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与生存论哲学是互为前提和表里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和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谐发展的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从生存论哲学的角度诠释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中国当下和未来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普适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创新理论实现了有关社会发展动力的这两方面重要思想的整合,揭示了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生产实践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实践关系和实践水平,而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又是通过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表现出来的。因此,肯定了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与肯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既以唯物史观作为重要哲学基础和思想基石,又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在无产阶级政党学说中的新运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新发展,也体现了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思想的比较研究,揭示了邓小平社会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显特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是客观的、必然的;是全面的、又是有重点的;是一个辩证的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应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论提出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当今世界新的发展理论的吸收与借鉴;系统论思想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开放新时代,研究社会开放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价值问题是一个重大课题。可以从三方面阐述这一价值:首先,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开放理论的一个重要使命;其次,有利于认识人的全面发展的崭新境界;第三,有利于形成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拳措。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了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唯物史观之社会发展动力论、社会意识论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论的深化、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出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旨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刘时方 《江苏高教》2001,2(2):13-16
在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论述中,教育与社会实吓相结合是他的一贯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新发展,不仅对于高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而且是关系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在全面梳理江泽民同志有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系列论述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在这些论述中所包含的主要思想、理论内容及其对高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是对恩格斯晚年提出的社会历史发展“合力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应有之义。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具体表现.并对导致大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主客观原因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吸收前人思想和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科学的关于人全面发展的学说。而中共第一、二代领导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本价值观,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和“七一”讲话则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推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只有构建和谐社会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自然环境.也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与跨世纪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的发展,不断给这一学说增添新的内容和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教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为理论依据,确立培养和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教育指导思想,通过改革,增强活力,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杨华 《零陵学院学报》2004,2(3):104-10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各种关系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能力、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过程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发展观的一个基本思想,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科学方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过程论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杜彬武 《文教资料》2009,(22):222-224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个性、人的社会关系四个方面.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社会发展、时代要求、大学生的特点等,努力采取各种方法措施,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代先哲们创造并积累的、丰富系统且与唯物史观的科学观念相通相近的思想资源,已构成“唯物史观的中国文化基因”.在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论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相关思考主要涉及人类起源问题,社会经济生活决定道德面貌的观点,家庭、国家起源和演变问题,义利关系问题等;在唯物史观的社会动力论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比较深刻的有关历史变通演进的观点,并在对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认识上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唯物史观的社会主体论方面,中国古代思想家则主要在两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创见:一是民本或重民思想,包括对普通劳动者历史作用的认识,二是关于时势造英雄的观点.作为唯物史观的中国文化基因之客观存在与不断生长,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唯物史观被率先接受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关于社会建设的主体、客体、中心任务、保障基础和目标方向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关注民生,注重人的价值,努力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主体地位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文章较全面地回顾了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思想,并概括指出了这两者相统一的表现、根据、基础、内在机制与特点.最后指出,认真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而且对于深入领会与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提出的关于"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的重要论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