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中山在其武装斗争实践中对战争的起源、战争的性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争观,这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孙中山战争观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客观地评价孙中山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势力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宪政思想。本文拟将中间势力民主完政思想与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作一比较研究,以明确二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从而深入理解这两种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政思想。  相似文献   

3.
谈论孙中山离不开辛亥革命,反之,谈论辛亥革命也离不开孙中山.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对孙中山的评价及对辛亥革命备方面的论述为史学界所瞩目,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研究的深入和全面并不是说再没有问题,也不是说已经研究过的问题再没有探讨的必要.实际上.不仅辛亥革命这一伟大革命事件,就是孙中山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的系统.这一系统有待于我们更深入更全面的讨论和研究,以力求得出正确的结论.本文试从两个小的方面即孙一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的原因及对汉冶萍公司事件的评价来探讨一下南京临时政府,对这两个侧面略加发挥,以稍示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族主义思想研究领域的一个闪光点,学术界对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源流与演变、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内涵、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评价、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其他人的民族主义思想的比较等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对这些成果加以概括和总结,以期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5.
最近,阅读了大型档案资料汇集《护法运动》一书[1]。该书展示了上百万字的珍贵档案资料,其中相当一部分(包括孙中山的部分文稿)为首次全文公开发表。该书的出版,提供了许息新资料和信息,对于深入研究1917~1918年间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该书展示的大量档案资料,探讨在护法运动中,孙中山与唐继尧的关系,并从中引伸出一些必要的思考,供进一步研究参考。一、孙中山要护法唐继尧要靖国1916年6月,袁世凯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经过袁世凯篡夺政权、复辟帝制的事实教育,孙中山开始认识倒,过去几年托付不得其…  相似文献   

6.
民主思想是孙中山整个革命思想体系的精髓。这一思想是孙中山在充分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民本思想和欧美民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内实际状况而确立起来的。这一思想在指导孙中山等革命派进行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完善,包含着革命程序、地方自治、五权宪法、权能分治等内容,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的理论指南之一。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民主建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及其深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对国情的认识和基于这种认识而提出的政治主张,对辛亥革命有重大影响。因此,探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国情的认识,研究其对国情的认识与辛亥革命成败的关系,对于深入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术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对孙中山的社会历史观展开了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且发表了不少论文和专著。但对孙中山社会历史观的评价,目前歧见尚多。本文拟就解放后孙中山社会历史观研究者所持的一些基本观点,略加评述。一学术界一直有人认为,孙中山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人指出,孙中山的“社会历史观”,“可以说完全是唯心主义的”。到  相似文献   

9.
一九一二——一九一三年,孙中山经历了他一生中较曲折的一段路程。本文拟从孙中山与民初国民党的关系这一侧面,来探讨他是怎样从这段路程中走过来的。大量事实说明,国民党不仅由孙中山参与发起创建,并以孙为党的领袖和旗帜,而且还是孙中山用来进行“二次革命”的基本力量。国民党的成败得失,与孙中山休戚相关。弄清了这种关系,对于正确地评价孙中山和国民党,科学地总结民国初年政冶斗争、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无疑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于右任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报人和革命宣传家,也是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于右任在这一时期就通过自己的政论深入而具体的宣传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也提出了自己作为新闻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已开始注意孙中山经济思想与现代发展经济学这门二战后新兴学科的相互关系。我们觉得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具有明显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求得学术界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粗略的探讨,以冀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术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对孙中山的社会历史观展开了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且发表了不少论文和专著.但对孙中山社会历史观的评价,目前歧见尚多.本文拟就解放后孙中山社会历史观研究者所持的一些基本观点,略加评述.  相似文献   

13.
“五族共和”思想是孙中山在民国成立初提出的解决当时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当时孙中山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这一基本原则虽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作为当时孙中山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孙中山主张的“五族共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同时在我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也应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了解孙中山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思想,对于我国民族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先生的农业思想生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他不仅提出农业发展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功用,而且针对当时中国农业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了系统全面的解决方案,涉及到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及农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内在关联等四个层面,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晚年确立了联俄政策,这是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重大步骤。但孙中山的联俄与师俄是有限度的,他并未认同苏维埃制度和主义。他与苏俄联合,是想以苏俄为外援,改组国民党采取的"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体制为用"的模式,重点在借鉴党军制度。由于当时孙中山对苏俄缺乏深入了解,国民党上层又深受西方思想影响,这些主客观原因造成了孙中山联俄与师俄的限度。尽管如此,孙中山的联俄政策仍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自清末至民末,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竭力为地方自治方案奔波忙碌,以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真正走上民主平等的道路。地方自治这一理念从孕育到成熟,实为孙中山先生把欧美的联邦体制与中国当时的国情相结合的成果。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学者纷纷转向对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研究,而作为民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地方自治思想,更是学者们比较探讨其与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理论设想,这一创造性理论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富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艰难的探索──对五权宪法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枚宪法在孙中山民权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用孙中山的话来说,就是”以三民主义为宗旨,五权宪法为目的”;或是“以三民主义为立国之本原,五权宪法为制度之纲领”。他甚至还声称:“我这三民主义、五枚宪法,也可以叫作孙文革命”。但是,过去的研究,大多限于静态的研究,即对于孙中山有关五权宪法论述本身的探讨。由于五权宪法在孙中山生前并未付诸实施,而他的有关言论文字又比较简略、零碎,所以很难有比较系统而深入的阐发。本文想在前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作动态的研究,即不仅研究孙中山生前有关五权宪法理念…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华民国的缔造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曾与中国现代史上集专制、独裁于一身的蒋介石有过十五年的交往,如何看待这段交往史乃是我们如何评价蒋介石与孙中山政治关系的客观依据。拙文试图就这段交往史,略论孙中山与蒋介石之间的政治关系,这对于深刻地认识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和他的局限性,了解蒋介石所代表的一批孙中山的追随者怎样脱离民主革命的轨道走向反面,以及加深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全过程的理解都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研究孙中山的近代化思想与反封建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孙中山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其局限性,进而肯定孙中山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提出实现中国近代化途径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国情来说,地缘文化对每个人一生的思想和活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几乎各项重大活动,都渗透着地缘文化因素。孙中山革命生涯的各主要阶段,都有同乡关系帮助他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孙中山是一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伟人,但乡土烙印、桑梓深情却伴随了他一生。笔者不揣浅陋,力图从地缘文化角度探索孙中山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中的乡土情和乡土特色,这正是中华民族的炎黄文化之一斑在孙中山革命生涯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