”。区分依据之二:事实存在与否。表示事实,或事实已经发生的取“虽然”意。如第3句,刘豫州长坂之败已经发生了,当然应译为“虽然”了。再如...  相似文献   

6.
全展同志认为《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句中两“而”字不表示转折,而表示假设,译作“如果”(见《语文教学与研究》今年三期)。我们不同意这个意见,理由有二。 (一)“而”字表示假设这个用法古人的确早有论断。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七:“而犹如也,”又:“而犹若也。”近人杨树达《词诠》卷十亦谓:“而,假设连词,用同如。”这个结论是根据异文、互文资料总结出来的。如: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收录了25个前语素为“不”“无”“非”的连词,这些连词按照表达的语义关系可以分为转折、假设、条件、递进四个类别。运用量化研究方法对25个否定语素连词的语义信息量和句法位置进行分析,发现:否定语素连词的语义信息量和句法位置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否定语素连词后接成分的信息量越充足,越倾向于出现在后一分句,相反则倾向出现于前一分句。否定语素连词后接成分信息量不足时,否定语素连词与后接成分关系紧密;后接成分的信息量充足时,否定语素连词与后接成分关系相对松散。  相似文献   

8.
《孟子》中"然"的词义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孟子》中“然”的用法,并比较其它上古典籍中“然”的用例,来说明“然”字在古汉语中用作转折连词和词尾等用法都与“然”的代词意义“这样”及“然”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在使用职工业余中等学校高中课本《语文》第三册的过程中,发现有的词句课本、“教参”注释欠确,有的难度较高的词句还未予注释。这里提出来,以求得编注者和广大教师的赐正。《非攻》 1.今至大力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这个“则”是表转折的连词,可译为“却”。此“从而”不是现代汉语中连词的“从而”,“从”是“跟从”,“而”连接两个连贯的动作。“从而誉之”可译为“跟着他,还要去称赞他”。 2.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辨义与不义之乱也。全句课本注为:“在辨别义与不义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伶官传序》“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句中“抑” ,课本注为“或者”。《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考察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 ,都是由于人为呢 ?”最近浙江朱岁终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 0 0 2年第三期撰文进一步探讨“抑”的用法“抑”作转折连词用在句子的开头 ,可译为“不过”、“只是”。译文应为 :“(这 )难道是 (人们说的 )取得天下艰难 ,失去天下容易吗 ?不过 (我在本文 )探究庄宗成功与失败的史迹 (证明 ) ,却都是由于人为 (造成的 )吧 ?”笔者认为这…  相似文献   

11.
周俊根 《语文知识》2005,(11):19-20
亲戚[今]旁系亲属。[古]指亲人,包括直系亲属。[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三章》)妻子[今]指男子的配偶。[古]妻子和子女。[例]遂率妻子荷担者。(《愚公移山》)所以[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用来,表凭借。[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绝境[今]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与外界隔绝之地。[例]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无论[今]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古]更不必说。  相似文献   

12.
对于“然而”一词的来源,本文从“然”和“而”在上古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认为转折连词“然而”是由转折连词“然”与转折连词“而”直接组合而形成的,它们是同义连用;而且“然而”的成词时间在上古。文章还对转折连词“然而”在上古很少使用的原因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3.
文言虚词“以”通常有两大用法,作连词和介词。但当“以”在句中表示“原因”意义时,介词与连词的界限就难以区分,往往影响句子的准确翻译及句意的正确理解。如语文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文言文学习手册》(林三松编),对《岳阳楼记》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中的“以”字,在该书的293页上划为介词,认为是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相当于“由于”;而在该书的300页上又说成是连词,相当于“因为”。这种前后牴牾的说法,令读者无所适从。况  相似文献   

14.
连动句有使用连词和不使用连词两种情况,文章以《三国志》连动句中连词“而”“以”“则”为考察对象,进行了从分布到句法结构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而”“以”“则”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析“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却”是起关联和修饰两种作用的副词。关联,主要用在转折句中,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类连词的用法。但它有时也用在并列句、逆进句、条件句、假设句和让步句中,表示各复句的分句间的结构关系。修饰,可以表示相当于“竟”等的九个副词的语义,常用在单句中,也出现在连贯、因果、条件和假设等复句类型中,表示相应的意义。有的“却”又兼起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16.
鲁迅《野草》中转折连词"然而"的修辞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诗名作《野草》中,转折连词“然而”多次出现。通过计量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它们的修辞功能,可总结出其具有四个方面的表达意义。这些转折连词的使用充分表达了鲁迅先生复杂的心路历程,也赋予了“然而”以不同的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但(是)”是转折连词,是句间衔接成分,其辖域是其前后的两个命题.“却”是评注性副词,是句内成分,其辖域是某一个命题,自身并不表示转折,表示言者对该命题的出乎意料的主观态度.语法性质和语义基础的不同,是造成“但(是)”与“却”兼容与差异的根源.两者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一)非兼容;(二)兼容;(三)倾向性选择关系.非兼容主要包括四种情况:(一)纯粹的主观评价语境;(二)纯粹的转折语境;(三)话语标记;(四)单句句子成分间的转折.兼容出现于表意上可以兼容转折义和主观评价义的语境中,倾向性选择关系出现于表意上具有偏向性的语境中.  相似文献   

18.
“既”字辨正唐遇春“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初中语文第六册《乐工罗程》)句中的“既”,课本译为“既然”。我认为不确。“既”在文言中作“既然”(连词)讲,有两种情况:一、表因果,为下文转折先提供条件。如:“我既据有江表,必将酷取于中原。”(《容斋...  相似文献   

19.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逍遥游》的核心句,宣颖说:“此三句一篇之主也。”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四册对这三句的注解如下:“[至人]庄子认为修养最高之人。下文‘神人’‘圣人’义相近。[无功]无所为,故无功利。[无名]不求声名。”据此人教版“教参”把此句译为:“所  相似文献   

20.
释“虽”     
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中,连词“虽”一般有表转折和表假设两种用法。当它表转折时,一般译成“虽然”“尽管”,表假设时一般译为“即使”“纵使”等。但目前有些“注本”对同一“虽”字的注释却很不一致。现略举几例: ①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突……(《齐桓晋文之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